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历史》是据意大利1958年拉泰尔查出版社(巴里)的第十版的克罗齐著的《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中的第二部分《美学的历史》译出的。本书分“原理”和 “历史”两部分,所讨论的不仅是普通的美学问题,还有美学在整个哲学中的地位,审美活动与其他心灵活动的分别与关系。
图书 | 美学的历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美学的历史》是据意大利1958年拉泰尔查出版社(巴里)的第十版的克罗齐著的《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中的第二部分《美学的历史》译出的。本书分“原理”和 “历史”两部分,所讨论的不仅是普通的美学问题,还有美学在整个哲学中的地位,审美活动与其他心灵活动的分别与关系。 目录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美学观念 美学的历史概念-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美学探求和错误方向-美学问 题在希腊的起源-柏拉图的严厉否定-美学的享乐主义和道德论古 代的神秘主义美学-关于美的研究-艺术的理论和美的理论之区别 普罗提诺把两者相混-科学的方向。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之后的 摹仿概念和幻想概念。菲洛斯特拉图斯-关于语言的思辨 第二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观念 中世纪。神秘主义:关于美的观念-中世纪的艺术教育理论一经院哲 学和美学的交错-文艺复兴:“菲洛葛拉发”和对美的哲学及经验的研 究-艺术的教育理论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文艺复兴时期的诗学-艺 术中关于普遍性和逼真性的争论-G.弗拉卡斯特罗-L.卡斯泰尔韦特 罗-皮科洛米尼和平西亚诺-Fr.帕特里齐 第三章 17世纪思想的酝酿 17世纪时新的词汇和新的研究-巧智-鉴赏-鉴赏-词的各种意 义-想象或幻想-情感-这些词汇统一的倾向-给这些词汇下定义时 的困惑和矛盾-巧智和知性-鉴赏和知性的审辨-“我说不出的什 么”幻想和感觉论。幻想的校正情感和感觉论 第四章 笛卡尔主义、莱布尼茨学派中的美学观念和鲍姆嘉通的《埃斯特惕卡》 笛卡尔主义和幻想-科鲁沙和安德烈-英国人:洛克、夏夫兹博里、哈奇 生和苏格兰学派-莱布尼茨:微知觉和混乱的认识-莱布尼茨的知性 论-关于语言的思辨-J.C.沃尔夫-低级认识器官的要求-鲍姆嘉通 和《埃斯特惕卡》-美学,作为感性认识的科学-对鲍姆嘉通的批判-鲍 姆嘉通的知性论-新的名称和旧的内容 第五章 詹巴蒂斯塔·维柯 维柯,美学科学的发现者-诗和哲学、幻想和知性-诗和史-诗和语 言-归纳逻辑和形式逻辑-维柯反对所有以前的诗学理论-维柯关于 以前的语法学家和语言学家的评论-17世纪作家对维柯的影响-《新 科学》中的美学-维柯的错误-尚待完成的进步 第六章 18世纪次要的美学学说 维柯的幸运-意大利的作家们:A.孔蒂-夸德里奥和扎诺蒂-M.切萨 罗蒂-贝蒂内里和帕加诺-鲍姆嘉通的追随者:G.F.迈尔-迈尔的混 乱-门德尔松和鲍姆嘉通的其他追随者。美学的流行-埃伯哈德和埃 申堡。J.G.舒尔茨。K.H.海登赖希-J.G.赫尔德-语言哲学 第七章 同一时期的其他美学学说 18世纪的其他作家:巴托-英国人:荷加斯-柏克-H.霍姆-折衷主 义和性欲说:E.普拉特纳-Fr.黑姆斯特胡伊斯-新柏拉图主义和神秘 主义:文克尔曼-美和含义的缺乏-文克尔曼的妥协和矛盾-A.R.孟 斯-G·E·莱辛-理想美的艺术家们-G.斯帕莱蒂和特征-美和特征 说:希尔特、迈耶和歌德 第八章 伊曼努尔·康德 康德-康德和维柯-康德的艺术概念和鲍姆嘉通的艺术概念的一致 性-《判断力批判》中的艺术-康德体系中的幻想-直觉的各种形式和 先验的感性论-康德学说中的美的理论有别于艺术的理论-康德美学 中一些神秘主义的论述 第九章 唯心主义的美学:席勒、谢林、佐尔格和黑格尔 《判断力批判》和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席勒-席勒和康德的关系-审 美领域或游戏领域-审美教育席勒美学的不精确性和虚幻性-席勒 的审慎和浪漫主义者的不审慎-关于艺术的理念:J.P.李希特-浪漫 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J.G.费希特-反讽:施莱格尔、蒂克、诺瓦利 斯-F.谢林-美和特征-艺术和哲学-理念和神。艺术和神话学- K.W.佐尔格-想象和幻想-艺术,实践和宗教-黑格尔-绝对精神领 域的艺术-作为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美学和鲍 姆嘉通主义-黑格尔体系中艺术的死亡和衰败 第十章 叔本华和赫尔巴特157 唯心主义反对者的美学的神秘主义-作为艺术对象的理念-叔本华- 美学的卡塔西斯-在叔本华那里的一个较佳理论的迹象-J.F.赫尔巴 特-纯粹美和形式美的关系-艺术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总和-赫尔巴特 和康德的思想 第十一章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 内容的美学和形式的美学。