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恒的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永恒的世界》是加拿大国家畅销书作家、查尔斯·泰勒奖获奖作家詹姆斯·B.麦金农最新力作。

我们还有时间去创造一个拥有更多自然奇迹的星球。或血液变冷,或热血沸腾,或满腔愤懑。

穿过神秘莫测的史前,回到丰饶迷人的过去。审视面目全非的现在,眺望复杂未知的未来!

我们不应该把世界维护在“荒野”状态,而应该保留在“野生”状态!

内容推荐

詹姆斯·B.麦金农从小生活在草原上,但是有一天,他发现草原不再是自己一直认为的原始模样,从那一刻起,《永恒的世界》的创作就开始了。其实,他家乡的草原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长期演变而成的,经历了灰熊的消失,也经历了非本地植物的入侵。如今剩下的只是野生的假象——这种假象从多方面塑造了我们的世界。

詹姆斯·B.麦金农用精美的语言带我们重新回到一个生机勃勃的地球——整个北美洲都遍布着狮子,海洋中鲸鱼的数量比现在多十倍。他探究人类到底是如何毁掉了这样的现实——一方面出于贪婪,这点没错,但是同样也出于很大程度的遗忘。最后,他呼吁一个“重新野生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我们不仅保护存留的、最原生态的地方,而且要在各个地方重新建立一个更有野生气息的世界,从城市到乡村。通过这样的行动,我们会建设一个更富足、更有敬畏感的世界,让我们不仅能重新拥抱自然,而且能找回我们最真实的人性。

詹姆斯·B.麦金农也从未忘记提醒我们,现存的世界也充满各种奇迹。这里有遗传了祖先智慧的鱼、在生态的鬼斧神工下被塑造出来的地理风景,还有一只正在慢慢重新创造史前史的乌龟。通过类似巴里·洛佩兹、约翰·麦克菲、韦德·戴维斯等大师的写作风格,詹姆斯·B.麦金农提醒我们:我们的世界仍然是美丽的,“正是它的美丽,而不是空洞,应该激励我们在生活中寻找更多自然事物”。

目录

第一部分 问题的本质

 第一章 对自然的幻想

 第二章 知识消亡

 第三章 10%的世界

 第四章 启示录的对立面

第二部分 自然的本性

 第五章 美丽的世界

 第六章 幽灵之地

 第七章 动荡的自然

 第八章 自然的原貌

第三部分 人类的天性

 第九章 创造与被造

 第十章 自然重塑时期

 第十一章 双向消失

 第十二章 迷失岛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对自然的幻想

想到自然,你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画面是什么?它或许仅仅是城市中央的一块空地,抑或是河堤边的一片灌木丛;它可能是你每年都去的村舍或者露营地,又或者是面朝森林、海滩、高山的童年家园。不管你脑海中最初的自然景象是什么,请牢牢把它记住。

我从小生长在一片草原上,它没有名字。我也研究过这个问题,希望能发现一些已经遗失却十分有趣的名字,就像我从其他地方了解到的名字一样。例如,乔的蛇场、我们的欧女士、骨头泉,但却一无所获。对于家乡这片草原为何没有名字,我能想到的最好解释就是它几乎没什么历史。所以,为何要给一片没发生过什么大事儿的草原一个名字呢?甚至称它为草原似乎都不是很准确,因为它并不平坦,也说不上是延绵起伏,而是沿着高高的山脉顺势而下,到达一个河谷。然而,它是绿草茵茵的、露天的,并且从任何实际意义上讲都是一望无际的。

雨影区旱谷地延绵北美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而它的最北端就是我童年时期的风景,我可以迈出家门,徒步走上3000公里到达墨西哥,一路忍受干渴。草原是响尾蛇和黑寡妇蜘蛛生存的“国度”,儿时的我有棕色的皮肤、金色的头发,看起来太像是那片被太阳炙烤的土地上的儿子,所以当我奔跑着穿越旷野时,就算一只5厘米多长的蝗虫突然跳到我光溜溜的肋骨肌肤上,我也不会畏缩。我对草原的了解细致入微,只有孩子才能做到这种程度。对我而言,它是一个魔幻之地——只老鼠的残骸能奇迹般地被压缩成猫头鹰的粪便小球!雪大蚊竟然神奇地在冰上孵卵!一年冬天,父亲停下他的卡车,努力寻找一棵巨大的、干透了、在风中旋转飞舞着的风滚草。他把那颗巨大的“刺球”立在露台上,上面绕满灯,晚上往树上洒水,直到最后树上结满金光闪闪的冰锥。那一直是我看到过的最美丽的圣诞树。‘

