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路上(一个农二代的返乡创业)
内容
试读章节

第6节

从学校走出后第一次进入一家正规的家装公司实习,三个月,别的倒是没有学会什么,只是学会了说谎,而且撒谎还不脸红。等到自己想好要辞职的时候,便说了一些精心准备的谎言,当时老板笑了笑说,我感觉你有别的想法,其实你是很有潜力的。她说这样的话在我看来只是敷衍罢了,三个月就给了我二百块钱的工资。

离开第一家公司后,大半年时间围着山东半岛转了一遍。那些日子就这么漂来漂去。离开了威海的荣成石岛来到了乳山。来乳山真的是一种巧合,那天我只是随便在网上看一个装修论坛,没想到里面有一个要招工的信息,打了个电话询问,一听声音是个女人。那女人简单地告诉了我一下要求,说要进行面试,我连声说好,挂完电话就坐车去了那里。面试很快就通过了,第二天便正式去上班。

我在这个公司工作了近一年的时间,算不上兢兢业业,但也没有犯什么大错,对公司还算是不错了。以前想过要离开,我是一个重情义的人,此时离开会对公司有一定的压力,毕竟公司里除了一些流动工人外只有我们两个正式员工。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与这位女老板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一时冲动说了不留情面的话,原因很简单,就是看不惯她的为人。她多少有点小心眼。我与她在工作上,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引起一些争论。

工作了两年有余,自认为有了点工作经验,对薪水的要求渐渐高了,毕竟这是自己应得的。而且我有了一定的客户源与相应的人脉,但是老板始终没有给我涨薪的动静,相反有几次还不痛不痒地说了些让人捉摸不透的话。

八月份的时候,我想回趟家。当时我把这种想法跟老板说了,其实也就是想把工资都要回来,不再回威海了。老板不是很高兴,我知道她现在钱不多,而且怕我回家后不再来,便说过几天给你,如果你先走,把银行卡号给我,我有钱了给你打过去。说实话,当时我并不是很相信她,因为之前我见到过她并不只一次食言,特别是对一位快要回家过年的木工,愣是把人家的工钱拖了一个月。但不管怎么说她毕竟是老板,钱没拿回来是不能翻脸的。

在朋友家待了几天。那几天也去银行查过,都没有钱汇过来。到了她说的最后期限,仍然没有汇来。我急了,害怕这种女人会小气起来比什么都厉害,于是我给她发了两条短信,她只回了一条,说明天托人捎给我。最后钱是给了,但是工作提成一分没给。

在家待了七天,回来后一切如旧,但是自己的心开始浮躁起来。老板也慢慢看出了一些端倪,有时一天不跟我说句话,说也是带搭不理的。

最终我决心要离开这家公司了。

离开这家公司后我躺在出租房的床上,在日记里总结道:工资是员工的最基本生活保障,到什么时候都不能把这种最低保障向后拖;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吃谁的就向着谁,如果一个老板不能保证你的最低生活保障,那么你只有一种选择,就是把他炒掉。

我的第三位老板,没有给我的物质生活带来什么改观,但是在信念上却给了我不少鼓励。在他手下做事的日子里,我便跟着他养成了早睡早醒的习惯,学会了每天早醒后都躺在床上思考一天要做的事情,因为只有早上人的思绪与心绪才是最佳状态。

跟着他做了将近一年,从室内设计到室外设计,从家装到工装每天都面对新的工作。我和他的上下级关系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在一起喝酒时称兄道弟,工作时两人会因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像这种时候每次我都会明白自己的角色,明明是他错了我也得忍让。

更多的时候我们俩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起喝咖啡,一起聊天,他会像长者似的给我讲社会的残酷,什么叫人心险恶。他会举些他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历,让我分享与吸取教训。他喜欢总结他人的经验,言简意赅让人受益匪浅:用智慧充实自己,包装到更完善。缜密安排,眼光独到。工人只是为你赚钱的工具。抓住每个人的心理。不要以为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傻。有事说事,没有必要绕圈子。领导只是你在职时的领导,老师永远是老师。富人有富人的长处,穷人有穷人的短处。酒桌上的规矩是你人生历程中的处世哲学。不要对现任老板抱怨说你的前任老板。追求最大的利益才是合格的老板。钱永远挣不完,懂得要急流勇退。只要结果,不要过程。懂得做狗,才能知道怎样做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想只为挣那点工资,只为那些用钱买不回来的经验。合作伙伴的微笑,其实是别有用心的。

