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与乐园》介绍了中国新一代建筑师董豫赣的作品,从学术角度剖析这个建筑师的代表作,展示当代建筑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独特的视角去呈现中国当代建筑的历史,梳理中国当代建筑史的脉络和逻辑,并力图呈现中国建筑师的新面貌。能给青年建筑师和建筑学子提供必要的指导。
| 图书 | 天堂与乐园/建筑界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天堂与乐园》介绍了中国新一代建筑师董豫赣的作品,从学术角度剖析这个建筑师的代表作,展示当代建筑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独特的视角去呈现中国当代建筑的历史,梳理中国当代建筑史的脉络和逻辑,并力图呈现中国建筑师的新面貌。能给青年建筑师和建筑学子提供必要的指导。 内容推荐 建筑界丛书旨在介绍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建筑实践,讨论中国当代建筑问题,从学术角度剖析中国最具活力的建筑师的代表作。 第一辑丛书已于2002年出版,共计5册,分别为张永和的《平常建筑》、崔恺的《工程报告》、刘家琨的《此时此地》、汤桦的《营造乌托邦》和王澍的《设计的开始》。该丛书是中国实验建筑的第一次集体呈现。 此次“建筑界丛书第二辑”推介了6组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新一代建筑师,分别为马岩松、李兴钢、李虎+黄文菁、华黎、张轲和董豫赣。在丛书中,建筑师们充分展现了他们超越建筑之外的文字功底和文化理念。在这里,建筑已不仅仅止于某种具体的“盖房子”过程,更是建筑家漫长的艺术领悟路径与心灵体验历程的直接折射。 欣赏6种关于建筑的不同阅读方式,解读6种不同的建筑文化模式,这是读者在本辑丛书中能体验到的别样精彩。 《天堂与乐园》是其中一册,由董豫赣编著。 目录 丛书序 自序 第一章 庭院与墓园 一 开敞与封闭 二 四合院与柱廊院 三 庭院与墓园 四 园林与景观 第二章 天堂与乐园 一 衣冠驱逐 二 衣冠南渡 三 仙境与空间 第三章 诗情与画意 一 入画山水 二 如画景观 三 山水诗情 四 陵园与乐园 第四章 栖居与现实 一 栖居与建筑 二 栖居与景观 三 建筑与景观 四 栖居与现实 第五章 建筑与庭园的实践 一 水边宅 二 清水会馆及庭园 三 膝园 四 红砖美术馆及庭园 五 君山小院 第六章 身体之思 一 身体与尺度 二 身体与光线 三 身体与姿态 四 身体与庭园 第七章 屋顶之思 一 坡顶与生活 二 坡顶与向度 三 坡顶月风景 四 屋檐与出挑 第八章 墙身之思 一 墙身与壁龛 二 横幅与立幅 三 装折与门窗 四 造型与自然 第九章 宅地之思 一 地面与屋顶 二 屋顶与花园 三 面阔与景深 四 取景与朝南 父志铭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天堂与乐园/建筑界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董豫赣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8092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98 |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 印刷时间 | 2017-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54 |
| CIP核字 | 2015089374 |
| 中图分类号 | TU20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72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