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让吕士才精神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模范军医”吕士才是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重大典型,他忠诚于党、精武敬业,具有敢于担当、品德高尚的优秀品质,历经岁月的洗刷,愈显得闪闪发亮、弥足珍贵,为当代官兵画了一幅“坐标像”,这对于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王连锁编著的《让吕士才精神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主要从“座谈纪念”“学习体会”“主题演讲”“历史资料”“典型故事”“英模风范”等6个方面,对吕士才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整理,旨在典藏历史,传承弘扬吕士才精神。

内容推荐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其中,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军医”荣誉称号、国家一级英模、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原骨科主治军医吕士才(1928—1979),便是一个闪耀在我军英雄谱上的红色基因。

王连锁编著的《让吕士才精神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由吕士才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编辑而成,分为“座谈纪念篇”“学习体会篇”“主题演讲篇”“历史资料篇”“典型故事篇”“英模风范篇”6个部分,旨在典藏历史,传承弘扬吕士才精神,供读者学习交流。

目录

座谈纪念篇

 第二军医大学党委关于“学习传承吕士才精神、争做新一代

 革命军人”的决定

 弘扬英模精神牢记使命担当争做新“四有”军事医学

 人才

 学习感悟吕士才的崇高与伟大争做新一代“四有”革命

 车人

 传承弘扬“模范军医”吕士才精神

 回首35年前与吕士才在前线救治伤员的日子

 终生难忘的医之大爱

 学习吕士才精神培养能打胜仗的新型军事医学人才

 长征人学习弘扬吕士才精神要走在前列

 做一名吕士才式的“四有"好军医

 学习传承吕士才精神争做新一代军事医学人才

学习体会篇

 让吕士才精神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使命的赞歌不朽的丰碑——让吕士才精神永放光芒

 为好军医喝彩为吕士才点赞

 缅怀我的战友、师长吕士才

 做姓“军”医生做善“医”军人

 子弹·蜡烛·军人

 永远的丰碑

 国之士才——品读吕士才先进事迹

 如箭在弦一样时刻准备着——学习吕士才先进事迹有感

主题演讲篇

 我心中的吕士才

 军人的坚守

 追忆模范军医传承战斗血性

 献身强军实践绽放无悔青春

 仰哉,士才!

 传模范薪火铸忠诚之魂

 做吕士才式的二军大人

 我眼中的“吕士才精神”

 学习吕士才精神践行“四有”军人

 如沐春风与爱同行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四有”军人

 选择

历史资料篇

 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吕士才“模范军医”荣誉称号

 总后勤部党委关于开展向吕士才同志学习的决定

 国务院卫生部关于开展学习吕士才同志活动的通知

 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关于向吕士才同志学习的通知

 为党不惜一切的模范军医吕士才

 生命的赞歌(上)——记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军医吕士才

 生命的赞歌(下)——续记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军医吕士才

 党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军医——记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主治军医吕士才

 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把学习吕士才的活动再深入一步

 崇高的精神世界——再论向吕士才同志学习

 吕士才的日记和书信摘抄

典型故事篇

 人民的好军医——吕士才(连环画)

 新生队第一个人党

 图书馆的常客

 破例被照顾

 坚持到底

 628张底片

 秦岭学医

 一条温暖多人的皮腰围

 情胜手足永记心

 同战士一个样

 年轻人的良师益友

 他待保姆比家人还亲

 “我来替她赔!”

 “我们的外包工”

 厕所是谁扫的?

 这样的事不能做

 西瓜一人一半

 身患绝症不忘患者

英模风范篇

 成长经历

 战场事迹

 创新之路

 生活点滴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二军医大学党委关于“学习传承吕士才精神、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决定

各级党委:

今年是中央军委授予我校吕士才同志“模范军医”荣誉称号35周年。吕士才同志生前是我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治医师,1979年初,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坚持带领医疗队奔赴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出色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后因贻误治疗时机,病情恶化,不幸病逝。为了表彰吕士才同志的先进事迹,1980年2月13日,中央军委授予吕士才同志“模范军医”荣誉称号,号召全军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向吕士才同志学习。35年来,吕士才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始终激励着全校专家教授、科技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建设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前全军深入开展“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活动的大背景下,缅怀吕士才同志,学习吕士才精神,对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科技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强化打仗意识、培植战斗精神,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和时代意义。为此,校党委决定,在全校官兵中深入开展“学习传承吕士才精神、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活动。

一要学习传承他信念坚定、听党指挥的崇高信仰,争做有灵魂的革命军人。吕士才同志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的贫苦家庭,挨过饿、当过学徒、辍过学,童年和少年时备受欺凌和磨难。新中国成立后,他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培养,并进入我校学习,逐步成长为一名医疗技术高超的专家。新旧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成长经历的对比,使他对党的性质、宗旨有着深切的感受,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发自内心地信仰党、拥护党,以感恩的心对待党,他曾说:“我始终只有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个人的一切。我热爱党,只要党需要,我可不顾一切,我绝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吕士才同志终其一生为党奋斗、为党增光,模范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传承吕士才同志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切实把对党忠诚作为最高政治要求,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的政治警觉,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坚如磐石,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惑,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做信党爱党护党的坚定实践者。

