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致加西亚的信(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封所有的长官、所有的上级、所有的领导写给部下的信。

问世一百多年来,累计印刷八亿册,在人类有史以来的畅销图书中排名第六。

日俄战争期间,派往前线的俄国士兵每人一本《致加西亚的信》。

日本天皇阅读后亲自下令,日本政府工作人员、士兵乃至平民百姓,人手一册。

日俄战争期间,派往前线的俄国士兵每人一本埃尔伯特·哈伯德编写的《致加西亚的信》。

内容推荐

美西战争时,美军中尉罗文不负重托,徒步穿过危机四伏的地区,把麦金莱总统的重要信件送达古巴起义军将领加西亚手中。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主要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忠诚、敬业、勤奋,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所有的长官、所有的上级、所有的领导都渴望找到那个送信给加西亚的人。一百多年来本书所推崇的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思想观念,在全球的许多地方产生了深远影响。问世一百多年来,累计印刷八亿册,在人类有史以来的畅销图书中排名第六。日俄战争期间,派往前线的俄国士兵每人一本埃尔伯特·哈伯德编写的《致加西亚的信》。

目录

序言罗文中尉的百年魅力

第一部分 致加西亚的信

 第一章 1913年版前言

 第二章 致加西亚的信(原文)

 第三章 我为加西亚送信的经历

第二部分 自发而为

 原序言 你属于哪种人?

 第一章 对待工作:勤奋

 第二章 对待公司:敬业

 第三章 对待老板:忠诚

 第四章 对待自己:自信

附录论大学教育的意义

译后记

试读章节

非常了不起! 我们应该为他铸造一座不朽的青铜雕像,矗立在国内所有的大学校园内。年轻人不仅仅需要学习书本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这样或那样的教导,他们还需要挺起脊梁骨,坚定意志,这样才能不负所托,行动果决,集中精力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当然,加西亚将军早已离开人世,但是还有其他的“加西亚”。没有人能经营好这样的企业:人手众多,但是令经营者震惊的是:大部分都是庸碌无能之辈,要么是没有能力,要么是不愿集中精力完成一件工作。

有些人工作时马虎了事、疏忽大意、懒散冷漠、,心不在焉,这似乎已经成为惯例。你要想成功,就得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让这些人好好工作。如若不然,就只有让仁慈的上帝创造一个奇迹,派一名光明天使来帮助你。

亲爱的读者,我们不妨来做个实验。设想你坐在办公室里,有六名雇员可供调遣,你可以叫来任意一位,吩咐他说:“请帮我查看百科全书,把科雷乔的生平作一个简要备忘给我。”这位雇员是否会平静地回答:“好的,先生。”然后就去执行呢?

不管怎样,他都不会。他会用疑惑的眼神看你,然后问以下一个或几个问题:

他是谁?

哪一本百科全书?

那本百科全书在哪?

这难道是我的职责吗?

为什么不让查理去?

他还在世吗?

马上要吗?

难道我不能把百科全书带来您自己查一下吗?

您查他千什么用呢?

我敢用十倍的赌注和你打赌,等你回答完他所有的问题,给他解释清楚如何查找这些资料,为什么需要这些资料之后,这位雇员就会离开,转身去找另一位职员帮他查找科雷乔的资料。然后,他会回来告诉你,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当然我有可能赌输。但是根据平均率,我不会输。

这个时候,明智的你不应该再费神向你的“助手”解释,科雷乔的资料应该在C字母开头的索引中查找,而不是在K字母中,你应该亲切地笑着对他说:“没关系。”然后,自己去查。这些人缺乏独立工作能力,思想麻木,意志不坚定,缺乏积极进取、谋取晋升的意愿。这些因素使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制度遥不可及。如果这些人都不愿意为自身利益而努力奋斗,那么,要他们为公众利益而工作时,又怎会去努力呢?如果登广告招聘一名速记员,应征者中十之八九既不会拼写也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且他们还认为掌握这些技能完全没有必要。

近来,我们听到很多对那些“在血汗工厂里饱受压榨的外乡人”和“找不到正当工作的流浪汉”深表同情的声音,而对有权有势的人却恶语相向。

没有人提及那些雇主华发早生,看上去比自己实际年龄老很多。他们想方设法让那些懒散的、从没做过什么正经事的无能之辈做一些需要智力的工作。他们长期而耐心地努力培养“帮手”却收效甚微,只要一转身,那些人就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每家店铺和工厂都会不断地进行清理整顿,雇主不断地辞退不能提高公司效益的“帮手”,同时雇用新的员工。无论经济是多么繁荣,这种优胜劣汰的过程都会持续:只是在经济萧条,工作机会稀少时,这种筛选会更彻底。但是离开的永远是那些能力低下、毫无价值的人。这就是适者生存。企业主为了自身利益只能留下那些最佳员工——留下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P8-11

