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飞向石头小镇/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读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幻想是童年的权利,但它并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最佳药剂,成长要完成的命题不是保留幻想,它所要获得的恰恰是摆脱幻想的现实力量。

张琳的《飞向石头小镇》是荣获第二届“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它是一部描写单亲家庭孩子成长历程的故事,虽以单亲家庭为主要描写对象,但作者却克制住了消极情绪的表达,将更多温暖、乐观、勇气、希望等积极情绪传递给儿童读者。

内容推荐

张琳的《飞向石头小镇》讲述了每当破碎和痛苦突然降临的时候,女孩儿就会撑开她的碎花小伞,飞向飘浮在天空中的石头小镇,那里有具有灵性的大蝴蝶风筝,还有带蝴蝶结会说话的小猫咪……女孩儿一次次撑开碎花小伞,一次次来到石头小镇,小镇里发生的事让她越来越懂得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磨难,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目录

一、我不要做这样的选择

二、在石头小镇

三、巧遇蝴蝶风筝

四、蝴蝶风筝的奥秘

五、幸福的、眩晕的莲表姐

六、原来妈妈也会飞

七、感恩心带来了好结果

八、一对同病相怜的孩子

九、包子的宝物

十、万一迷路丢掉怎么办

十一、采茶时光

十二、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了

十三、妈妈做的牛肉面

十四、快乐炒栗子

十五、我是不是再也飞不起来了

十六、妈妈变成一朵向日葵

十七、新叔叔到来

十八、家里的好东西被“爸爸”吃掉了

十九、家里忽然来了个弟弟

二十、在滑雪场上

二十一、妈妈生气地带我去了一个地方

二十二、姐姐像个花仙子

二十三、意外的消息

二十四、天空一样蔚蓝的大海

试读章节

一、我不要做这样的选择

捉迷藏是快乐的小孩子才玩的游戏,可是我的童年没有了……

“咕咚!”我咽了一下馋出来的口水,听到自己的喉咙里发出这样一种声音,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念过的童话《咕咚来了》里木瓜落进水塘里的声音。那时候我多幸福啊,爸爸和妈妈全都围着我转,我是他们最稀罕的宝贝。不过,现在从我的喉咙里传出来的声音,可没有那个木瓜落进水塘里的声音那么美妙。

但是牛肉面的味道很美妙。我和爸爸正商量着中午去吃牛肉面,一想到牛肉面那种又厚重又特别的香味,想到那细细长长挑不断的拉面,还有漂浮在牛肉汤上的香菜末、蒜苗段、牛肉丁和红红的辣子油,我就馋得直流口水,喉咙里咕咚咕咚响。我和爸爸都喜欢吃牛肉面,我们还喜欢吃酿皮。酿皮也是一种重口味小吃,佐料酸酸辣辣的,而面皮的口感很细致,又很筋道,拌起来超有诱惑力。牛肉面和酿皮是这座城市最有地方特色的两种吃食。妈妈就不怎么喜欢吃牛肉面,酿皮偶尔倒是会吃一点儿。妈妈说牛肉面的味道太重了,面也太扎实了,缺乏空灵的感觉,因为味道重,还会把人的形象吃得很狼狈。所以,每次我和爸爸去吃牛肉面的时候,都要先给妈妈准备一些看上去很美的食物,然后才能够放心而坦然地去大快朵颐。

这一回我们和妈妈一起用卷心菜、西红柿、黄瓜、玉米粒拌了蔬菜沙拉,盛进一只雕着花纹边的玻璃碗里,又煮了木瓜银耳汤。这是妈妈最喜欢的食物。此时她提起淡灰色灯芯绒连衣裙的裙摆,坐在餐椅上,用欣赏的目光打量着面前的蔬菜沙拉和木瓜银耳汤。

“来,吃一口。”妈妈舀了一勺玉米粒喂进我的嘴巴里。我含着玉米粒含糊不清地说:“你自己慢慢吃吧,我和爸爸也要去吃我们的午饭了。”这两种食物看上去真的很漂亮,不过它们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吃着不过瘾,吃下去也没有很饱的感觉。

