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口外/兰州市女作家三俊作品集
内容
试读章节

西口外

河套人说哪个女人长得好看,就说,这个女子真袭人。

宝山元乔家是隆兴长制作干货糕点的第一商号。乔掌柜的媳妇是包头锦义园的大小姐,随当时分号的主管乔掌柜私奔到河套,立足在隆兴长。在锦义园已经学到全盘手艺的乔掌柜在隆兴长开了宝山元商号。乔家在义和桥下择地立铺,前面是铺面后院是老柜。宝山元里有一款特别好吃的点心叫香塌嘴,所以隆兴长的人们管乔掌柜家的叫香媳妇。

宝山元干货店里的香媳妇真袭人,隆兴长村子里的男人女人都知道。别人的媳妇长得袭人其实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最多是睡不着觉的时候想一想,碰见了多看上几眼,心扑腾扑腾多跳上几下。看得多了也没有用,据说看了不该看的东西还害眼病。

可是大后生刘挨才却害了心病。

隆兴长的女人都穿着大襟袄,裆裤,绑着黑腿带。大闺女梳辫子,叫辫绺子。做了媳妇就把两条辫子挽在后脑勺,叫毛圪嘟。民国以后,河套女人的缠足只是应了个名儿。河套平原是著名的西口外,俗称大后套。走西口的“雁行人”逐步定居下来,开荒、开渠、种地、繁殖,娶回女人光生娃还不行,至少要顶只左手在地里受哩。所以实心的后套男人对女人的要求就不在脚上,也不在脸上,而是在腰身上。腰粗腿壮腚肥,大手大脚大嗓门儿,在地里像把犁,在炕上像爿磨,弯腰撅腚动弹(干活)时,手在屁股上一摸,结实,温热,像被阳婆晒暖的一块压菜的石头。做熟饭往房顶上一站喊一嗓子,铜锣一样,地头的男人就知道吃饭了。所以后套女人的脚合着规矩也作缠足状,把脚尖裹成一只歪嘴萝卜,塞进笋状的鞋壳子里,也就算是掩耳盗铃地缠足了。可是这样的脚看上去就非常的丑陋,所有的肉都臃到了脚背和脚踝上,腿上再绑了腿带,看上去就更加突兀,说难听话,简直就像牲口的蹄胯,真是丑痛心了。所以见了宝山元香媳妇的脚,一向嘴笨得老棉裤腰似的刘挨才,说了一句灵巧话,他眨巴着一双黑豆眼说,人家香媳妇的脚板子,捏出来的。他把“捏”字拉得很长,像一块糖在嘴里含了好半天。后套有七月中元捏面人的风俗习惯,村里的巧手媳妇用头遍粉捏出花鸟鱼虫,在火上蒸,火小了面就死了,火大了炸花,火候十分重要。出锅后点了红,互相馈赠。谁家的面人捏得好,说明谁家有个巧媳妇。要说香媳妇是头遍粉捏出来的其实不过分,香媳妇的脸白得像剥了皮的蔓菁(似萝卜),她穿着隆兴长人没有见过的改良旗袍和洋袜子,一双自然足小而薄,腕是腕,踝是踝,隔过白洋线袜子,娇小玲珑得如一棵玉白菜。

香媳妇的人才盖了隆兴长。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逢年过节,隆兴长的人就求她写对联。当时在隆兴长,只有江秀才和香媳妇会写对联,没有对联的人家只好用碗底蘸了猪血扣在红纸上。但一年四季不能总过年也不能总写对联,为了一睹她的芳容,天不亮隆兴长的小后生大男人加上半截子老汉就在宝山元前排起了长队。但是谁家能每天吃得起点心呢?于是有人从桥南买了到桥北再贱卖了,就是为了能看一眼香媳妇。

这一个村子里有上这么一两个袭人闺女或媳妇,男人们就有了活力;男人们有了活力,这个村子就红火起来了。好像自从香媳妇到了隆兴长,这个村子就变大了,风水好了,河套地区的闺女愿意嫁到隆兴长了。嫁过来的女人多了,新房就多了,娃就多了,村子就大了。

