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树立文化自信。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潜藏着深厚的为政之道。周桂钿编著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为政智慧》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为政之道相结合,从以民为本、为政以德、和而不同、尊贤使能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旨在使中华传统文化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要、治理之策,成为当代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智慧之源。
图书 | 中华传统文化与为政智慧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树立文化自信。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潜藏着深厚的为政之道。周桂钿编著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为政智慧》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为政之道相结合,从以民为本、为政以德、和而不同、尊贤使能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旨在使中华传统文化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要、治理之策,成为当代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智慧之源。 目录 第一章 以民为本 一、民本传统 (一)民惟邦本 (二)民与天齐 (三)民为神主 (四)民贵君轻 (五)立君为民 (六)吏为民役 (七)强国利民 二、民本三大特点 (一)倾听群众意见 (二)以善为主,不轻信多数 (三)通过协商,照顾少数利益 三、民本观念与民主制度 第二章 为政以德 一、人性本善 (一)孟子的性善论 (二)荀子的性恶论 (三)性论的融合与批判 (四)性三品说 (五)性二元论 二、仁义之道 (一)孔子论仁 (二)孟子论仁政 (三)董仲舒论泛爱 三、以德为政 (一)“大德”与“小惠” (二)以德治国 (三)以德服人 (四)敢讲真话 第三章 和而不同 一、和为贵 二、和而不同 (一)“和”与“同” (二)人际关系 (三)国际关系 (四)人与自然 (五)和谐与竞争 (六)“优胜劣汰”与“和而不同” 三、和而不流 第四章 浩然正气 一、富贵不能淫 二、贫贱不能移 三、威武不能屈 第五章 义利之辩 一、义利的本义 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三、功贤于耕织 四、义者宜也 第六章 知行合一 一、知行先后之争 二、知行难易之争 三、知行轻重之争 四、欲速则不达 五、小利不能贪 六、怀大义,识大体 七、志当存高远 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七章 尊贤使能 一、任贤之力 (一)贤者之力 (二)荐贤之力 (三)倡贤之力 (四)任贤之力 (五)人民之力 二、任贤之道 (一)重德轻才 (二)唯才是举 (三)“无求备于一人” (四)德才须分析 (五)亲近来远 余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传统文化与为政智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桂钿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740169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7 |
出版时间 | 2015-02-01 |
首版时间 | 2015-02-01 |
印刷时间 | 2015-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 |
CIP核字 | 2015013183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