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响窑
内容
编辑推荐

《响窑》是作者叶雪松历经六载,倾心打造的一部反映百多年前,一个满族家庭成为地主的艰苦独特的创业史,以及一个血性男人和六个传奇女人的血色恋情,真实地描绘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英雄的东北人民抵御外辱的的铮铮铁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传奇小说力作,堪称一部东北大地的《白鹿原》。

内容推荐

响窑,一般是指关东一带旧时有钱的大户人家,响窑的产生是和当时那个年代息息相关的,那个时候匪患猖獗,骚扰民间,杀人掠夺,无恶不作,于是大户人家就不得不武装起来以自保。清律,满人不得从事农业生产和经商,但小说中的主人公为生活所迫,靠着智慧和毅力,成为胡匪眼中的响窑。

叶雪松编著的《响窑》讲述清末民国时期,辽西盘蛇驿波诡云谲的历史。作品从清末写到1945年日本战败,通过描写关家四代人错综复杂、缠绵纠结的关系图谱,鲜活地再现了一百多年前,中国北方农村满族地主家庭斑斓多彩、震撼心魄的生活场景,男女主人公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复杂关系;强敌入侵,有人玉碎,有人在利益面前放弃民族大义。以关家几代艰苦的创业经历为主线,他们独特的情感纠葛为副线,运用白描手法,商人、土匪、军阀、政客、妓女、下人社会各个阶层尽现笔端,勾勒出一幅民国时期的关东画卷,一部满族世家的爱国史诗,一笔民族抗战中平民意识的抒写。独特的满族风情,关东地域和民俗文化与方言融于其中。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试读章节

第二章

又过了一年。朱七巧生了个胖小子,取名关栋。朱明祥将烧锅交给女婿,自己和太太享受天伦之乐去了。

这天晌午,关殿臣在核对账目,佟保三走进来:“殿臣哥,有事和你商量。”

“啥事,说!”

“我想辞工!”

关殿臣停下拨拉算盘的手:“好好的,为啥辞工?”佟保三说:“我想自己做点啥。”

“那你想干什么?”

“这念想不是一两天了。我妈在世时就告诉我,自己能拎马勺就不要寄人篱下。我想做个小生意。”

“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强留你。”关殿臣从抽屉里取出十两银子,“这个你拿着,手压磨盘的时候,再来找我。”

佟保三拿着这十两银子,走出朱记烧锅,看着苍茫的天空,轻轻地叹了口气。白花花的太阳照得耀眼。前街有个房子要卖,他已和房主打过招呼,讲好五两银子。这房子位置不错,先把它买下来琢磨开个小店,自己也就有了安身处。

佟保三来到房门前,房主迎出来,没等佟保三开口,房主说:“佟老弟,真过意不去,这房子前晌卖了,刚写的文书。”

“王先生,板上钉钉的事咋变卦了!”

“人家给我七两纹银,你事先也没给我付定金呀!”

佟保三拍拍脑门,现在说啥也晚了,突然,他看见药材店李掌柜醉倒在一棵柳树下。佟保三将李掌柜扶到家中,将一碗冷水灌下,李掌柜悠悠醒来。

“李掌柜,大白天咋一个人喝多了?”

“保三兄弟,一言难尽呀!”

“能和兄弟唠唠吗?”

“还不是因为抬了活阎王的驴打滚!”

“你抬活阎王多少银子?”

“这些。”李掌柜举起手指。

“五百两?”

“五十两。”

“五十两,你拿不出?”

“我输个精光,我的店只剩下个空房子还有这点药材了。我求活阎王再给我半月期限,今儿个是最后一天!活阎王你又不是知不道,我若过期,就让我刚过门的媳妇兰花给他当丫头!”李掌柜鼻涕眼泪全下来了。

这时,李掌柜的媳妇兰花进来给丈夫擦脸。别看兰花是小户人家的闺女,却生得珠圆玉润,嫩得像水葱儿似的,佟保三心下感叹,好好一朵鲜花插在粪堆上了。怪不得活阎王以兰花抵债,醉翁之意不在酒呀!

“那你想怎么办,活阎王可不好惹!”  “我现在找借无门,更不能再拉饥荒抬账了。实在不行,就把店兑出回关老家。”

“你这个店能兑多少银子?”

“二百两。”李掌柜再次伸出手指。

佟保三撒眸一下店内:“就你这店,充其量也就五十两。”李掌柜满面无奈:“豁出去了,谁出一百五十两,我就兑他!”佟保三说:“兑给我,给你现银。”

“你在朱记烧锅不是干得好好的吗?”