我和爸爸来到家附近的一家牛肉面馆。里面的人很多,我照例赶紧抢个刚腾出来的位子坐下,把小手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替爸爸占座。爸爸排队买票,排队端面。他端着热气腾腾的大瓷碗满脸笑容地朝我走来,到了桌前,把碗重重地放在桌子上,我也笑了。爸爸挑起满满一筷子面送进嘴里,发出呼噜一声响。妈妈一直不喜欢爸爸发出这样的声音,因为这种声音会破坏她的感觉,或者说破坏爸爸在她心目中的形象,这也是她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吃牛肉面的另一个原因。但是我喜欢爸爸吃得酣畅淋漓的样子,我自己也吃得很痛快。爸爸每次都要“韭叶”或者“二细”的。“韭叶”是指拉扁的面条像韭菜叶那样宽;“二细”是拉成圆形的面条,粗细程度排在第二。在它的前面有“细的”。而我喜欢要“毛细”的,就是最细的那种,有点儿像龙须面,放进嘴里丝丝滑滑的,很有韧性,又很筋道。我们埋头狂吃,谁也顾不上说话。一碗面爸爸三口两口就吃完了,吃得他鼻子尖和额头上沁出了汗珠,他用纸巾擦汗,擦鼻子。我也出汗了,但是没有鼻涕。我觉得很辣,就伸出舌头来用一只手对着舌头扇,好像这么一扇,那辣劲就被扇走了似的。我看着爸爸直笑,爸爸也笑了。

吃完牛肉面回到家,我就去自己的房间写作业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客厅里传来了妈妈恼怒的声音和爸爸争辩的声音。他们又争执起来了。我知道每对夫妻都会争吵,这很正常,可每一次爸爸妈妈争吵时我都会很紧张。又过了好一会儿,我听到妈妈叫我的名字,很严肃,也很哀伤。我赶紧跑出来。我看到爸爸坐在沙发上,妈妈坐在一把小柏木椅子上,她身上那条淡灰色灯芯绒连衣裙的裙摆垂到了地板上。他们都是一脸气恼的样子。

“爸爸妈妈要分开了,你现在选择跟谁过。”说完这句话,妈妈绝望的脸上一下子淌下了眼泪。

爸爸把头深深地埋进臂弯里,好像要把他的痛苦藏起来。

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成这样了?我们不是和妈妈一起做了她最爱吃的菜吗?我和爸爸一起吃牛肉面时不是很畅快吗?他坐着的橘黄色沙发,颜色那么明亮,那么温暖,和痛苦有什么关系呢?还有妈妈背后的米黄色电视柜,那么柔和,那么雅致,又和哀伤有什么关系?

我很难过,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我也不想选择。望着窗外的蓝天,我的心飞到了石头小镇。石头小镇飘浮在蓝天里,那是一个湿润而美妙的镇子,那里的路全是用小石头铺成的,房子则是用大石头和小石头相辅相成盖起来的。石头上布满了细密的苔藓,绿莹莹的,就算太阳的光芒落在这里,也会被滋润得湿气蒙蒙的。小镇上随处可见一些造型和风格都各不相同的石头染坊,每家染坊前都飘扬着各色的旗子。你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染坊染布。染布的颜料是用镇子上采来的花花草草研磨成的,你希望有什么样的心情,就选择相应颜色的染料,把本色的布匹染出来,晾出去,你就能体会到想要的那种心情了。染布真是一个趣味横生的过程啊,那种体验是多么的自由和快乐!但是现在,我不大能专心地回想和体验那种感觉,因为爸爸妈妈向我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一时回答不上来,如果和爸爸一起生活……如果和妈妈一起生活……可是,为什么我不能选择像过去那样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呢?

序言

我们何时飞出石头小镇

——李利芳

本书作者张琳是个童话作家,她待在兰州已经写了好长时间的童话。她的很多童话作品写得都很经典,习得了古典童话的艺术精髓。张琳的创作心态很虔诚,也一直保持着一种自由的创作心性,淡泊名利,不事张扬,没有随波逐流,她的审美心境与当下浮躁的社会语境自觉地拉开了距离。张琳一直很擅长在童话唯美浪漫的世界里表达她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她的童话世界始终是纯净透明的,有些超凡脱俗的味道。但从这本《飞向石头小镇》开始,张琳却将目光触摸到了“现世”的大地,她开始思考关怀儿童的现实境遇,并努力对童年做出成长“干预”,她的文字开始“接地气”。这似乎预示着张琳的创作转型,从“童话”走向“童年”,张琳的儿童文学观呈现出成熟的姿态。