以上这些话都被我记到了日记本上,每当晚上睡觉之前写日记时总会不经意地看看。这些浅显易懂的话分量却是很重的,就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一样,谁都明白这样的话,但是当自己真正地吃亏后才会明白这句话的内涵与道理。老板总会比你聪明,要不也不可能成为你的老板。

当我提前一个月说出要辞职回家时,他惊愕地一时想不明白。我编了一个自认为充分的理由,说是要回家相亲订婚,父母催促得紧。

“订婚可是大事。”他笑着说,表示理解。

在我临走时他对我说:“二岩啊,你现在是个好员工,但还不是个好老板,所以回家后别着急自己单干,因为你的经验还差得远。如果真不行或者在家待够了,就再来我这儿,公司随时欢迎你。”

我说:“嗯,我会记住的。”

P12-14

目录

第一章 逃离城市

第二章 返乡安顿

第三章 突发意外

第四章 新年开始

第五章 开业大吉

第六章 适者生存

第七章 养精蓄锐

第八章 安居乐业

序言

离开农村五年,我还坚守在城市里为实现梦想而拼搏挣扎着,但是2010年底却决定要返回老家创业了。也许目前生活在大都市的你可能嘲笑我没有本事,或者说我是个失败者,但这都不能否认我过去与现在的努力过程。说实话,我的经历和经验大家完全可以参考,一是我的文凭不高,只在正规大学里待过两个月便自动辍学了,而戬现在所做的创业项目是当下最普通最平常的,一定离你们并不遥远,也不会有太大的距离;二是此刻的我并没有什么巨额财产,也没娶妻生子,仍是一个朝气蓬勃、有着吃苦耐劳精神的80后“农二代”。

我的家在村子里并不算贫穷,世代是农民。“穷”只是物质条件差些,这也是暂时的,假如自己有一天真的腰缠万贯了,也决不会忘本,因为我的根在这里。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里贫穷,这就像人最悲哀的不是你一无所有,而是你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目前,我从城市回到农村,身价并无大增,银行卡里的存款也没有超过六位数,但我把极大的自信和有效的资金投资到创业的店面上,相信它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希望。

临渊羡鱼真的不如退而结网,当你还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或者处在事业的低谷时,或者徘徊在都市与乡村的火车上时,都请你振作,要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梦想会实现的,要改变自己,拯救自己,发展自己,只要努力躬下身子去做……

欲终取之,必先予之,而要想打算返回或者不离开农村,就必须先了解、认识和分析农村的现状。

本书适合打算回农村老家或者已在农村老家发展创业的所有年龄段的人阅读,适合关注“三农”问题的人阅读,适合处在人生低谷与低迷的人阅读,更适合所有的“农二代”们阅读。

二岩

2013年8月

内容推荐

你还对未来没有信心吗?你还在城市中为生存苦苦挣扎吗?不如跟《在路上:一个农二代的返乡创业》中的二岩一样返乡创业。在乡下一样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临渊羡鱼真的不如退而结网,当你还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或者处在事业的最低谷时,或者徘徊在火车站时,都请你振作,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加油吧!

编辑推荐

《在路上:一个农二代的返乡创业》是一个真实的纪实文学笔记。描述作者二岩——一个地道80后农村青年近三年进城打工与返乡创业的成长经历。

本书适合打算回农村老家或者已在农村老家发展创业的所有年龄段的人阅读,适合关注“三农”问题的人阅读,适合处在人生低谷与低迷的人阅读,更适合所有的“农二代”们阅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路上(一个农二代的返乡创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二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182246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2013214918
中图分类号 I253.7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2
出版地 辽宁
230
16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