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介绍了中国新一代建筑师马岩松的作品,从学术角度剖析这个建筑师的代表作,展示当代建筑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独特的视角去呈现中国当代建筑的历史,梳理中国当代建筑史的脉络和逻辑,并力图呈现中国建筑师的新面貌。能给青年建筑师和建筑学子提供必要的指导。
图书 | 鱼缸/建筑界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鱼缸》介绍了中国新一代建筑师马岩松的作品,从学术角度剖析这个建筑师的代表作,展示当代建筑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独特的视角去呈现中国当代建筑的历史,梳理中国当代建筑史的脉络和逻辑,并力图呈现中国建筑师的新面貌。能给青年建筑师和建筑学子提供必要的指导。 内容推荐 建筑界丛书旨在介绍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建筑实践,讨论中国当代建筑问题,从学术角度剖析中国最具活力的建筑师的代表作。 第一辑丛书已于2002年出版,共计5册,分别为张永和的《平常建筑》、崔恺的《工程报告》、刘家琨的《此时此地》、汤桦的《营造乌托邦》和王澍的《设计的开始》。该丛书是中国实验建筑的第一次集体呈现。 此次“建筑界丛书第二辑”推介了6组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新一代建筑师,分别为马岩松、李兴钢、李虎+黄文菁、华黎、张轲和董豫赣。在丛书中,建筑师们充分展现了他们超越建筑之外的文字功底和文化理念。在这里,建筑已不仅仅止于某种具体的“盖房子”过程,更是建筑家漫长的艺术领悟路径与心灵体验历程的直接折射。 欣赏6种关于建筑的不同阅读方式,解读6种不同的建筑文化模式,这是读者在本辑丛书中能体验到的别样精彩。 《鱼缸》是其中一册,由马岩松编著。 目录 丛书序 序 MAD在探索实践东方文化体系的路(包泡) 前言 第一章 浮游之岛的开始 2003年 北京,我的迪斯尼乐园 2004年 MAD的瓷瓶酸奶 2005年2月 MAD的疯鱼 2005年7月 第二章 鱼缸 2005年 北京2050 2006年8月 一种自然的规则 2006年11月 接近自然的两种方式 2006年12月 沙丘上的博物馆 2007年10月 第三章 曼哈顿的明天 2014年10月 光明城市——马岩松对话杰罗姆·桑斯 山水建筑 2010年12月 未来之城的精神境界 2010年,月 城市野心与理想 2013年5月 中国的美术馆 2013年6月 山水城市与胡同泡泡 2013年,月 四合院之后我们住什么 2013年11月 未来古城 2014年10月 未来城市的诗意——马岩松王明贤对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鱼缸/建筑界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岩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791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5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印刷时间 | 201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8 |
CIP核字 | 2015050956 |
中图分类号 | TU20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73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