《飞向石头小镇》是一篇幻想小说,但它与我们常见的幻想形态不同,因为它没有使用过多的幻想元素,“第二世界”的营造也是有限度的,属于在现实维度开掘的“可信”的幻想,或者说是完全基于孩子的立场而成立的“现实幻想”。这样的幻想植根于生活本身,它不是非现实或超现实的,它是从现实中生长出来的,它原本就是生活感受的有机组成部分。张琳的幻想理念代表了她对儿童文学价值功能的最新理解,写给孩子的文学终其实质是指向“现实”的,指向对“现实存在难度”的勘探与驾驭。幻想是童年的权利,但它并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最佳药剂,成长要完成的命题不是保留幻想,它所要获得的恰恰是摆脱幻想的现实力量。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从“幻想”走向“现实”,获取这一力量的过程却是艰难的,它就像是由毛毛虫向蝴蝶的蜕变,这是个体生命终其一生需要完成的事业,很多时候连成人都没能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何况是孩子。在《飞向石头小镇》这篇小说中,张琳坦荡荡地将这个命题交予了孩子。“我”是一个有点儿“魔法”的孩子,当父母婚姻破裂时,“我”却没有任何申诉的自由与权利,只能去无奈地面对“残缺”。开始时,“我”安顿心灵最佳的去处就是石头小镇,那是一个自由唯美的地方,但实质上它是“我”心灵的避难所,“我”其实是以外在环境的改变去转移自己内心的痛苦,此时“我”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外力。包括“我”带回来的那只蝴蝶风筝,它也是作为一种有效的外力在陪伴监督着我内心的成长。

幻想是心灵的外衣。我们无法可见自己内在情绪的波动与变化,因此也无法冷静地思考对待这种变化的后果与意义。张琳通过幻想的手段,让内心的东西变得可见了。父母离异后家庭里的情形,随着“我”与妈妈在不同阶段生活态度的变化,其色彩与氛围也发生着本质的变化。张琳用蝴蝶风筝的音乐、舞蹈将这种无形的“磁场”再现了出来,使得孩子清晰地认识到它的价值。“我”与妈妈每一次细微的努力,每一次克服唯我的“自私”,努力从他人层面去考虑与看待问题时,每一次也便收获了内心强大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愈多,人也便愈“现实”,愈拥有了积极拥抱生活、创造生活的能量,于是也便愈忘记了甚至不需要了心灵幻想的逃避。所以,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与妈妈都不会飞了。

当生活常常为我们提供一些不可理喻的“死结”时,我们以怎样的态度才能将其打开呢?这样的难题难道只有孩子才能遇到吗?大人们是不是就比孩子强大呢?虽然是写给孩子的文学作品,但张琳却没有刻意地去粉饰生活,她如实地把一个真实的世界裸露在了孩子们的面前。在当下文明的都市生活中,大人们的感情生活总是那么复杂,带来的后果就是如此层层叠叠的新家庭关系模型出现了,离开的,又进来的,不同家庭的孩子可能生活在一起,而孩子也可能与亲生父母永远无法生活在一起……于柔弱的孩子来说,这些格局与变化无论怎样讲都是残忍的。

但现实总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只能是教给我们孩子处理这些棘手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正是我们作为生命存在所应该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它的核心就是我们如何走出自我,去善意地认识与对待他人。这是孩子应该掌握的,其实也更应该是大人需要反思的。儿童文学不只是写给孩子的,也是写给大人的,大人需要与孩子一起面

对成长的问题。《飞向石头小镇》很深刻地为我们映现了这一点。

书评(媒体评论)

若是在一个夜晚,大地倏忽间訇然开裂,你不妨仰首眺望。此刻你会望见什么呢?你会望见星星依然一如既往像无数宝石撒满夜空。《飞向石头小镇》正是用略带忧伤的深情叙事和相当精致的表达告诉孩子:大地开裂虽然是抵挡不住的,但你头上的天空并没有因此而不美好;跨越情感的壕堑,坦途也就展现在你的眼前了。

——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韦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飞向石头小镇/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读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509399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7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2015149933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20
16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