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的情怀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学的情怀》是在龚奎林流浪的旅途中断断续续写下的文字,第一章主要关注江西文学的发展,探讨江西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中所孕育的赣鄱叙事与人文关怀的特质;第二章以陈陟云、沈奇、谢长安、李轻松的诗歌个案探讨当下诗歌发展中的文化寻根与理想追求倾向;第三章主要是侧重于底层经验与生存书写,对打工诗歌及诗人郑小琼、安琪、池沫树、杜朗朗的诗作进行了个体性的分析;第四章主要评论了李少君、林典饱、吾同树及广东“70后”诗歌的生命张扬与主体叙事倾向;第五章则研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文学的影响。

内容推荐

龚奎林创作的《文学的情怀》讲述了:文学是人学,书写日常生活、反映人生状态、表达生命情怀、追寻真善美、呈现人文关怀,是新世纪文学的共通主题和作家的主体诉求。但每个作家的生命体验和每个区域的文化氛围又有差异,使得文学呈现多元化格局。江西作家追求赣鄱叙事,其作品饱含人文关怀的温暖和人性的柔软质感。文化寻根、理想追求、底层经验、生存书写、生命张扬和主体叙事成为当下诗歌创作和文本解读的关键词。而且,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传播的推动,文学与媒介的结缘让文学的情感力量更动人心。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赣鄱叙事与人文关怀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与青春群像——江西青年诗人论

 第二节 人间大爱的抒发与人性光芒的开掘——《中国大援建》解读

 第三节 人文关怀与问题反思——陈世旭小说论

 第四节 生命的悲剧意识与人文关怀——王晓莉散文论

第二章 文化寻根与理想追求

 第一节 理想主义者的孤绝与悲歌——陈陟云诗歌论

 第二节 古典意境的诉求和文化记忆的追寻——沈奇诗歌论

 第三节 历史记忆与文化寻根——谢长安《青铜调》解读

 第四节 水做的宿命论者——李轻松诗歌论

第三章 底层经验与生存书写

 第一节 打工诗歌:现代性话语裂隙的底层叙述

 第二节 悲悯与忧伤:郑小琼的意义

 第三节 个人记忆的时间修辞学

 第四节 流浪者的无根认同与人生叙事——江西籍打工诗人池沫树诗歌论

 第五节 灵魂之旅:个体的成长史——杜朗朗诗歌论

第四章 生命张扬与主体叙事

 第一节 冷抒情时代的自然书写:李少君诗歌论

 第二节 低与慢的人生叙事和卑微中不屈的精灵——林典铯诗歌论

 第三节 主体认同与人文关怀——广东“70后”诗人论

 第四节 “树”的隐喻:成长经验的书写和民间立场的审视——吾同树诗歌论

 第五节 生命变奏的音符——阿毛诗歌论

第五章 文学媒介与情感传播

 第一节 媒介生态视野下的新世纪诗歌论

 第二节 《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与当代小说传播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与“十七年”文学生产

 第四节 《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的情感书写

附录:他十二年文学评论生涯发表近百篇评论文章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的情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龚奎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25168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2014117338
中图分类号 I0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