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讲历史》是吕思勉的开示门径的经典之作,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对当代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渗透着吕思勉用的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并且还让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贯穿始终。
图书 | 吕思勉讲历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吕思勉讲历史》是吕思勉的开示门径的经典之作,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对当代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渗透着吕思勉用的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并且还让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贯穿始终。 内容推荐 吕思勉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他以通史之才治断代之史。吕氏治史领域非常宽泛,政治,经济,军事,典章制度,文化,社会生活,几乎所有领域一一囊括,自谓平生于学仅服于顾亭林之宽博,观看《吕思勉讲历史》,引用史料极多,且多精思入微,考据详尽,他的史学思想不标榜任何一派,而是别具一格的,注重从社会经济、宗教、民族、文化等方面阐述与分析历史发展的原因和过程。 目录 第一编 史学概览——会通众事之公例 史籍溯源 史学缘起 史部大略 史料范围 论搜辑 论考证 史学演进趋势 怎样读中国历史 第二编 论学精华——读书论史之经验 考试论 古史纪年考 论荆轲 论李斯 论秦二世 论魏武帝 论宋武帝与陈武帝 《诗经》与民歌 魏晋“科斗文”原于虫书考 丛书与类书 第三编 经子解题——先秦诸子之真要 论读经之法 诗 书 仪礼礼记大戴礼记周礼 易 春秋 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论读子之法 老子 庄子 列子 荀子 晏子春秋 墨子 公孙龙子 管子 韩非子 商君书 尹文子 慎子 吕氏春秋 尸子 鹖冠子 淮南子 第四编 三国人物——是非成败转头空 董卓的扰乱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赤壁之战的真相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替魏武帝辩诬 从曹操到司马懿 替魏延辩诬 姜维和钟会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司马懿如何人 司马氏之兴亡 晋代豪门斗富 诸葛亮印象 关羽欲杀曹公 第五编 蒿庐札记——人间万象之参证 中国未经游牧之世 农业始于女子 古者君臣之义 尊王与民贵之义相成 民与政相关之切 春秋立君之法 井田之废 一贯与致一 中和 无为 八种解释 司命与天命 天志与明鬼 秦焚书 项羽将才 汉都关中 楚释汉击齐 开国之主必亲戎 汉世亭传之制 西汉官天下之义 契丹先世与部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吕思勉讲历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吕思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8617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6 |
出版时间 | 2015-07-01 |
首版时间 | 2015-07-01 |
印刷时间 | 201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4 |
CIP核字 | 2015119976 |
中图分类号 | K207 |
丛书名 | |
印张 | 2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2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