男人们嫌弃老婆的头一句话是,你看人家香媳妇,也不知道学着点。女人们私下就很惆怅,娘肚子里没学现在咋学哩。村东头的锁子媳妇心里很不服气。有一天女人们歇阴凉搓麻绳时,她就说,其实香媳妇也没个甚,前儿黑夜,我给我男人望风,把香媳妇搞了。我男人说啦,香媳妇一点意思都没有,瘦得像一把两股叉,两腿间夹着一把三棱刀,没把我男人的二钱肉刮掉。我每天饱茶六饭侍候他,才长出那几两肉,几次就得刮完了。不信你们看啊,香媳妇的男人病倒了,还不是让她刮净了嘛?所以呀,回了家我男人就把我压在了炕头上,说我才是腊月的猪肉肥墩墩的,我的肉那才叫个香哩。现在呀,我肚子里装上我家老三了,你们信不信,再过十个月炸油糕过满月。女人们一听差不多都愣了,弄不清真假。江秀才的儿媳妇说,你真大方。锁子家的说,这男人要是不惦记别人家的炕头那就不是男人了,他想吃杏核子,你不让他吃他就不停地流涎水,他吃了,是苦的,就死心了。江秀才的儿媳妇说,万一香媳妇也装上你男人的娃那咋办?锁子家的瘪着嘴说,那更好,借了她的鸡窝,省下了我的肚皮,多合算的买卖。锁子家说的话没几天就刮遍了隆兴长。可是一个香喷喷的晌午,在香瓜地旁边吃草的锁子家唯一的一头耕牛,口吐白沫,倒地而死,哼都没哼一声。人们就怀疑是挨才干的。P1-3

书评(媒体评论)

向春是有才气的,是西部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雷达

刻画人物和驾驭语言方面,向春作品对读者有相当的征服力,她笔下的感情都纯洁、含蓄而富有张力。——高叶梅

生活中的向春,是一个内心灵慧而谈吐豪爽的女子;写小说时的向春,则是一个多面人,一个绝妙的口技演员——她有一种模拟各色人等语言的特殊才能。——管卫中

在情感的写作上,向春显示了女性的过人之处:细,细到发丝;冷,冷到骨里。昔日那美丽的文笔,竟渐渐地透出了一种苍凉与风霜。字里行间,一笔一划里,都有了一种幽暗的尖叫,那是生命经历炼狱后的烙印,也是肉体经烈火后的灰烬里的暗火。——杨光祖

目录

西口外

河套轶事

立秋老汉的风流史

泥棺材

四季平安

序言

从2014年开始,兰州市文联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启动实施了中青年女文艺家“三俊”工程。作为“传承繁荣兰州文艺、扶持优秀艺术人才工程”的配套项目,这项工程旨在发掘、扶持艺术新秀,鼓励中青年艺术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扩大其艺术影响力,进而引领、示范和激励兰州文艺创作,激发各类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营造发展繁荣兰州文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文艺创作一直呈现着一个特色,即中青年女文艺家人才辈出,并且整体性持续性地在全国、省、市文学艺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我市文艺创作队伍中,中青年女文艺家已然成为文学艺术界的一支重要的主力军和一道亮丽的风景。伴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这份璀璨和靓丽愈发给兰州艺术的百花园添加着动人的力量。文学、绘画、书法等创作领域的一批艺术造诣高、德艺双馨的女艺术家,对兰州市的文学艺术产生着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和深远影响。经过近两年的追踪、调查访谈、专家论证和筹备,中青年女文艺家“三俊”系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曾经的中国,有多少艺术女才俊星辰般在历史的银河中闪烁不息,在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也有许多美丽的艺术浪花不断涌现。生于黄河之滨啜饮着黄河母亲乳汁长大的女儿们不仅美丽俊秀而且才华横溢,在文学、美术、书法、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领域异彩纷呈,绽放着她们的追求与梦想。

推出实施第一批女作家“三俊”、女画家“三俊”和女书法家“三俊”工程不仅必要,而且意义深远。女文艺家们热爱生活,表现光明。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柔和细微审视世界,笔意中流露着女性的多思和善感,女性的纤细和娟秀。她们通过文学、绘画、书法表达美好、赞美生活,呈现着色彩华丽,高贵典雅,积极向上的精神。

我们为她们搭建以优秀艺术作品奉献社会、实现梦想的宽阔平台,为她们创造跨越更高艺术境界的良好环境,给予她们艺术上更多的关注、支持和呵护,为她们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成功和收获加油、鼓掌、喝彩,并为她们骄傲、欣喜……

兰州市文联中青年女文艺家“三俊”作品编委会

内容推荐

向春的小说《西口外》以河套为基地,生动地描绘了这个地域浓郁的生活气息、人文景观和错综多变的生活场景,充溢这一种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呈现出一种文化自信,也体现出作者对现代化、物质化时代乡土价值的思考。在作者笔下多种景象仪态别致、熠熠生辉,是描写对象的生命律动,更是作家的情感律动,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

编辑推荐

《西口外》是作家向春的一部中篇小说集,收录《西口外》《河套轶事》《泥棺材》《立秋老汉的风流史》《四季平安》五篇中篇小说,是作者向春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春出生在河套平原,非常熟悉河套的民间风俗和方言俚语,了解那片土地上人们的性格、情感和精神气质,作者以女性作家的柔曼之笔,诉尽这块肥美之地上的前尘往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口外/兰州市女作家三俊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向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008018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8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2014312358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