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飞著的《深嵌的面具--创始期中日儿童文学比较研究》首先梳理了中日两国儿童文学萌芽、发展的轨迹,观察其内在的连续与突变、偶然与必然,并且试图以自己的方式阐述此过程中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合力作用,即国家意志、现代教育制度、现代出版业及新文学运动等多方合力是如何作用于儿童文学发展的。再以启蒙知识分子的设计-儿童杂志-儿童叙事读物-原创童话为轴线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的具体过程做一个历时的叙述的同时,厘清中国儿童文学诞生的内在逻辑。
图书 | 深嵌的面具--创始期中日儿童文学比较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先飞著的《深嵌的面具--创始期中日儿童文学比较研究》首先梳理了中日两国儿童文学萌芽、发展的轨迹,观察其内在的连续与突变、偶然与必然,并且试图以自己的方式阐述此过程中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合力作用,即国家意志、现代教育制度、现代出版业及新文学运动等多方合力是如何作用于儿童文学发展的。再以启蒙知识分子的设计-儿童杂志-儿童叙事读物-原创童话为轴线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的具体过程做一个历时的叙述的同时,厘清中国儿童文学诞生的内在逻辑。 内容推荐 刘先飞著的《深嵌的面具--创始期中日儿童文学比较研究》关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受忽视的领域,首次追索了中国儿童文学创始期各作家作品的内在连续性,多维度地呈现了催生现代儿童文学各种历史因素。与此同时,该书以日本为参照,挖掘出了中国作者在作品中深嵌的面具,这张面具隐藏了作者个人的兴趣与情感,使中国的儿童文学未能呈现出更多的审美特点。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儿童文学史观的变迁 第一章 启蒙者的设计 第一节 福泽谕吉:独立思考追赶欧美 第二节 梁启超:新国民与旧荣光 第三节 文学与实学:梁启超与福泽谕吉 第二章 在教科书与杂志之间 第一节 《少年园》:学校课程的延伸 第二节 蒙学报:最初的摸索 第三节 作者库所显示的:《少年园》与《蒙学报》 第三章 叙事读物 第一节 岩谷小波:打开幻想世界的大门 第二节 孙毓修:和蔼严肃的故事叔叔 第三节 个人面目的清晰与模糊:岩谷小波与孙毓修 第四章 现代文学与童话的会面 第一节 小川未明:一个天生如此的人 第二节 叶圣陶:中国原创童话的可能性 第三节 自娱与承担:小川未明与叶圣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深嵌的面具--创始期中日儿童文学比较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先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4815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4 |
CIP核字 | 2015090047 |
中图分类号 | I207.8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