“如果兑给我,我就不干了,我只有五十两银子,你同意,就写文书。”

“太少了!”

“李掌柜不要认为我乘人之危,如果你同意,可以找我。超过三天,就不要再找我了。”

佟保三抬腿要往外走,外面乱哄哄走进一群人。为首的黑面虬须,身材魁伟,人没到,声已至:“李麻子,今儿个可是最后一天了,银子准备好了吗?”佟保三认得,此人便是活阎王。佟保三躲在一旁,李掌柜说:“爷,你能不能再给我三天时间,就三天,我要再凑不齐,就按你说的办!”

“别给脸不要脸,明儿个这个时辰银子凑不上,别怪我不客气。”活阎王用眼斜了一下一边抖如筛糠的兰花:“弟兄们,走!”

李掌柜咳嗽了一下,兰花吓得一哆嗦:“当家的,你咯血了!”佟保三走过去:“李掌柜,要往开处想。你先养着。”佟保三迈步走出门外,李掌柜吩咐兰花:“快把佟老弟喊回来。”佟保三被兰花喊回来。李掌柜说:“保三兄弟,如果你真能出五十两银子,我这店就兑给你了!不过,我要现银,现在就要!”

“不后悔?”

“不后悔!你给我银子,我立马搬家走人!”

“李掌柜爽快,我这就取银子去!”

关殿臣和朱七巧在院里逗关栋玩,街上传来爆竹声。

朱明祥说:“保三的药材店今儿个开业,请不少人,你们咋还没去?”

“爹,他开药材店,我咋知不道?”关殿臣很吃惊。

前天下晌,关殿臣遇见佟保三,他问佟保三准备做什么,佟保三告诉他还没想好,不想隔一天就开起药材店,烧锅里的伙计被请去了好几个,竟没请他。再怎么着,两人是一起吃过苦遭过罪的,难道,他和他的交情还不如与他在一起做过工的伙计?

“七巧,我去看看。”关殿臣将关栋递给朱七巧走出门去。

爆竹声是李记药材铺传来的。关殿臣发现,李记药材铺的匾额换成佟记药材店。关殿臣正在疑惑,有人在身后拍了他一掌,回头,佟保三正笑眯眯地冲他乐呢!  P24-26

序言

月光下的马蹄声

打小儿,在父母和乡亲们眼里,我似乎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人。说嘎咕话、看杂书、甩评词,似乎是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标志。

袁阔成的《烈火金钢》,刘兰芳的《岳飞传》,单田芳的《七侠五义》,我都能讲得绘声绘色。生产队里,社员们一边吃着炒玉米,一边听我甩评词。上了初中,甩评词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我的理解是,“出生牛犊不怕虎,长了犄角反怕狼”。后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才知道,之所以“泯然众人矣”,可能后天缺乏应有的学习和锻炼。

我上了初中后喜欢上了文学,做梦都想成为一名作家。中考落榜后,读书写作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到地里锄草,也不忘揣本书来读。晚上,同龄人看电影谈恋爱,我就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写作。我的努力遭受到了许多人的不理解。没错,庄稼人,不好好寻思种庄稼,老异想天开干什么?我祖母说我随我曾祖父。曾祖父年轻时在私塾做饭,没上过一天学,在窗外偷听,攒了一肚子学问,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地理师,靠给人家看风水为业。这样说来,随曾祖父,也不丢人。

辽河湾的芦荡,医巫闾山的丛林,是胡匪藏身的好去处。我的家乡,地处医巫闾山脚下,九河下梢冲击处的平原地带。解放前,是遭受胡匪袭扰最多的地方之一。小时候,祖母就给我讲了很多关于胡匪的故事。她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就亲历过胡子入室抢劫。白日里见到与你搭话的陌生人,甚至不笑不说话的村邻,很可能就是踩盘子、拉线的。可以说,胡匪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昏暗的油灯下,我津津有味地将自己融进其间,并且有将这些传奇故事写出来的愿望。这就是我创作《响窑》的雏形。

祖母讲述最多就是胡子绑走了地主家闺女的故事。随着祖母的讲述,我的眼前就出现这样一幅图景:清冷的月光下,一个高大英俊的青年,将一个年轻俊秀的女子抱在了马上,疾奔在广阔无垠田野上。“嗒嗒……”一阵急骤的马蹄声由近至远,直到消失。我问过祖母,胡匪爱上了地主家的闺女,还要不要赎银?祖母说,那要看遇到了啥样的胡匪,痴情重义的的胡匪可不多。其实,这只是我天真的想法。胡匪就是胡匪,不狠就不为匪了。