二要学习传承他素质过硬、能打胜仗的使命担当,争做有本事的岗位尖兵。吕士才同志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特别是在“断肢再植”“骨胶”和“骨肿瘤”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即使是在战场上也不忘记钻研技术。在越境跟随部队七天七夜,记录了数百个病例,写了十多篇战场见闻。回医院做完手术后,在身体十分虚弱的情况下,坚持测画了战时微型手术器材图纸,完成了“战场四肢火器性骨折及血管火器伤救治”等研究课题,修改了《手术队在一线医院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一线野战医院救治四肢火器性骨折的体会》等,为战场骨创伤救治做出了突出贡献。传承吕士才同志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自觉担当打赢使命,生命不息钻研不止,瞄准战场急需,抢占医学制高点,不断地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巩固和强化医疗特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辟新的领域,努力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为提高军事斗争卫勤保障能力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三要学习传承他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争做有血性的钢铁战士。吕士才同志始终以高昂的战斗精神、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献身国防医学事业。1979年1月,他已知身患癌症,但当上级决定成立手术队奔赴前线时,毅然隐瞒病情,挺身而出,主动请战,并担任手术队队长。在前线,他把个人生命置之度外,忍受病痛折磨5个月,在血红蛋白只有7克、癌细胞扩散、几次晕倒的情况下,坚持争分夺秒为伤病员动手术。为了抢救受伤战士,甚至在敌人来袭的情况下,仍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做完手术。传承吕士才同志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时刻牢记军人职责,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意识,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奋勇当先,不计小我,不怕牺牲,保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四要学习传承他心系群众、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争做有品德的行业标杆。吕士才同志入伍28年如一日,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精心诊治每一位患者。为了给六盘山群众治疗粗脖子病,他改装碘离子透入器,不顾皮肤被烧焦的剧痛,坚持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为了解决医院病床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他倡议开展家庭病床,近十年风雨无阻地上门为患者服务;为了抢救前线伤员,他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强忍自身伤痛,坚持不下火线。传承吕士才同志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模范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心系群众,热忱救死扶伤,关爱患者,待患如亲,尽心竭力为广大患者服务,模范执行医德、医风各项规定,树立军队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P3-5

序言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红色基因融人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发展进程中锤炼出来的先进本质、正确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广大官兵的情感依附、精神归宿和前进动力。回望历史,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烽火硝烟的战场上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在各项工作中拼搏进取、争创一流,在弘扬新风正气中躬身实践、率先垂范,他们用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一以贯之地传承延续“红色血脉”。其中,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原骨科主治军医吕士才,便是一个闪耀在我军英雄谱上的红色基因。

1979年初,在身患结肠癌的情况下,吕士才坚持带领手术队奔赴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伤员的任务。后因贻误治疗时机,病情恶化,于当年10月30日不幸逝世。英雄不语,红心昭昭。入党28年,吕士才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敢于攀登医学高峰,在断指、“骨胶”和“骨肿瘤”的研究上有很高造诣;他公而忘私,对病患极端热忱,为了解决医院病床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他倡议开展家庭病床,曾为一位脆骨病患者上门服务10年之久……被誉为“雷锋式的战士”“焦裕禄式的干部”“白求恩式的大夫"。他的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是国防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80年2月,中央军委授予他“模范军医”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勋章与奖状。

强军兴军呼唤血脉相承。今年2月以来,第二军医大学扎实开展“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活动。其中,学习吕士才先进事迹,传承弘扬英模精神,是一项重要内容。学校组织召开纪念中央军委授予吕士才同志“模范军医”荣誉称号35周年座谈会,作出《关于学习传承吕士才精神、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决定》,为吕士才、李兰丁两名英模人物制作雕塑并予揭幕,组织举办吕士才先进事迹图片巡展和以吕士才冠名的系列文体活动和比赛……掀起忆英模、赞英模、学英模的热潮,用革命英雄主义的热血浇灌青春沃土,努力把自身特有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弘扬传统不是因循守旧,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传承吕士才精神,就是要弘扬传承他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事业如山的拼搏精神、打仗先行的血性担当、走在前列的道德追求,拼尽全力跑好“我这一棒”。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吕士才的先进事迹,自觉对照“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革命军人标准,切实用吕士才精神引燃心中的红色激情,积极投身于强军实践中,我们把与吕士才材料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编辑成书,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用。

编老  2015年4月

后记

清明上巳春雨蒙,祭奠英烈正当时。《让吕士才精神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一书能在4月初完稿,无疑是对吕士才同志的一种缅怀与纪念。

“模范军医”吕士才是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重大典型,他忠诚于党、精武敬业,具有敢于担当、品德高尚的优秀品质,历经岁月的洗刷,愈显得闪闪发亮、弥足珍贵,为当代官兵画了一幅“坐标像”,这对于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本书主要从“座谈纪念”“学习体会”“主题演讲”“历史资料”“典型故事”“英模风范”等6个方面,对吕士才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整理,旨在典藏历史,传承弘扬吕士才精神。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感谢吕士才的夫人、全国“三八红旗手”、长征医院原副院长潘荣文教授的支持及其无偿捐出吕士才相关资料、物品;感谢曾志民、王良元、贾朝正、宋后军等同志留下了吕士才在前线工作以及全国各地开展学习吕士才活动的珍贵图片。同时,还有不少领导和同志给予关心和帮助,包括吕士才的战友、吕士才曾经救治过的伤员等,我们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谢意。

书中纰漏和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出版社。

编者

2015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让吕士才精神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连锁
绘者
出版社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110996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8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2015102818
中图分类号 K826.2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8
16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