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研究丛书
内容
目录

第一编 经济与社会

 第一章 微弱的自由经济思潮

第一节 自由经济思潮

第二节 流派

第三节 检讨

 第二章 勃兴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思潮

第一节 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思潮

第二节 流派

第三节 思潮评价

 第三章 工业化的艰难抉择:20世纪上半叶工业化与农业化道路之争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围绕“以何立国”问题的论争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围绕“如何救济农村”问题的论争

第三节 20世纪40年代围绕“以何立国”问题论争再兴

第四节 对论争的检讨

 第四章 应急与赶超的辩难: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之争

第一节 关于乡村建设运动之争

第二节 成绩与问题

第二编 思想与文化

 第五章 激进还是保守?——近代社会思潮主潮论争的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激进与保守之争”的来龙去脉

第二节 对“激进与保守之争”的总结与反思

 第六章 传统的发明:新文化运动的现代性建构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视角下“新文化运动”研究的三种范式

第二节 现代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明

第三节 现代性对立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明

第四节 传统之现代:新文化运动建构现代性的反思

 第七章 现代化共识的养成——20世纪上半叶文化建设路向问题的论战

第一节 全盘西化派

第二节 本位文化派

第三节 对两派的批评

第四节 现代化共识的养成

 第八章 儒家与现代化:反抗与调适

第一节 儒家对现代化的反抗

第二节 儒家对现代化的调适

 第九章 建构与解构:现代新儒家对工业化市场化潮流的回应

第一节 现代新儒家对工业化市场化的基本态度

第二节 建构主义:对工业化市场化的呼应与适应

第三节 解构主义:对工业化市场化的批判和纠偏

 第十章 唯物史观引入与中国史学现代化——以《新青年》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新青年》对唯物史观的传播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诠释特点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与史学转向

第三编 个案剖析

 第十一章 东方文化危机的过度反应:章士钊的三农思想

第一节 章士钊三农思想概说

第二节 围绕章士钊农国论的论战

第三节 反思与评价

 第十二章 效能与均富:马寅初的温和计划经济思想

第一节 基本构想与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对既往学说、体制和思想的批判

第三节 方案与评价

 第十三章 非政府的计划经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

第一节 乡村建设构想

第二节 合作化·工业化·理性化如何可能

第三节 乡村建设方案的理性与非理性

 第十四章 计划与自由民主的兼容:张君劢、张东荪的民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构想

第一节 计划经济概念

第二节 计划经济之路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治与文化

 第十五章 孙中山与马寅初之资本观比较

第一节 三重现代性视野中的资本属性

第二节 对资本文明性的利用

第三节 对资本非文明性的限制

后记

内容推荐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想,虽均重工业化、民主化、科学化这三大核心理念,也强调中国文化的现代复兴,但面对不同的历史情境,晚清与民国这两个时期又各有其独特性的一面。经济现代化方面,晚清强调“以商立国”、“商务”、“商战”、“自由经济”,民国则强调“以工立国”、发达国家资本、社会主义、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政治现代化方面,晚清强调“兴民权,开议院”、“君民共主”,民国则是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新独裁论高涨;文化现代化方面,晚清强调“保教”、“以国粹激励种姓”、“古学复兴”等,民国则突出西化与苏化、现代化与世界化、科学与新道德等,展现出与晚清不同的特点。之所以如此,一则所学之典范欧西本身发生了历史与思潮的巨变,二则中国政局与思想脉络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历史的发展事实表明,任何一种现成的模式都无法全面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各种真实问题。中国现代化必须是中华民族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扬弃、自我更新。因此,中国如何走符合自己的路,一直是一个强劲的诉求,并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流。

何爱国的新书《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研究丛书》,详论中国民国时期经济思想实态,该书已受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选项目基金资助。

编辑推荐

由何爱国所著的《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研究丛书》从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个案研究三个维度,对1912~1949年期间的中国现代化思想进行较有系统性的深度研究,聚焦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在个案研究方面,重点剖析了章士钊的三农思想、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马寅初的温和计划经济思想等。本书认为“以工立国”、社会主义、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成为主导性思潮。这些现代化共识的形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本书着重从现代化理论角度展开,采纳社会思想史的研究范式,进行社会、思潮、流派、思想家四者的一体贯通研究,深入追究思想后面的社会原因,并大量掌握报刊、文集等原始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爱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73052
开本 16开
页数 3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636
CIP核字 2013321619
中图分类号 D092.6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