序言

《致加西亚的信》是一部全球闻名的小册子。这部书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印刷了八亿册,在人类有史以来的畅销图书中排名第六位。

这部书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能够让全球的读者如此痴迷?这也是曾令我感到非常困惑的地方。我曾经阅读这部书很多次,各种中译本以及英文原本都读过。在我看来,本书的作者埃尔伯特·哈伯德所讲述的,实在是一个太简单不过的故事了:

19世纪末,新兴崛起的美国,与老牌帝国西班牙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一场左右美洲命运的战争——美西战争。这场战争关乎谁是美洲主宰的问题。在美西战争中,包括古巴在内的西印度群岛是西班牙资深的殖民地——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一地域的发现和开发跟西班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古巴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军,无疑可以成为美国政府的有力支援。为此,美国总统需要跟领导古巴起义的加西亚将军保持联络,以约定打击共同的敌人西班牙人。在没有无线电的时代,能承担联络任务的信使,变得至关重要。

经军情局长官的推荐,美军的一位军官罗文中尉承担了这次担任总统特使的绝密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任务。他从白宫出发,必须在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的一片茫茫然中把信交给加西亚。没有人支援他,也没有人保护他,他本人甚至也不知道这些信里写着什么、关系着什么,甚至那位加西亚将军到底在哪里,他都一无所知。但他只知道自己责任重大,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信交到加西亚手中,且无论如何都得要做到这一点。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他领取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到了最后,罗文中尉排除了万难,克服了所有的不可能,圆满地把信交给了加西亚。获得了确切的信息后,古巴起义军有力地支援了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美国人打败了西班牙人,赢得了这场战争。

就本质而言,特别是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这样的故事实在并无太多深文大义之处。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军人都会对之不以为然。 在战争中,敌人的炮火在前,大家都敢舍命向前冲锋,又何惧于送一封最高司令官托付的重要信件。或许,执行任务的人未必有罗文中尉那么好运,不一定能打包票把信件送到对方手中,但慷慨承担命令,毫不犹豫地走向千难万险的勇气,未必就是罗文一人能有。远者,跑出马拉松向雅典城邦报信的那位古希腊士兵,或者温泉关战死的三百斯巴达战士,近者如二战中盟军牺牲的无数的英雄,或者如中国的狼牙山五壮士等等,都是这类军人的代表。

显然,《致加西亚的信》能够引起人们强烈兴趣的,不是讲一个服从命令的军人的故事。作者显然也无意于让我们对军人这个职业肃然起敬。那么,这部小书如此经久不衰的奥秘到底在哪里呢?或许,这个谜从作者本人身上解开,可能会更为明了。

本书的作者埃尔伯特·哈伯德,1856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依州的布鲁明顿。父亲既是农场主,又是一位乡村医生,他的经济还算宽裕,为哈伯德提供了最为充裕的文化教育,为他打下了很扎实的文学基础。

哈伯德读完中学后,曾一度供职于生产日用品的巴夫洛公司。在公司里,哈伯德业绩突出,不久就成为了一个很成功的肥皂销售商。但他却不满足于此。在赚取了一定的钱之后,于1892年,他进入了哈佛大学学习。但不久,他感觉大学能够教给他的实在是太少了,便失望地辍了学,决定在行走中学习自然,开始徒步旅行英国——很有趣,他的这种中途辍学态度,无疑是后来者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人的先驱。在伦敦的旅行中,哈伯德遇到了当时著名的诗人、评论家与出版家威廉·奠瑞斯。哈伯德在与莫瑞斯交往过程中,深深喜欢上了莫瑞斯自己所创办的艺术与手工业出版社,并非常留心地学习他运营出版社的办法。

回到美国后,哈伯德把自己的游记定名为《短暂的旅行》。并试图寻找一家出版商来出版这本书。 可由于年轻无名,像大多数青年作家早年所遭遇的一样,根本没有任何出版商愿意看他的手稿,出版事宜也就如投石大海、杳无音讯。当一切努力化为泡影后,哈伯德决定自己建立一个出版社来出版这本书。

……

社会的分工天然存在等级,下级要全心全意地服从上级,这也是天经地义。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独立、平等与思辨精神,一直作为主流思潮被肯定着。如何委婉巧妙说服那些讲究个性、追求自由、讲求独立的西方人士,无疑是个艰巨的任务。在众多的领导者看来,《致加西亚的信》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但大家(包括哈伯德本人)似乎都忽略作者自己写作的初衷,即指出“罗文中尉才是美西战争的真正英雄”,决定了战争的成败。

