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铃/感恩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风铃》是“感恩系列”之一,是曹文芳最新的中篇小说集,囊括了作家的最新佳作《风铃》和《石榴灯》两篇作品。

曹文芳的作品弥漫着水乡的悠悠之情,语言优美,作品中流淌的人情、人性之美,深深地打动人心,让读者享受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非常有阅读的价值。

内容推荐

“感恩系列”是由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曹文芳以及他们的老师著名作家李有干三人新作组成,呈现了作家们的浓浓的师生情谊,呈现了中国传统的感恩情怀,让读者享受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风铃》是“感恩系列”之一,囊括了作家的最新佳作《风铃》《石榴灯》两篇作品。以明丽的水粉画般淡然的笔触,展现了一个个旺盛的小生命。这些小小生命在葱笼的山水之间、在亲人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中、在她们所能经历和感受的沧桑人事中快乐而无忌地长大。

目录

风铃

石榴灯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桥头集市

三岔河口,一座高墩,三户人家。

风铃家的大瓦房在高墩中间,门前有棵高大的银杏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三里外就能看到。它是高墩上唯一的树,是棵奇树,结出的果实里面有肉,但没有一叶绿色的心瓣,村里人称它“无心银杏树”。

天虽亮了,但太阳还没有露出红通通的脸蛋。

风铃的奶奶已经坐在墩前的银杏树下缝抹布,针尖在抹布上一行行地走,偶尔扎了奶奶枯枯的手,奶奶也不觉得疼,只把那手指放在嘴里,吮吸掉扎出的一滴血,接着缝了起来。

奶奶缝得很认真。

风铃起床后,站在银杏树下,看奶奶缝抹布。

风铃的父亲吴桂柏对老人家每天一早坐在树下拾掇破布缝,内心很是不满。可他从没有惊动过老人,只是喊风铃回屋去。

风铃一口拒绝:“我要帮奶奶穿针呢。”

吴桂柏瞪了风铃一眼,背着手,昂着头,轻手轻脚走下高墩,到田头上转悠。

吴桂柏走在青绿的田野上,湿润的气息使他腰板挺得更直,头昂得更高,一点没有留意田埂上的葵大妈。

葵大妈多远就看到村长吴桂柏,闪到田埂边的黄豆丛里给他让路。吴桂柏走到葵大妈身边时,问她一大早去哪儿了,可他又没等葵大妈回话,迈着大步走过去了。

葵大妈看着村长高大的背影,叽咕着:“我去桥头看你家大呆子捕鱼了。”

其实,吴桂柏不用问,也知道葵大妈去哪儿了,不禁在心里暗暗骂着:“这个女人,一天到晚在村里闲荡着。”

葵大妈看吴桂柏走到田埂那头,她才从黄豆丛里出来,鞋子和裤管被豆叶濡湿了。葵大妈带着这股潮湿,沿着田埂屁颠屁颠地走着,身上的破棉袄一掀一掀,头上的绿头巾一飘一飘,趿在脚上的破鞋子扑嗒扑嗒直响。

葵大妈回到高墩,悄悄杵在奶奶面前,倚着银杏树,两只胳膊无力地垂着,整个人跟抽空了似的,干枯了,活像插在田地里的稻草人。

奶奶将针尖在银发上磨了磨,问葵大妈:“吃过早饭了吗?”

“早饭还没有煮,去看你家大呆子捕鱼了,一条鱼很长很长,差点把渔网撞破了。那个不要脸的女人也到河边看你家大呆子捕鱼了。你家大呆子让她喊我婆婆,真是嚼舌头。”

奶奶叹息着:“有儿媳妇总比没有儿媳妇好。”

“我不要那个不要脸的女人做我的儿媳妇,哪个瞎说,我就打哪个嘴巴。”葵大妈举起手做出一副打嘴巴的样子。  风铃呵呵直笑:“你打我家大呆子的嘴巴,你就吃不到大呆子给你的小鱼小虾了。”

“我不打大呆子的嘴巴,我打那个不要脸的女人。”

奶奶笑葵大妈:“活见鬼吧,还打人家嘴巴,人家打你嘴巴差不多。你不能再骂人家不要脸的,你家儿子吴二回来,又要打你了。”

