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文字甚少却意味无穷,素有“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一说,是中国蒙学读本中最为人称道者,时至今日仍可资借鉴。这本蒙学经典历经传承仍然绽放异彩,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星河中的精髓所在。本书通过对这本蒙学经典读物的深度解读,架起了国学教义与时代传承之间的桥梁,希望读者能从这本由微经典编委会编写的入门级的蒙学读本中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图书 | 三字经/微经典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三字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文字甚少却意味无穷,素有“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一说,是中国蒙学读本中最为人称道者,时至今日仍可资借鉴。这本蒙学经典历经传承仍然绽放异彩,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星河中的精髓所在。本书通过对这本蒙学经典读物的深度解读,架起了国学教义与时代传承之间的桥梁,希望读者能从这本由微经典编委会编写的入门级的蒙学读本中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内容推荐 《三字经》以“人之初”开篇,三字成句,叙述了三纲五常十义、五谷六畜七情、四书六经诸子百家、历史朝代兴旺更替,最后以勤学显扬之诸多事例结束。虽说内容只有短短的千余字,却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内容尽数收罗,并将这些内容与识字蒙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灵活,行文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三字经》版本众多,微经典编委会编写的本书以清代王相作注的《三字经训诂》为主体,另采诸版本所长而成,在保留了原文的基础上,引经据典地增添了丰富的注释,译有通俗精辟的白话文,并进行了大量深度解读,扫除了阅读上的障碍,以飨读者。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苟不教①,性乃迁⑦,教之道③,贵以专④。 ①苟:如果,假使。 ②乃:就,于是。迁:迁移,变化。 ③道:方法,道理。 ④贵:最重要的,引申为重视、注重。专:专心,专一。 假如从小不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教育孩子时,重在专心致志、始终如一。 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如果后天的教育出现任何疏漏,人们在出生时拥有的善良天性就会发生变化。社会上小天使变成大恶魔的例子不胜枚举,相信人们在为其扼腕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逐渐推进与人们的不断成长应该是同步的。 “不间断”是教育的总体方针,至关重要,此外,教育还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专一”。所谓“专一”,既是指父母与老师,又是指孩子们。 对父母和老师而言,教育的理念应该始终如一,绝不能让孩子今天学芭蕾,明天学油画,后天又换成了书法。教育如果不能保持可持续性,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差强人意,或者根本就显现不出来。而对于孩子来说,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将一事无成,若想有所成,必须十数年、数十年,甚至是一生,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 大诗人李白还是一个顽劣幼童的时候最讨厌学习,他时常无故旷课,然后偷偷溜出学堂到外面去疯玩,让老师和父母颇感头疼。有一次,李白又扔下书本出去玩了。当他走到一条小河边时,看到一位老婆婆正蹲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使劲地磨手中的一根铁棍。他很好奇,便上前询问缘由,老婆婆回答说在磨针。李白怀疑地大叫道:“这根铁棒这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一根绣花针呢?!”老婆婆笑着说道:“孩子,滴水能穿石啊!铁棒固然粗‘,但怎能经得住我天天磨呢!”李白听后恍然大悟,他立刻回到学堂认真读书,从此之后再也没有逃过一次课,最终成就了一代“诗仙”之名。 所以说,接受教育的孩子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下去,才能取得成果。 昔孟母①,择邻处②,子不学③,断机杼④。 ①昔:从前,往昔。孟母:即孟子的母亲仉氏,以贤良有德、教子有方闻名。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代表,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后世将其称为“亚圣”。 ②择邻处:选择有好邻居的地方安家居住。 ③子:孟子。 ④机杼:织布机。 从前,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就是为了谨慎地选择好的环境居住。孟子逃学回家,孟母就割断织机上的布来警示他。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之师,需关注孩子教育的方方面面,不但要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而且需不遗余力地教导孩子要坚定意志,克服各种玩乐诱惑,积极进取。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做得最成功的莫过于孟子的母亲。 孟母仉氏十分重视教育环境,母子俩原本住在邹城以北的马鞍山下,由于临近墓地,年幼的孟子学会了一些跪地哭号之事。孟母十分忧心,便将家搬到了城西的市场附近,结果孟子常常去菜市场玩,还学着屠夫的样子做买卖、宰杀牲口。孟母深觉不妥,于是又搬到了学堂附近。每月十五,官员就会进人文庙行礼拜跪、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也照样模仿,学习礼节、进退。孟母放心了,便定居于此。P8-11 序言 孩子的世界原本是一片空白,我们成年人为其涂抹上的底色会伴随他们一生,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在儿童启蒙书的选择上往往慎之又慎,而《三字经》一般被认为是“蒙学第一书”。 关于这本书的起源,莫衷一是,一般认为是宋代学者王应麟所著。王应麟博学多才,但仕途不顺,于是辞官回家,专心著述,教书育人。这本《三字经》就是他专门编撰出来用以教导儿童学习的。 我们之所以要大力推介《三字经》,是因为这本书虽然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却涵盖了几乎所有处在幼年、青少年年龄段的孩子所需要了解的知识及需要懂得的道理,这对夯实孩子的认知基础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精心编撰了本书,以富有时代性的笔触去解读《三字经》这部古老的启蒙教义,使文意通俗易懂,更符合当代青少年的阅读口味。同时,我们还精选了十余幅精美的插画,与文字相配合,强化了文章的渲染力,使故事的描绘更加生动丰满,道理的阐述更加立体全面,相信能够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三字经》自宋代面世以来,已经在数百年的漫长时期内作为儿童识字读本广泛流传,明代时更曾远播海外,这无不说明了这本书所蕴藏的巨大阅读价值。我们有理由认为,我们倾力打造的这本书,将是赠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礼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三字经/微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微经典编委会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48824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28 |
CIP核字 | 2015051700 |
中图分类号 | H194.1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166 |
宽 | 114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