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卡耐基处世教育
内容
试读章节

一 不要批评别人

一九三一年五月七日,纽约全市警察和密探一百五十余人,悉数出动,搜捕一个杀人如麻、无恶不作的大盗,绰号“双枪手”,真名克洛雷。经过好几礼拜的侦察,最后知道他正在一个情人家里。便把那家屋子包围起来,四周架好机关枪,甚至打算使用催泪弹,克洛雷与这许多探警开枪互射,激战一小时后,终于被擒。在被擒之前,他正在写一封信,上面说:“诸位,我的心是温和而善良的,它从没有伤害过任何人!”事后,克洛雷被判送“狺狺”刑场,用电椅处决。当他临死时,他还自叹命薄,大呼冤枉。他说:“我因为自卫而伤人,竟被处以这种苛刑。”

这故事告诉我们:万恶如克洛雷,他还不肯自认其错,甚至至死不悟。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当年美国大盗中,鼎鼎大名的爱尔克班,在他临死时,他说:“我对于慈善事业尽瘁一世,至今只获得万人唾骂和盗魁的罪名!”这个大盗,他不但不肯自认其错,还要辩白他自己是一个为世人所误会的一等良民!

又有一个当年纽约的著名大盗,名叫斯尔赤,绰号“恶鼠”,他也是个万恶不赦的罪人,但他临死时,硬要一个新闻记者在报纸上证明他是一个良民。

关于这类事,我曾打听“狺狺”刑场场长洛亦士先生好几次,据他告诉我说:“一般将被处决的犯人,多半不肯承认自己是个坏人,他们对于任何天大坏事,都有各种推托之词。”我们对于这些人的心理,当然深致厌恶,但是试想我们自己是怎样的呢?

一样的,任何人有了错都不愿意自己承认,美国闻人华耐美克说:“我在三十年前就已知道谴责旁人是天下最笨的事。”他的理由是:“因为任何人在一百次的错误中,总有九十九次是不肯自己认错的。”

所以批评是毫无效益的事,它只能使对方竭力掩饰自己的错处。而且批评是很危险的,它不但有碍对方的颜面,并且足以引起人的反感。在德国军队中有一规定:一切士兵都不准随意指责任何战友,或军队里的事物。如有违反这条规则的人,就要受到重罚。因此,有许多士兵的唠叨只能在睡梦中去发泄。我以为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有这么一条规则,它特别适用于专爱叱骂子女的父母,满嘴唠叨的主妇,苛责雇员的老板等。

关于批评是毫无效益的这话,我们可以从历史上举出许多事实来证明。如老罗斯福和塔夫特的事情:他们两人本来是共和党里的好朋友,但因后来老罗斯福斥责塔夫特守旧,双方发生剧烈争执,致使本来势力很大的共和党分成两派,结果同归失败,而希望较小的威尔逊却得坐收渔利,在下届美国总统竞选中继任总统。据说当时塔夫特总统对于老罗斯福的责备,曾经含泪申辩说:“我自己觉得并没有做错了什么事呀!”这件事证明老罗斯福的批评,不但没有使塔夫特反省,却只让塔夫特益发走了极端。又如轰动一时的美国油田舞弊案,当时内务部长福尔收受了十万元的贿款,把政府的油田私自出租,这事经举发后,竟连哈定总统也被牵累下台,福尔入狱。那时大家都痛斥福尔是美国政界的败类。但是过了几年后,有一次,胡佛在公开谈话时,偶然说到哈定总统是被福尔牵累,气愤致死。福尔夫人在旁听了,突然站起来哭着说:“什么?哈定受了福尔的牵累?不!福尔根本没有做错什么事!你就是给他满屋子的金子,他也不至于替你做亏心的事!他才是被人牵累受刑的可怜人!”

由此可知一个人宁愿嫁罪于他人,也不愿自己认错。所以当我们要去批评旁人时,必须防备对方反将过错推到自己身上来,转而指责我们的过失。或如塔夫特回答老罗斯福那样来回答我们。

一八六五年四月十五日的早晨,那天正是礼拜六,林肯总统突然被刺殒命。这是美国的一大损失,美国无论老少贵贱,无不表示哀悼,陆军部长司坦登往谒遗容,悲惜无已,指着林肯总统的尸身说:“这里睡着的,是一位无人能及的永无差池的大元首呀!”林肯为什么能够这样得人心呢?作者曾经对林肯下过十年研究工夫,并曾费时三年,写过一本林肯评传,深知林肯处世待人,颇有独到处。林肯幼时脾气并不甚佳,他不但爱道人家的长短,更喜欢用书信或诗文来骂人他常常把这些大作掷在路上,让人拾了去,读他的骂语。其中有一封信,竟令某人怀恨在心,至死不忘。他这个坏脾气到他做律师时还没有改正。但有一次,险些儿因此闹出一场人命大案。那时正是一八四二年秋,林肯化名在《春田报》上用书信体投了一篇稿,嘲骂一个骄横喜争的政客爱尔兰人西尔刺。西尔刺读到这封信,立刻恼羞成怒,查出这信的作者,亲往拜访,要求林肯与他决斗。林肯本来无非舞文弄墨,耍耍而已,至此却也下不了台,只得一口答应,约定日期和地点。等到到了那天,林肯居然扮成一个武士,长枪匹马,几乎与西尔刺真个斗了起来,幸亏后来被双方朋友劝开,一场恶斗才算没有发生。

