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黎盛宴(城市历史中的爱情)
内容
试读章节

巴黎的盛宴

初识巴黎

坐在双层旅游车上周游巴黎,古典式的公寓一座连着一座看不到尽头,典雅的阳台,高大宏伟的建筑结构处处可见。穿行在繁华街道中,眼前稍纵即逝的红蓝黄白相间的圣诞灯饰,别致而独具创意。登上巴黎圣母院的顶层平台鸟瞰城市,在塞纳河的环绕下,市区的中心如同一个华丽的珠宝盒。在1500多年的历史中,巴黎曾几度兴废,几度重建扩展,才有了今天的历史积淀,繁华和典雅。我们常说岁月催人老,典雅的巴黎却在岁月的流逝中依然保持着她的雍容华贵之尊。

对于巴黎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对于巴黎的生活,我曾经在美国诗人和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的名著《流放者的归来》中读到这样的描述:“巴黎的地下铁道列车慢得不像话,出租车也总是开得不够快,而你却要赴一个接一个的约会,从画廊到书店,在那里你没有时间逗留,然后赶去听音乐会,可是你根本不可能听完——再快一些,再快一些,总是有什么东西在等着,如果你不接连敲玻璃隔板叫司机再开快些,你就会永远把它错过。巴黎是个巨大的机器,它能使你神经兴奋,使你感官敏锐。图画、音乐、街上的喧闹、店铺、花市、时装、衣料、诗、思想,似乎一切都把人引向半感官、半理智的心醉神迷的境地。”他所描述的是1930年的巴黎,已经是那么吸引人。对于初到巴黎旅游的我,这些却似乎是我在巴黎的真实心情。唯一不同的是,巴黎的地铁虽然老了、旧了,但速度倒是比以前快了许多。

我来到巴黎时,它正经历着寒冬。巴黎的冬天日短夜长。早上9点天才亮透。人们刚刚开始出门。慕名巴黎法式面包很久,天刚亮就去附近的面包店。干练的女店主刚刚准备停当,我是第一个顾客。第一次面对品种丰富的法式面包和蛋糕,我和女儿目不暇接。1980年在上海,住家附近的静安宾馆门前开了一家法式面包店,每天出炉新鲜的法式面包和蛋糕。那是上海最早的时尚生活的复归,过惯了上海典雅生活的人们,每天都会在面包出炉前,把店门前的道路拥得水泄不通。人们偏爱法式面包,因为它甜而不腻,尤其是羊角面包的外脆里松,长条面包的皮韧肉软,既不失对人的食欲的挑战,也充分体现了典雅与尊严。我终于有机会在真正的法式面包店里如愿以偿。

巴黎的天下午5点就降下夜幕。圣诞前后的巴黎,时而下阵雨,雨势还颇大,下完了又出太阳。到了晚上,气温降到摄氏几度,走在香榭丽舍大道上,也难以抵挡穿透的寒冷,可是街头巷尾依然人潮汹涌。

海明威的流动盛宴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说:“在巴黎,那时你几乎可以不用花什么钱就生活得很好,偶尔饿上一两顿饭,决不买任何新衣服,你就能省下钱来,拥有奢侈品。”恐怕那是30年代的巴黎。那时海明威写作完就会去附近的咖啡馆,“那里很挤,很多人都干完了工作上那儿去。那里有干完了工作的模特儿,也有作画到天色暗下来不能再画的画家,也有好歹完成了一天工作的作家以及一些爱喝酒的人和其他人物。”

1923年时,美国现代派诗人庞德住在巴黎市区卢森堡花园附近的消夏小屋里,那时海明威时常去那儿串门。见过海明威的人是这样描绘他的:他目光执著,留着牙刷小胡子的大个子年轻人,他像中西部的人那样缓慢地露齿而笑,他那时为国际新闻处工作,并且也已开始写作短篇小说。他的作品被庞德说成是美国文学的新鲜事物。有时,他还和庞德约好去打网球。