家乡是满汉杂居地。我的身上就流淌着四分之一满人血统。我的外祖母是地道的满族人。

曾外祖父就是被胡子误当地主绑过票,被打得满身生蛆地送回来。当时,曾外祖父是地主郭老债家的伙计。胡匪早视郭老债为一块肥肉,想绑他的票。胡匪们踩盘子,探明了郭老债出门的规律。当时,郭老债知道胡匪在打他的主意,猫在四周建有炮台的家中。不过,郭老债每天早上有去看庄稼长势的习惯。胡匪们知道后,就事先隐藏在庄稼地里。恰巧,那天郭老债肚子疼,就没出去。曾外祖父去高梁地里打乌米,因为他身高长相和郭老债有些相似,加之有晨雾的遮掩,被胡匪们误认为是郭老债给绑了去。

郭老债知道后,出钱把曾外祖父赎了出来。因为伤势过重,曾外祖父还是死了。解放后,胡匪被剿灭,胡匪的后人无意中透露,胡匪杨麻子和郭老债年轻时因为一个姑娘结了仇。杨麻子绑郭老债,除了想得到郭老债家的白花花的银元外,更多的是复仇的因素。外祖父告诉我,郭老债因为娶了有钱人家的姑娘,就想让她赏给曾外祖父,可那姑娘性烈,跳了井。我在想,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月里,这样传奇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

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应该写生活中没有发生但可能发生的,甚至是必将发生的东西。关东的白山黑水,特有的民俗风情,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于是,就有了《响窑》的创作构思。作家有两个故乡,即地理上的故乡和精神上的故乡。我创作这部小说时,脑子里浮现最多的场景就是那月光下“嗒嗒……”的马蹄声和那被踏碎了的月光。我的地理上的故乡是我的辽西老家,那么,我精神上的故乡,又在哪儿?

响窑,即旧时有钱的大户人家,挂红旗,被胡匪们称之为“响窑”。清律,满人不得从事农业生产和经商,但小说中的主人公为生活所迫,靠着智慧和毅力,成为胡匪眼中的响窑。独特的满族风情,关东地域和民俗文化与方言融于其中,同时,也反映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地主阶层以其财富、道德、学识和声望,责无旁贷地担负了政府职能缺失部分的职责,在农村中起着稳定社会和抵御外侮的中流砥柱作用。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响窑》的表述到位与否,有待读者评说。

这部书稿的写作,从2009年12月开始,到2015年8月改毕,修改5次,历经6年左右。因条件和环境限制,创作几度搁下。文学,实在是件很奢侈的事,对于一个处在底层的草根,一个终日处在生活重压下的人,是很难有精力来完成一部数十万字的长篇的。

所以,这部长篇的面世,我首先要感谢,辽宁文学院院长、《鸭绿江》杂志主编、著名作家王多圣先生为我提供优越的创作环境。小说的后期创作和修改,大都在辽宁文学院完成的。2012年10月以前,我还是个职业撰稿人,为稿费而计较,为生活而思量。王院的热心和慧眼,使我有幸来到辽宁文学院,来到《鸭绿江》杂志社。其次,我要感谢,辽宁作协副主席、省创联部主任、著名作家周建新先生。《响窑》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5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以及我到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班学习,与他的指导和推荐密不可分。

另外,我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责编张娟平女士,是她的热肠和耐心,使我的小说得以付梓。在纸媒低靡出版业普遍滑坡的情况下,这部书稿得以顺利常规出版,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有人说,写作是作家在与神交流。如此说,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最后,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家乡,给了我滋养。

是为序。

书评(媒体评论)

小说通过描写关家几代人错综复杂、缠绵纠结的关系图谱,全景式地鲜活再现了一百多年前,中国北方农村满族地主家庭斑斓多彩、震撼心魄的生活场景,男女主人公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复杂关系;强敌入侵,有人玉碎,有人在利益面前放弃民族大义。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是一部可以搬上荧屏的民国大戏。

——《继父》《血色残阳》《小姨多鹤》的作者、金牌编剧 林和平

清律,满人不得从事农业生产和经商。但小说中的关家几代,却靠着智慧和毅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地主和土匪眼里的响窑。原汁原味的满族风情与苍茫的黑土地令人沉醉。

——辽宁文学院院长、一级作家 王多圣

作者历经六载倾心打造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传奇力作,真实地描绘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英雄的东北人民抵御外辱的的铮铮铁骨,堪称东北大地的《白鹿原》。

——全国短篇小说奖获得者、一级作家 谢友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响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雪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38510
开本 16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8
CIP核字 201529309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4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