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医案笔记》,清代吴篪著。
全书载案九百余则,叙方四百余首。卷一列中风、伤寒等五门,卷二列肿胀、反胃噎膈等八门,卷三列头痛、心腹诸痛等九门,卷四列虚损、血证等七门,卷五列妇人经脉类、胎孕类等六门,卷六列杂证及小儿诸证门二门。各门先列医案,后附所用方药,各方在方名下叙功用主治、组成、制法、服法等。书后附有种痘法、人参真伪辨。
图书 | 临证医案笔记/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临证医案笔记》,清代吴篪著。 全书载案九百余则,叙方四百余首。卷一列中风、伤寒等五门,卷二列肿胀、反胃噎膈等八门,卷三列头痛、心腹诸痛等九门,卷四列虚损、血证等七门,卷五列妇人经脉类、胎孕类等六门,卷六列杂证及小儿诸证门二门。各门先列医案,后附所用方药,各方在方名下叙功用主治、组成、制法、服法等。书后附有种痘法、人参真伪辨。 内容推荐 《临证医案笔记》,清代吴篪著,成书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刊行于道光十七年(1837)。全书六卷,分三十七门。各门先列医案,后附所用方药,各方在方名下叙功用主治、组成、制法、服法等。全书载案九百余则,叙方四百余首,问附历代医家有关论述。书后附有种痘法、人参真伪辨。本次整理以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所藏清道光十七年刻本(树滋堂藏板)为底本。 目录 卷一 中风 伤寒 瘟疫 暑证 湿证黄疸 卷二 肿胀 反胃噎膈 脾胃 呕吐 霍乱 疟疾 痢疾 泄泻 卷三 头痛 心腹诸痛 胁痛 腰痛 疝气 眩晕 脚气 淋浊 遗溺 卷四 虚损 血证 汗证 咳嗽 喘促 痰饮 遗精 卷五 妇人经脉类 胎孕类 产育类 产后类 乳病类 妇女杂证类 卷六 杂症 小儿诸证 附 种痘法 人参真伪辨 校注后记 方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临证医案笔记/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吴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212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5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6 |
CIP核字 | 2014271569 |
中图分类号 | R24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6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