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柳鸣九文集(卷1)(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柳鸣九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其在知识界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柳鸣九文集》收录了柳鸣九先生迄今为止创作的主要作品,该文集的出版将具有重大的文化积累意义与社会价值。本卷内容为论遗产及其他、采石集,收录了作者有关外国文学的理论以及评论文字。 作者简介 柳鸣九,1934年生,湖南长沙人。1953年毕业于湖南省立一中,同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赴中国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1964年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1年后,多次赴美国、法国进行学术考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欧拉美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笔会中心会员。 柳鸣九先生一生潜心研究,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勤奋写作,可谓著译等身。200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被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称号“终身荣誉学部委员”。曾著有《法国文学史》(三卷本)、《走进雨果》《法兰西风月谈》《山上山下》等;翻译作品有《雨果文学论文选》《莫泊桑短篇小说》《局外人》《小王子》等。其中有三部作品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一部作品获“中国图书奖”。 目录 论遗产及其他 序 文化遗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 论18世纪启蒙文学——兼批“四人帮”在文化遗产问题上的谬论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破产 西方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 《法国文学史》前言 《伏尔泰哲理小说选》序言 “四人帮”的攀附与《红与黑》的意义 《雨果文学论文选》序言 《笑面人》前言 《嘉尔曼》前言 小中见大、高度精练的范例——《最后的一课》译后 拉法格的文学批评 丹纳的《艺术哲学》 论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矛盾统一的关系 外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再谈外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论共鸣现象的实质及其原因——关于共鸣问题的答复 论文艺欣赏阅读中的情感运动形式 采石集 序 自传文学的辩证法典范——《忏悔录》中译本序 纪念狄德罗 《如此世界》与哲理小说的经验 《法尼娜·法尼尼》与“意大利性格” 《红与黑》和两种价值标准 《巴马修道院》·崇拜与写实 梅里美的启示——《梅里美小说选》中译本序 法国的“莎士比亚”——《缪塞戏剧选》中译本序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根源、发展和分野——《法国浪漫派作品选》编选者序 画卷·史诗·精神·激情——《悲惨世界》中译本序 奇特的结合——《劳动》中译本序 严酷的真实——《土地》中译本序 给萨特以历史地位——《萨特研究》编选者序 新小说派说明了什么?——《新小说派研究》编选者序 爱情小说中值得重视的一支——《外国短篇爱情小说选评》序 奥克塔夫与人物形象的类型化——《阿尔芒斯》序 精湛的白描艺术——莫泊桑的《两个朋友》小析 雨果与创作自由 雨果的脚步 雨果的意义与启示——纪念他逝世一百周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柳鸣九文集(卷1)(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柳鸣九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7131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6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73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68 |
CIP核字 | 2015051083 |
中图分类号 | I217.2 |
丛书名 | |
印张 | 3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36 |
宽 | 157 |
高 | 3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