草原上最凶猛的动物要属红狐,因此,在儿时的我看来,红狐就是野生大自然的象征。红狐身体矫健,到处窜来窜去,还不时地发出“嗷嗷”的叫声,是一种很特别的动物。成年红狐每小时能跑70公里,有人曾经观察到红狐沿着跑道追逐飞机,如同狗会追着汽车跑一样。猎取食物时,红狐一下可以跳8米高,然后可以准确地着陆,而猎物老鼠已经在其爪下。这就意味着,在起跳之前,红狐甚至都没有真正看到猎物,就已经考虑好自己及老鼠的速度和运动轨迹,以及包括风、地被植物等在内的其他因素。这种跳跃受到了精确的控制,在半空中,红狐会时不时将其尾巴或向右或向左地摆动,以控制其飞行路径。在我家乡的那片草原上,经常能看到狐狸窝。

高中毕业后,我像其他人一样离开了家乡,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一次我回来后发现,无名草原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皇家高地”住宅开发区。那片土地上遍布着郊区的房屋,它承载了我对大雪的最初记忆,第一次独自一人在野地帐篷里过夜的经历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冒险活动。

当时,草原就只剩下一小块JDT,我去那儿寻找狐狸窝,但一个都没发现。那天我要离开时,看到红狐就像是一个因人类对大自然做出的种种伤害而牺牲的烈士,这标志着“锐齿”和“利爪”的不断后退,冷酷和驯服的不停前进。草原面积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转而变成草坪或者购物中心,红狐也逐渐从无名的山上消失,正如水牛曾经从大平原上销声匿迹、鲸鱼从海洋中不见踪影一样。我童年的家园已经变成了消失的“伊甸园”。

P3-5

后记

在我成长的那片草原上,有一种生物比其他任何生物在我脑中留下的记忆都深刻,那就是灰熊。在拓荒者的回忆录里潜伏着这种大野兽,有一篇中提到爪子重拍一下就使得一名勘察员的锄头“飞升上天”,还有一篇中提到杀人于松林之中并且吃掉了半匹马。当地赛克维派克部落的萨满人将灰熊爪子戴在脖子上;19世纪中期15年的时间里,那座后来成为我家乡的交易要塞收到了104件熊毛皮。灰熊是种令人难忘的动物,它能够咬穿六英寸粗-的松树或敏捷地打开带螺旋盖的罐子,一小时内跑一个马拉松的距离或是用嘴举起或搬运重150千克的东西,但小时候我从未听说过这片大草原被当成灰熊的故乡。

灰熊遭到从美国本土48个州98%的领地和加拿大至少四分之一的土地上的屠杀之后,现在主要生活在高寒山区草地和偏远的北方流域。我亲眼看见过灰熊一在高寒山区草地和偏远的北方流域沿岸。我没能拍到它们从爪子上拔出仙人掌刺。

我联系了毕业于蒙大拿大学密苏拉分校的《灰熊宣言》的作者杰夫·加里路斯,而他完全可以称为灰熊史学家。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我说:“灰熊是种草原动物。”第一个无可争议的灰熊目击者是一位名叫亨利·凯尔西的欧洲探险家,他于1691年在今天萨斯喀彻温省普里斯维尔地区附近——现今最近的灰熊分布地东面1000公里处,加拿大产粮区中心深处看见灰熊。路易斯和克拉克第一次发现灰熊的踪迹是在1804年南达科塔州的大草原上。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成年灰熊时,克拉克和同行的其他成员朝着它射击了10次,然后看着它游过了半个密苏里河到达一个沙洲,20分钟后那只熊死在了那里。“这些熊死得如此艰难,着实吓到了我们所有人,”路易斯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这些探险家那时位于蒙大拿州现今以麦田出名的区域。

加里路斯对灰熊史的研究始于他看见一只离群的熊大步穿过阿尔伯塔省西南部的草原,他把这种视觉冲击比作“太阳的戏法或是疲劳导致的梦”。对于少数记得灰熊的人来说,这种草原熊也被称为平原熊,尽管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平原熊简单地说就是灰熊(北美棕熊,学名:Ursus arctos horribilis)。事实上,现今一些分布在落基山山脉的熊被认为是那些由于野牛被消除,草地被用于耕种而被迫西迁的熊的后裔。一些熊的开放地区特征仍然保留着:面对冲突,它们不会爬到树上去;它们接受袭来的一切,迎头而上。加里路斯曾看着他的平原灰熊直接冲向铁丝网栅栏。

