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洛克菲勒自传
内容
编辑推荐

约翰·D.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洛克菲勒回首往事,重拾记忆的片段,讲述那些大大小小的耕耘与欢愉。《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

内容推荐

约翰·D.洛克菲勒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第一家工业托拉斯企业的创建者。他出身贫寒却充满了雄心壮志,经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终于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标准石油公司。

洛克菲勒在《洛克菲勒自传》中记述了自己传奇和奋斗的一生。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的商业神话,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成为“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

目录

第一章 旧老朋友

第二章 获取财富是一种艺术

第三章 标准石油公司

第四章 石油行业的经验

第五章 其他的商业经历和商业原则

第六章 赠予的艺术

第七章 赠予的快乐

附录:洛克菲勒教子信札

 终点才见输赢

 信仰的力量

 人要有点野心

 成功,属于敢于冒险的人

 没有任何借口

 团队管理策略

 员工最重要

 为什么要赚钱

 达到目的是唯一的目标

 人生唯一的目的:修炼自己

试读章节

阿基博尔德先生

准确地说,这本书只是一些零散的、非正式的回忆记录。它所展现的内容,是我过去生活中最难以忘记的片段。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些难以忘记的东西,这与事情的大小无关。所以,请容许我絮叨这么多小事情。

人上了年岁,总喜欢回忆以前的东西。回顾从前,我的脑海里留下的最清晰的画面,便是和老同事共事的场景。那些琐碎而平淡的小事,似乎就发生在昨天。请不要误会,我在这里谈起老同事而不是别的朋友,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对我不重要。事实上,每一个朋友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只不过我想在后面的章节中,再谈谈早期的那些朋友,所以就把老同事放在前面了。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第一次见到标准石油公司现任副总裁约翰·D.阿基博尔德先生(John D.Archbold)时的情形。初次见面,他就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那大概是三十五或四十年前的事了。抱歉,时间过去太久。以至于我也记不清楚具体的时间了。我只记得,当时我正在全国各地考察,与生产商、炼油商、代理商交流,想要了解石油市场行情,寻求商机。

那一天,我去参加油田行业的一个商业聚会。当我到达旅馆时,里面已经挤满了石油行业的商人。我挤过人群,俯下身子准备在签名本上签名,却意外地看见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名字——约翰·D.阿基博尔德,每桶4美元。

这个很有意思的签名,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人。很显然,这是一个富有朝气而且个性十足的家伙。他很有商业头脑,不失时机地宣传着自己,就连签名本也不放过。我猜想,当看到他的签名后面的广告语——“每桶4美元”时,肯定没有人会怀疑这个家伙对石油业的坚定信念了。

我之所以会这么认为,是因为这句广告语实在太引人注目了。当时,原油的价格远远低于广告中的价格,这使得很多人看到广告后都非常震惊。自然,这个广告的效果也出来了——在令人难以置信的石油价格下,人们记住了阿基博尔德这个名字。虽然最终阿基博尔德先生不得不承认,原油价格根本达不到“每桶4美元”,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始终有着热情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和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这样的一个人,自然不会很古板,他天性幽默。

有一次,他出庭作证时,对方律师问他:“阿基博尔德先生,你是这个公司的董事吗?”

“是的。”

“那么,,请问你在这个公司担任什么职务?”

“争取更多分红!”他幽默地回答。他的这个回答,立刻使那位学识渊博的律师转移了话题。法庭是严肃的地方,但他仍然可以用幽默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和他成为同事之后,我经常能见到他。我一直惊叹于他卓越的工作能力,他就像一个习惯于高速旋转的陀螺,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却永远精力充沛。现在,我见到他的次数不多了。我远离了喧嚣的商界,每天打打高尔夫球、种种树,过着像农夫一样的田园生活。即便是这样,我仍然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他却还在忙碌,总是日理万机,手头有处理不完的工作。

在标准石油公司工作期间,我遇到了很多像阿基博尔德先生一样的同事,他们都很信任我,使我可以无所顾忌地开展工作。能够把这么多能力超群的人联合在一起,这是我的幸运。直到现在,他们都还是公司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公司才能一步步发展壮大,直到今天。

到现在这个年龄,我和我的同事们都老了,这是最让人无奈的事情。每隔一段时间,经常是还不到一个月(但我觉得还不到一周),我就不得不给相关的家族发出唁电,安慰那些痛失亲人的家人。还能做些什么呢?那些老同事都是我最忠实、最真诚的朋友,我们一起努力,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也一起走到了今天。我们之间发生过很多事情,有过讨论,有过争执,但最终往往都能够达成共识。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是坦诚相待的好朋友。可想而知,每次给逝去同事的家人发唁电,我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儿。最近,我数了一下已经过世的早期共事的老同事,还没有算完,就已经有六十多个了!

现在,缅怀老同事的同时,我还想再哕唆几句。让这样一群意志坚定、极为能干的人达成共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的做法是,大家都耐心倾听,并公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开诚布公,真诚地说出自己想到的问题,让每个人都尽量了解彼此的想法。在全过程清晰透明的情况下,大家尽量商讨出结论,然后再决定行动计划的进程。这样,每次讨论问题,我们就能很好地集中所有人的力量。

在我的这些老同事中,大多数人都非常保守,这无疑是件好事。大公司总是倾向于一味地扩张,这时就需要有一些保守的人坚守底线,以免使公司面临更大的风险。当然,公司中也有一些野心勃勃、敢于冒险的年轻同事,这也是值得庆幸的事情。有冒险,才有机会。

说到底,最幸运的人还是我。我的这些同事,他们都渴望有所作为,并有迅速的行动力。同时,他们不介意承受工作压力,并且敢于承担责任。他们,是公司发展的基石。我一直记得保守者和激进者遭遇时的情形,虽然火药味儿十足,却总能让公司在稳步发展中找到机会。不管怎么说,在所有的事件中,我也是一个激进派。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洛克菲勒自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约翰·D.洛克菲勒
译者 赵志卓//高文斐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10895
开本 32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2015029123
中图分类号 K837.125.38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