这个对立的意义-F.施莱尔马赫一对他的 错误评价-施莱尔马赫对他前人的态度-美学在他的伦理学中的位 置-审美的活动是内在的和个体的活动-艺术的真实和知性的真实- 有别于情感和宗教的艺术意识-梦和艺术。灵感和深思-艺术和典型 性-艺术的独立性-艺术和语言-施莱尔马赫的缺点-施莱尔马赫对 美学的功绩 第十二章 语言哲学:洪堡德和施泰因塔尔 语言学的进步-19世纪初的语言学思辨-洪堡德。知性主义的残 余-语言作为活动。内部形式-在洪堡德那里的语言和艺术-H.施 泰因塔尔。和逻辑活动相比,语言活动的独立性-语言的本质和起源 问题的一致性-施泰因塔尔关于艺术的错误观念:语言学和美学并未 结合 第十三章 次要的德国美学家 形而上学学派的次要美学家-克劳泽、特兰多尔夫、韦塞和其他人-费 舍尔-其他的方向-自然美的理论和美的转化的理论-第一种理论的 进展。赫尔德-谢林、佐尔格、黑格尔-费舍尔的“美学的物理学”-美 的转化理论。从古代到18世纪-康德和后康德学派-这一进展的盛 期一这个理论的两种形式。丑的被征服。佐尔格、韦塞和其他人-从 抽象到具体的过渡。费舍尔-“纯粹美骑士的传说” 第十四章 19世纪上半叶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美学 法国的美学运动。库申和儒弗鲁瓦-英国的美学-意大利的美学-罗 斯米尼和焦贝蒂-意大利的浪漫主义者:艺术的独立性 第十五章 弗朗西斯科·德·桑蒂斯 弗朗西斯科·德.桑蒂斯。他的思想的发展-黑格尔主义的影响-对 黑格尔主义的不自觉的批判-对德国美学的批判-对形而上学美学的 最终反叛-德·桑蒂斯自己的理论-形式的概念-德·桑蒂斯,艺术 批评家-德·桑蒂斯,哲学家 第十六章 后继者们的美学 赫尔巴特美学的复兴-齐默尔曼-费舍尔反对齐默尔曼-赫尔曼·洛 策-调和形式的美学和内容的美学的企图-K.克施林-内容的美学。 M.沙斯勒-E.哈特曼-E.哈特曼和美的转化理论-法国的形而上学 的美学。C.勒韦克-英国:罗斯金-意大利的美学家-安托里奥·塔 里和他的讲稿-埃斯泰西格拉菲阿 第十七章 美学的实证论和自然主义 实证论和进化论-H.斯宾塞的美学-美学的生理学家:格兰特·艾 伦、赫尔姆霍茨及其他人-美学中自然科学的方法-H.泰纳的美学- 泰纳的形而上学和道德论-G.T.费希纳的归纳的美学-实验-他对 美和艺术的观念的琐细性-恩斯特·格罗塞。思辨的美学和艺术科 学-社会学的美学-普鲁东-J.M.居约-M.诺尔道-自然主义。C. 隆布罗索-语言学的退步-复兴的符号:H.保尔-冯特的语言学 第十八章 美学的心理学主义和其他近期趋向261 新批判主义和先验论-基希曼-翻译成心理学的形而上学:F.T.费舍 尔-西贝克迪茨-心理学的趋向。特奥多尔·立普斯-K.谷鲁 斯-谷鲁斯和立普斯的美的转化-E.韦龙和美学的双重形式-列夫· 托尔斯泰-尼采-音乐美学家:E.汉斯利克-汉斯利克的形式观-象 征型艺术的理论家。菲德勒-直觉和表现-这些理论狭窄的局限 H.柏格森-回到鲍姆嘉通的企图。C.赫尔曼-折衷主义。鲍桑葵- 表现的美学。现状 第十九章 对一些具体学说的历史回顾278 美学史的结论-科学史和对具体错误的科学批判史 Ⅰ 修辞学或修饰形式的理论 古代意义、上的修辞学-从道德视点的 批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修辞学的变迁-维韦斯、拉穆斯和帕特 里齐的批判-近代的残存-近代意义上的修辞学:文学形式的理论- 修饰的概念修饰的分类-适度的概念-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修 饰理论-17世纪的归谬-关于修饰理论的论战-迪·马尔赛斯和隐 喻-心理学的解释-浪漫主义和修辞学。现状 Ⅱ 艺术种类和文学种类的理论 古代的种类。亚里士多德-中世纪 和文艺复兴时期-三一律-种类和规则的诗学。斯卡利杰罗-莱辛- 妥协和扩充-对一般规则的反叛-布鲁诺、瓜里尼-西班牙的批评家 们-G.B.马里诺-G.V.格拉维纳-Fr.蒙塔尼-18世纪的批评家 们-浪漫主义和纯种类。贝尔凯特和雨果-种类说在哲学理论中的持 续-F.谢林-冯·哈特曼-各学派的种类说 Ⅲ 艺术界限的理论 莱辛的艺术限度理论-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 近期哲学中艺术的限度和分类。赫尔德、康德-谢林-佐尔格-叔本 华-赫尔巴特-韦塞、蔡辛格-费舍尔-M.沙斯勒-冯·哈特曼-至 高艺术:理查德·瓦格纳-洛策反对分类-洛策的矛盾-施莱尔马赫 的怀疑 Ⅳ 另一些特殊的学说 自然美的美学理论-审美感官说-文体种类 的理论-语法形式或话语成分的理论-审美批判的理论-鉴赏力和天 才的区别-艺术史和文学史的概念-结语 文献附录 1.一般参看书目 2.各章参看书目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学的历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意)克罗齐 |
译者 | 王天清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0933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8 |
CIP核字 | 2014287260 |
中图分类号 | B83-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