我问加里路斯地球上是否还有地方能让我看到灰熊漫步,就像我小时候看到的那样——能让我真实地看到我脑中都无法想象的景观。我有种感觉,我在问一件不可能的事。

“去黄石公园。”加里路斯答。

开车穿过美国西部需要16个小时,路上我看着沿途的森林和平原,回忆着过去。我看到的唯一的大型动物是鸟儿:一些老鹰和苍鹭,一只孤独的秃鹰。广阔的大地呈现出诡异的空荡。

当我从位于蒙大拿州加德纳的北门进入黄石国家公园之后,这种印象改变了。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我看见了野牛、麋鹿、叉角羚、长耳鹿,还有一只独行的黑熊。加里路斯告诉我:要看大型食肉动物就去找人群。在黄石公园里,一旦看到熊、狼或者美洲豹,路边马上就变成了停车场,还会有穿着制服的交通管理员。我很快就发现了一个这样的人群,他们正用望远镜和变焦镜头看着远处的动物。这种情景十分滑稽——像是食肉动物的狗仔队——然而,一群人渴望着能看一眼远处在树下睡着的狼,这其中也有一些温暖人心的东西。

……

接着我和女孩的母亲聊了聊。她的名字叫莎莉,她并不是与灰熊一起长大的。她与她丈夫一起离开新墨西哥州时,她已经完全成年。他们有着当时那种普遍却又通常稍纵即逝的对在纯天然的地方生活的渴望。他们穿越了美国全境,最终到了加拿大,然后他们又继续向北前进。最后,他们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偏远的奇尔科廷高原上发现了塔尔拉尤克谷,一边是土豆种植区被冰川削平的小山丘,一边是参差不齐的小山峰,中间则是一个寒冷的湖的中心。塔尔拉尤克谷正好位于海洋气候线消退的山脉背风面上,但这里并不总是甘于平静。有时候,晴朗的天气里也会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将水面打碎为小水滴,并将小水滴带上山谷变成一场阵雨。

莎莉跟我讲了一个故事,我站在黄石公园的草地上只有欣赏的份儿。适应野外的生活并不容易,她说,尤其是对一个成年人。你必须找到融入的方式。她有两次死里逃生。第一次,她惊动了一只灰熊,她不经思考就开始跑。这是错误的举动。它在后面追她,这场噩梦直到她从附近小镇上的街道收养的小狗从树丛中跳出来咬住了熊的鼻子才结束。第二次,她惊到了一只母灰熊和它的幼崽,熊再一次冲过来,但这一次莎莉站在原地不动。那动物在离她只有几英寸的地方停了下来,而那些幼崽在它脚边大叫着。它咆哮时,莎莉能感受到那种震动震过她的身体穿过她的骨头。然后它又一次用爪子重重地撕扯着莎莉的两层衣服和拇指上的皮肤。就这样,母熊的愤怒消退了。灰熊慢慢地离开了,就这样,生死之秤又回到了平衡,时间的流逝又恢复正常。

“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心灵体验。”莎莉说。她分享这个启示的时候小心翼翼,她意识到这可能很难理解。但是她说,在那些可怕的瞬间,她发现熊只是在做它应该做的,她也是,甚至草地上的草和树,大地和天空也是,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太过无边无际、太过远古而无从解释。最后,莎莉找到了一句话来描述这种感觉:“那就像回家了。”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关于自然史和自然记忆的沉思录,熟悉的风景和物种带来的新的启示充溢于字里行间。

——《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及时的关于人类与自然世界交替共生与复杂关系的沉思录……人类的生命十分脆弱,且与这颗星球息息相关,这样的观点对许多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麦金农以倾情的诉说再次论证了它的正确性。

——《芝加哥论坛报》

用引人注目和具有说服力的方式给我们呈现出对人类已经失去的自然的认识。麦金农让我们更加想拥有原生态的环境。

——珍妮·佛雅克(《科学美国人》“有罪地球”博客的作者、纽约大学环境研究学副教授)

这是一本精益、优美、有影响力的著作,描写了我们对自然的所作所为——以及为了拨乱反正,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那么有幸地出生在“不幸的花园”,却自我毁灭性地丢弃它,麦金农让我用新的方式来思考我们的这种行为。

——罗纳德·怀特(《失控的进步》的作者)

麦金农是当今描写自然界的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

——安德鲁·D.布莱斯曼(《猎户座》杂志总编辑)我用一天的时间阅读完整本书,合上封面时,我不禁惊叹地球是那么富饶。这是最好的自然史。

——夏洛特·吉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恒的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詹姆斯·B.麦金农
译者 胡荣鑫//魏绍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53489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2015113006
中图分类号 X21-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BIG APPLE AGENCY, INC., LABUAN, MALAYSIA.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