葵大妈哑在那儿,不语了,呆呆地看着奶奶一针一针地缝抹布。

风铃听说哥哥大呆子捕了一条大鱼,抬脚跑下高墩。葵大妈在风铃身后嚷嚷:“你家大呆子捕的大鱼有小孩那么长。”

风铃听了葵大妈的话,张开双臂,在田野间一路疯跑,一口气就跑到桥头。

桥头在两条河流横竖交叉的河岸。南北流淌的是条大河,白水茫茫,宽大的河面上架了一座拱形大桥。东西流淌的是条小河,细细长,上面平躺着一座小桥。

两座桥都架在河流的交叉口,垂直相依,把河的东西南北都连接在了一起,村里人管这里叫“桥头”。

村里人在桥头建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房子,错落有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集市,每天早晨,都聚集了很多人。

夏天,风铃不要上学,几乎天天到桥头来。不仅仅是来看热闹,而且要到哥哥大呆子家看侄儿羊羊。

风铃才十岁,已经做姑姑了,这让风铃很有面子,走到哪儿都喜欢显摆自己长辈的身份,告诉人们:“我哥哥家有宝宝了,叫羊羊,羊羊叫我小姑。”

风铃家只有兄妹俩,哥哥比她整整大十岁。在小桥北侧,面朝细长的小河砌了三间大瓦房,哥哥靠捕鱼过日子。

村里人喜欢叫风铃的哥哥“大呆子”,风铃也这么叫。

P3-6

序言

策划人语

安武林

在江苏盐城,给曹文芳《肩上的童年》开研讨会的时候,我再度见到了李有干先生。老人家是儿童文学界的老前辈,所以,我很开心。尤其重要的,他还是曹文轩和曹文芳兄妹的老师,所以,我更多了几分敬重。

李有干先生的文风,是带有几分水乡的湿润的味道的。他和曹家兄妹二人有一脉相承的东西,那就是对故乡的深刻的眷恋,对水乡执着的大爱,对真善美有永不可遏制的热情和激情。李有干先生虽然写了一生,作品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他的作品和他的名声并不成正比,尤其在这个新人辈出的年代,知道他的人并不多。

文学这东西,就像养孩子一样。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一个人会得到很多快乐和爱,但能否得到相等的回报甚至是丰厚的回报,那是很难说的。李有干先生是个甘于寂寞的人,所以,他总是默默地抒写着自己的文字,以及自己对文学的情怀。

望着先生越来越苍老的容颜,我心里很是感慨,岁月真是残酷而又无情。基于对曹文轩先生与曹文芳小妹的敬重与热爱,我对李有干先生也是特别关照,总想帮帮他。所以,我很热情地对他说:“李老师,你有长篇,就给我!”

曹文轩先生了解我是个重情义的人,一激动,一冲动,一感动,就很容易给入轻率的许诺。他似乎在询问:武林,能实现你的承诺吗?这种细若游丝的感觉,我捕捉到了。因为李有干先生是他们兄妹的老师,我说出来的话,如不能兑现,那会让他很尴尬的。当时,我想,李有干先生八十多了,恐怕写不动了吧。如能写,我一定出。

事情过去了一年,没想到,李有干先生真的写出了一部长篇。我又惊又喜。李有干先生的文字富有文学色彩和艺术魅力,最难得的是透着真挚和童真,我被深深地吸引。

一本难出,那就出三本,李有干、曹文轩、曹文芳各来一本,组成一个小系列:感恩系列。这个感恩的内涵很丰富,感恩人生,感恩文学,感恩故乡,感恩师生情……一切值得感恩的内容,都包含在感恩这个巨大而又丰富的框架之中。得,就这么办!我与曹文轩兄妹一商量,他们欣然应诺。如此,就有了这三本书,就有了这个系列。

李有干和曹文芳的作品,属于原创的新作,曹文轩的作品是他优秀作品的精选。他们用具体的文字和行为,来诠释感恩的内涵。其实,一个孩子从小最需要懂得的,首先是爱,其次是感恩。爱是一门大学问,而感恩却是人高尚的美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铃/感恩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李书轶
出版社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145029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5137615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