毫无疑问的是,罗文中尉的故事之所以深深打动哈伯德本人,乃是因为哈伯德自己就是一个“罗文式”的人物。他并非意在把罗文塑造成一个坚决服从命令的战斗英雄,而是深深在赞赏罗文在送信过程中化不可能为可能的魅力。正如极富创造力的哈伯德,白手创造了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和他的出版、家具产业。无疑,这正是处于上升时期“美国梦”的典型又非常成功的体现。在哈伯德笔下的罗文身上,也同样深深地烙着‘‘美国梦”的痕迹。罗文中尉领取任务后,那种想方设法解决困难、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出色完成任务的愉快旅途,包含着与努力把奋斗的梦想实现别无二致的乐趣。 因此,没有任何人能把罗文中尉简单地看成了不负人主所托的小下级、小军官、小喽罗,而把他看成整个历史的大英雄。恰如在清末的大儒曾国藩那里,赋予了传统的“臣道”一个崭新的生命内涵:“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罗文中尉,都是了不起的哈伯德。这部小书《致加西亚的信》以最清晰、最有力的方式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一点。我们并不是为任何别的人而“把信送给加西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在为自己而努力,用自己都不可想象的创造力在一切看似毫无可能之中建立起可能。这就是罗文中尉的百年魅力所系。是的,毫无疑问。

对于经年学习英文的韩利利女士而言,翻译这样仅仅两三万字的小书并不是件苦难的事情。她翻译整本书,前后花了大概二十夭的时间,但用于推敲、修正全书的时间要多上几倍。她的工作使得任何一位第一次捧起本书,或者是重温本书的读者,有一个罗文中尉般可靠的信赖。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哈伯德所撰的《自发而为》一书,以及《大学教育的作用》一文,作为《致加西亚的信》一书的补充,便于读者更全面完善了解哈伯德的思想,了解作者对个人发展、教育等事业的看法与意见,以增裨益。

后记

能够有幸翻译哈伯德先生的经典著作,是一件连译者自己在内,都非常受益的事情。本书主体部分——《致加西亚的信》的翻泽,选用了1913年的作者最终修订稿。有关于哈伯德及罗文中尉的故事,参考了大量的图书和网络资料,不能一一枚举,甚为遗憾。

为了便于读者更多了解哈伯德先生的思想,在《致加西亚的信》之后,本书同时收录了哈伯德的《自发而为》一书。这也是一部并不算很厚的小书,是哈伯德在《庸人》(这个杂志名的意思是说那些“普通职场大众”,并非是说平庸的人,又直译作《菲力士人》)杂志上发表的一连串的文童的编整。其中不少文字,乃是哈伯德先生的合作者和后续的研究者们,取用他的思想编撰的,我无法追索全部的原始文章,其中或有篇章非其亲笔所作,但与哈伯德先生的核心思想乃是一脉相承的。不论如何,这部书与《致加西亚的信》一样,堪称是现代组织员工培训的良好教材,在书中哈伯德结合自己的生命经历给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青年,讲述了现代商业职业道德对现代人的重要性。个中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对于我们这些职场中人而言,每读一次,都受益匪浅。

除了《致加西亚的信》和《自发而为》之外,按照统稿者的要求,本书还收录了哈伯德先生一篇探讨大学教育的文章。这篇文章重点探讨了大学教育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意义,其核心理念对于身在大学,内心充满希望的诸多青年学子而言,非常受用。众所周知,哈伯德本人是哈佛的高才生。正如他在《自发而为》中所说的,尽管哈伯德的家境还算富有,他父亲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商人,但他是在半工半读的状态下,完全依靠着自己的努力挣得学费,考入哈佛大学并进行学业的。可像后来美国很多杰出哈佛校友一样,哈伯德并没有念完大学就中途停止了学业,开始到英国和欧洲大陆游学,坚持半工半读,直至独立创办自己事业。对于他这样一个退学创业的人,怎么看待大学教育,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借鉴、思考。在论大学教育一文中.哈伯德先生充分肯定了现代大学教育的必要性,提醒广大学子不必为收益去考虑,认真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他的这一见解,论证清晰、逻辑严密,对于我们当代中国青年学子非常重要。学好自己专业,发挥自己所长,千好自己热爱的事业,你就是一个成功者。

我完成译稿后,由陶林做了一定的修订工作,核实了美西战争、作者睛况等历史背景。 市面上流行的有关于《致加西亚的信》的英文版本非常杂多。本着去繁就简、直奔主题的原则,我选择了最为简练的版本进行翻译。受中英文水平所限,本书翻译工作肯定存有不少纰漏,若有细心的读者或专家发现,请不吝赐教。

译者

2014年4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致加西亚的信(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埃尔伯特·哈伯德
译者 韩利利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75504
开本 32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2014156573
中图分类号 B822.9-49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7
15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0: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