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藏歌——陇南宕昌藏族的族群认同与构建》以甘肃陇南宕昌这样一个典型的汉藏混居的县里的藏民为田野调查的对象,作者艾菊红、廖旸两度深入宕昌,全面听取包括当地藏民、知识分子及地方政府的声音,全面介绍了宕昌的概况、当地藏民的社会生活、宕昌藏民的宗教信仰,并通过梳理文献,探讨了宕昌一带的历史,也通过对当地藏民的采访,了解他们的口述历史,分别从当地各级的官员、基层干部、知识分子以及普通藏民的角度论述了他们如何看待宕昌藏民的族群身份,进一步讨论宕昌藏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重构的过程和实践。最后总结了宕昌一带族群变迁的历史和动态,并且在政治、经济以及族群情感的支配下,这种变化仍在继续。本书较为深入和全面地阐释了在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中,尤其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宕昌藏民的族群认同与构建的实践过程,注重展现当地居民多元的认识和观点。
甘肃省陇南地区宕昌县居住着一支藏族,其经济生活、社会文化、宗教信仰以及语言和服饰都与其他地方的藏族有很大差别。学界以及宕昌当地的知识分子对于宕昌藏族的族群归属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他们是古宕昌羌人的后裔,也有人认为他们就是藏族。宕昌藏族则有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自称“bei”,绝大部分也强烈认同自己是藏族。《羌笛藏歌——陇南宕昌藏族的族群认同与构建》作者艾菊红、廖旸通过田野调查以及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力求较为深入和全面地阐释,在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中,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宕昌藏族族群认同与构建的实践过程。试图说明在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心理情感的共同作用下,族群认同是一个不断重新构建的主观动态过程。
在本书中我们还附上与书同步的民族志影片,将民族志文本与影像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民族志的书写除了文字以外,还有影像的表达方式,这是我们的一个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