经过这一场危险事件后,林肯不觉恍然大悟,深知过去行为的不当,从此立志改正,不再批评他人。当南北美战争时,部下的将军如麦可莱兰、丕波、彭恩色、胡开、米德等人都因处事不当,出过一些岔子,全国人民痛加斥责,说他们未能称职。但林肯始终没有对他们批评一句话,他打定主意:“不批评他人。”

P1-3

目录

一条成功的捷径

我写本书的动机和经过

第一章 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

 一 不要批评别人

 二 一个待人的秘诀

 三 钓鱼得用适当的鱼饵

 附录:读本书的最好方法

第二章 怎样使人欢迎你

 一 对人诚恳关怀

 二 先使人获一良好印象

 三 你非这样做不可

 四 谈话奇术

 五 迎合人的兴趣

 六 予人以诚意的赞美

第三章 使人同意的方法

 一 傻子才爱与人争辩

 二 避免结仇的方法

 三 自己的错误应该立刻承认

 四 用友善的方法来消除敌意

 五 苏格拉底的秘诀

 六 多说话必败

 七 如何使人来自动的合作

 八 了知对方的观点

 九 人人所需要的是什么

 十 启发人们向上的动机

 十一 应用一种表演术

 十二 激将法

第四章 劝人术九种

 一 劝人之前的烟幕

 二 劝人而不被憎恶的方法

 三 先从自己的过错说起

 四 没有人愿意听取命令

 五 “语”下留情

 六 怎样鼓励他人

 七 预先激励

 八 使人自知错误并非难于纠正

 九 使人情愿照你意思去做

第五章 写信妙法

第六章 怎样保持家庭快乐

 一 夫妇间发生裂痕的主因

 二 爱情与自由

 三 怎样对待你的丈夫或妻小

 四 求得对方欢喜的妙法

 五 不要忘了施小惠

 六 互相敬爱

 七 性知识的重要

序言

一条成功的捷径

罗威尔·仲马  作谈论译

去年正月的一个严寒的晚上,两千五百个男女人士涌进纽约一家馆店跳舞厅。不一会那间广大的跳舞厅里,看台上下都已挤得密不通风,万头攒动,人声嘈杂,显得空前未有的盛况。这一大伙人多半刚从写字间、工厂、商店里下班出来,他们操劳了一天,还不去休息,却到这里来站一个半钟头,究竟是看什么的?看时装表演?脚踏车竞赛?著名角色的好戏?

不对,不对。原来那天纽约某大报上登了一篇广告,标题是:“增进收益,学习演说,成功伟人——演说,对话,处世,待人讲习会。”主办人就是本书的著者戴尔·卡耐基先生。

你以为这两千五百人都受了广告的欺骗吗?笑话!这许多人中有的是资格老到、学识渊博的上层社会人物。他们多曾毕业于高等学府,可是他们所服务的机关、商号还要派他们出来,在严冬的晚上,呆立一个半小时,静聆卡耐基先生的讲授。为什么?学校里只教给他们书本上的死功课,而对于踏到社会上来的实用课程,却只字不谈。是的,实际上这种课程比一般教科书上的重要得多了。有许多教师也许曾去寻找这一类教材,希望添班讲授。可是尽管书铺里陈列着许多艰深高贵的数理化学书籍,你问店员另外还有这一类处世待人的书吗?他们摇摇头。

那些曾经在社会上失败的、碰壁的、被打碎了昔日佳梦的人,受到若干苦痛之后,发现他们在学校里所求的高深学理,远不及这种处世待人的技巧来得重要,他们渴望能够快些求得这方面的学识,借以消除眼前的障碍。这就是二十四年以来卡耐基先生每次开讲都能拥有无数听众的原因了。

现在已经有数十万从前惨遭失败的人,听了卡耐基先生的讲授后,获得奇迹般的成功,或竟一变而为百万富豪了。美国社会上有许多闻名之士,至今仍在做着卡耐基先生的学生。卡耐基先生造福了无数分处各层阶级的人物。使他们在社交上、营业上、待人上、家庭里都获得意外的成功。

戴尔·卡耐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西北部的一个贫农家庭。密苏里州地面低陷,湿气很重,每年都要遭遇几次水患。因此,不久他们就搬了家,住到附近华仑堡的乡间去。卡耐基幼时家里既很贫乏,所以虽能勉强有书读,而平日的生意却是很清苦的。他没钱住学校,就做一个长途跋涉的走读生。每天清早三点钟就得起身,去饲小猪。晚上放学回来还要去做砍柴、挤牛奶、饲猪等工作。直到深夜,才得暇温习白天所读的功课。