为了追随海明威的足迹。我慕名去了位于巴黎第六区圣日耳曼大道和圣伯努瓦街转角的花神咖啡馆,那里长期以来一直以其知识分子精英主顾著称。据说法国哲学家萨特和西蒙·波娃在那里经常会面喝咖啡,讨论他们的存在主义哲学。也有许多各个时代的著名作家如伏尔泰、海明威等经常光临那里。1994年还设立了文学奖花神大奖赛,每年在花神咖啡馆颁奖。花神咖啡馆的室内装饰为经典的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红色座位,桃花心木和镜子依然保持了二战以来的风格。

与花神咖啡馆相隔不远的双偶咖啡馆也同样拥有巴黎文学和知识精英聚集地的声誉。加缪和毕加索是那里的常客。咖啡厅的名字来自柱子上的两个在中国买的木制雕像。自1933年以来,每年会向法国小说颁发双偶文学奖。

走进花神咖啡馆,不大的店堂里挤满了人,大多的游客都是冲着昔日这里名家云集的声名而来。我们坐在正厅的门边,不远处门前的一只小梯柜里陈列着咖啡馆的经典甜点。我和家人试了其中的三款,巧克力蛋糕、柠檬塔和一款以维克多·雨果命名的千层酥。最别致的是千层酥的松脆细腻,比起美国的甜点有着天壤之别。

在咖啡馆小坐后,我们在周围的街区散步,海明威的著作中曾经记录他常到这儿来喝咖啡,然后到附近的卢森堡公园散步。我走在石块铺成的路上,向塞纳河的方向走去。沿途下了一阵小雨。亏得我戴了一顶鸭舌帽,雨水顺着帽檐流淌着,女儿前几日还嬉笑戴着鸭舌帽的我像以前电影中的邮递员。这几日到了巴黎,她开了眼界,看到不少同样戴鸭舌帽的,才知道鸭舌帽在欧洲还较为普遍。于是又改口说鸭舌帽配上我的西装,让我看上去像是英国来的。

P1-4

目录

巴黎的盛宴

灵动威尼斯

仰视大师

城市历史中的爱情

文人皆有艰难时

迁徙

孤身行路

自然不可不敬畏

做生活中的行动者

钟情于保护历史建筑的蔡伯励

何当共剪西窗烛

寻找地老天荒

蜀道上的记忆

母亲河印象

围圃与突围

印第安人的历史与传说

历史曾经是这样演绎

苍茫天地间

远行者的归来

美国神话美国悲剧

孤独的音乐天才

她不能战胜的是她自己

来自世界的报道

若杰先生问:你是谁

总统选举日的乌龙新闻

教授安德生

美国名校华裔校长田长霖

卧虎藏龙的李安

神探李昌钰拍广告

朋友在心中

世界上最美丽的两个湾区

开风气之先的留学第一人容闳

在异乡写作

追求不单调的人生

呼唤东方的娱乐之都

与哈佛人相会在澳门

内容推荐

《巴黎盛宴:城市历史中的爱情》收录了作者叶周近年来的新作,有美文小品,也有生活随笔;有短篇故事,也有剧作片断。都是中国人生活之折射,有风有情,有泪有笑,既是生活体验所拾,更兼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编辑推荐

《巴黎盛宴:城市历史中的爱情》收录了作者叶周近年来的新作,包括:《巴黎的盛宴》、《灵动威尼斯》、《仰视大师》、《城市历史中的爱情》、《文人皆有艰难时》、《迁徙》、《孤身行路》、《自然不可不敬畏》、《做生活中的行动者》、《钟情于保护历史建筑的蔡伯励》、《何当共剪西窗烛》、《寻找地老天荒》、《蜀道上的记忆》等三十余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黎盛宴(城市历史中的爱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961811
开本 32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2015008116
中图分类号 I712.6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03
143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