卡耐基所进的是一所州立师范学校,全校共有六百多个学生,里面最穷的计有六人,卡耐基就是其中的一个,因此,他很受同学的歧视。他处在这种环境里,自觉必须学一超越他人的技术,才能提高自己的地位。于是心想若学别人那样做一运动健将,倒也可以显显身手,但自觉体力衰弱,未必成功。倒不如加入学校里的演说竞赛会,准备做一演说能手。便费了好几个月的长久时日,努力随时随地练习。甚至在饲猪、挤牛奶时,也忘情地大声演说起来。起初他仍是遭遇凄惨的失败,但后来渐渐磨炼,居然在一次竞赛中,获得空前大胜利。从此,同学们不再把他另眼看待,有的还去请教他演说的秘诀,他无不开诚布公,详细讲述,后来连那些曾向他请教的人也都因而获奖。

然而,他对于演说术究竟还是初出茅庐,未能有十分成就,离开学校之后,要想专靠一张嘴巴度日,事实还不能做到。因此,当他进入社会之后,颠沛流离,尝尽了人生苦味。他甚至于想到自杀。后来走了许多地方,总算找到一个销售火腿等货品的职业。他每天不辞劳苦,坐火车、马车等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兜销货品,经过两年的努力,居然成绩斐然;他所服务的某大公司认为营业最清淡的一条路线,竟被他升到营业路线的第一位。遂大受嘉奖,说他造成一个破天荒的纪录。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却坚决提出辞职,去学戏剧了。

他对于戏剧一点没有得到什么成就。不久就又改行,在某大汽车公司担任一个推销员的职务。这职务只做了很短的时间,因为他对于汽车既完全是个门外汉,而对于推销工作,也已日久生厌。最后他只好再辞职出来,坐在家里写点小说,晚上出外讲学。勉强糊口。

你猜他晚上出外讲学,讲的是些什么学问呢?他有什么本领可以去教给别人?不错,他想到他在学校中就已有了特别出色的演说天才,以后又为了生意,在社会上用心实干了许多年,成绩也还不错。因此,他跑去要求纽约城的青年会,特别为他让出一个教室来开办经商演说术班。他所要求的待遇只需每晚两元钱,但青年会对于这种出奇的功课很表怀疑,恐遭亏蚀,所以只答应用合作的办法,对分盈余。不料这办法,反使卡耐基后来每晚分得十五倍于两元钱的盈余。不到三年,他的大名已经传闻全美国及世界。纽约、费城、巴尔的摩、伦敦、巴黎等处青年会的聘请信,如雪片飞至。因此,他大忙而特忙起来;他环游各地,讲授这门自己独创的功课。同时并著了一本书,名为《经商演说术》(又译为《卡耐基口才训练》——译注),行销美国内外,已被许多商业团体采用为训练职员的课本。

卡耐基说:“当一个人成竹在胸,而能鼓起勇气的时候,无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必能说出很流畅的话来。”他这话有一个很妙的比喻为证:他说假使现在你面前站着一个最不会说话的人,你只要伸出拳头在他脸上猛击一下,那人一定要大怒起来,像一个老练的演说家那样责问你打他的理由。

可是当你与人谈话讷讷不能出口时,你当然不希望人家也照样击你一拳。那么你用什么法子可以鼓起勇气来呢?卡耐基先生告诉你说:只要能多多训练。他自称自己多年的讲学,不但在教给人家演说术,并且在帮助人家鼓起勇气来。

詹姆士说:“普通一个人所用的心力,只及他全身所蕴藏的十分之一。”可是戴尔·卡耐基却用了他的独创的方法,教人把自己所蕴藏的心力,完全发掘出来了!

内容推荐

这本由戴尔·卡耐基著的《卡耐基处世教育》是励志图书的鼻祖,首版于1937年。自初版以来就是一本超级畅销书,至今已售出1500万册。这本书在今天与初版时一样,仍然非常实用.因为戴尔·卡耐基对不变的人性有着深刻的理解。卡耐基认为:“金钱上的成功只有15%归功于专业知识,而有85%归功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承担领导责任的能力,唤起人们热情的能力。’”卡耐基以历史上著名人物、商界领袖、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为例,阐述了他的这些重要观点。

编辑推荐

处世待人的本领是无价之宝,我愿意牺牲太阳底下任何财物去换取它。——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这本这本由戴尔·卡耐基著的《卡耐基处世教育》已经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如果你想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游刃有余,就阅读本书。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也不要紧,本书分成各个简短章节,每一章节都讲述了一个特定原则。所以,你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章节阅读,等有空了再来阅读全书——而不致失去连贯性。因此,你可以随自己需要自由阅读本书,而没有必要非按照一定的次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卡耐基处世教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戴尔·卡耐基
译者 仲渊才//谈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008319
开本 32开
页数 1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
CIP核字 2015081640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4.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