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雅各布斯所著魏瑞莉编译的这本《再读一遍(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精)/字里行间书房》与《一生的读书计划》《如何阅读一本书》并称三大阅读必备参考书!爱书之人将在这本书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本书主要介绍的是在这样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我们怎样才能集中精力阅读,我们怎样培养或练习深度注意力,我们又怎样在吵闹的环境中安心阅读呢?那些体验过阅读带来的种种乐趣——愉悦、智慧、快乐——的人,就算这种体验发生在很久之前也没关系,这本书就是为了你们而写的。
图书 | 再读一遍(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精)/字里行间书房 |
内容 | 编辑推荐 艾伦·雅各布斯所著魏瑞莉编译的这本《再读一遍(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精)/字里行间书房》与《一生的读书计划》《如何阅读一本书》并称三大阅读必备参考书!爱书之人将在这本书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本书主要介绍的是在这样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我们怎样才能集中精力阅读,我们怎样培养或练习深度注意力,我们又怎样在吵闹的环境中安心阅读呢?那些体验过阅读带来的种种乐趣——愉悦、智慧、快乐——的人,就算这种体验发生在很久之前也没关系,这本书就是为了你们而写的。 内容推荐 艾伦·雅各布斯所著魏瑞莉编译的这本《再读一遍(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精)/字里行间书房》是为那些体验过阅读乐趣——愉悦、智慧、欢乐——的人而写的。此外,作者还在书中对不同类书籍进行了评价,并推荐了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应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涵盖阅读方方面面,而又与时代同行的书。 目录 我们能做到! 兴致 一切尽在你的大脑中 远大抱负 追根溯源 遥远的回应 电子阅读时代 越慢越美丽 吐露真心 沉迷 来自修道院院长的劝诫 艾德勒和范多伦的胜利回归 可塑的注意力 接受训练 嘘——别说话 带着感情,再读一遍 判断,评判,行刑 身处孤独,渴求伴侣 偶然天成 这一切缘何而起 试读章节 有一次,当我正在书房看书时,我十几岁的儿子走进来,探头看了看我手里的书。那是莫提默·艾德勒①和查尔斯·范多伦②的经典之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噢,我的老天,”他说,“这是去年老师要求我们读的一本书。也许从中我学到了一些阅读的技巧,不过在那之后我就再也不想看什么书了。” 1940年,莫提默’艾德勒出版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一版,后来他说,他完全没想到这本书会迅速走红,并且长盛不衰。虽然在某些方面艾德勒是当之无愧的精英人才——他相信有些书是伟大的书,那些值得阅读的书籍激励了他的一生——但是《如何阅读一本书》极好地继承了美国的平民主义传统。整本书背后隐藏的理念就是,要想具备熟练阅读高深材料的能力,你并不一定要支付高额的学费去接受大学教育。相反,你只需要一点儿指导——读一本传授阅读技巧和策略的书,然后从这里起步,按照自己的方式成为一个博学之人,让自己有能力去攀登人类精神财富的大山。而面对这座大山,艾德勒自己谦称他也不过刚刚从山脚起步。艾德勒的建议是,阅读训练过程就像查尔斯’阿特拉斯的“动感压力”健身项目一样,是为一般的美国人提供一个实际可行的方案,激发他们自身的进取精神。(《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有一些劝勉的章节跟查尔斯·阿特拉斯的言论非常相似:“你只能依靠你自己的大脑,对眼前的文字反复加工,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从只能看懂一小部分的状态逐步上升到能看懂一大部分的状态。”这段文字表述跟查尔斯·阿特拉斯“动感压力”健身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后者也强调健身要循序渐进,而不是用健身器材的砝码来“压出一块又一块肌肉”。)过去很少有美国人能进大学,能进入那些注重发展文学和艺术的大学的美国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那个时代,人们极其渴望得到艾德勒所提供的提升自信的指导。 在三十年之后,美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艾德勒邀请查尔斯·范多伦帮他修改阅读指导手册。多亏美国政府在二战后通过的议案中决定为众多退役士兵支付大学学费,这大大提高了美国人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有人可能会以为在这种情况下,艾德勒的指导大概会变得不那么有价值了。但是,艾德勒反驳说,大学只是致力于传播既成的事实,却忽略了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因此,美国大众上大学的比例升高,并不意味着他们的阅读能力也随之提高了。而且,自1940年以来,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件新事物:电视机。美国人的注意力变得更加分散,更加缺乏引导,阅读活动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被视为反常举动,因此艾德勒认为他的书会历久弥新。 艾德勒的这些看法当然是正确的。不过,要是当时艾德勒能预知之后三十年美国将会发生的变化,他会说些什么呢?也许看到现在我们身边的这么多分散注意力的新事物,他也会非常失落地放弃阅读事业了。毕竟,在1972年的时候,美国人所能看到的电视台基本上都不超过四个,仅有的那些电脑还都是庞然大物,被锁在大学或者为数不多的大公司的地下室里。 众多精英人士纷纷发表担忧和感慨,并不能说明阅读正在走向衰落。在美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沉迷于读书,这一点从几百家大型连锁书店的存在就可以得到证明(尽管现在这些书店也在努力维持生计),从图书销售网站亚马逊的巨大成功就可以得到证明,从奥普拉图书俱乐部的发展壮大就可以得到证明,还有全国教育协会最近的一项关于美国民众阅读习惯的调查也表明,文学作品和其他长篇作品的阅读量也出现了令人惊奇的增长。① 再来看看这个:2008年1月,苹果电脑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接受《纽约时报》记者的采访。采访中,乔布斯最关注的当然是庆祝苹果新产品的发布,不过他也乐意谈谈自己对其他事物的一些看法。 比如说,亚马逊公司当时新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且不说这个产品本身的好坏,事实摆在眼前,那就是人们根本就不再看书了。”他说,“去年美国有40%的人只看了一本书或者连一本也没看完。整个产品的研发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因为人们根本就不再看书了。”两年后,他发布了苹果新产品——苹果平板电脑,并且强调了该产品与苹果公司新开发的网上书店之间的联系,以及该产品在阅读报纸、杂志,当然了,还有书籍方面的卓越性能。我并不认为在2008年到2010年的两年间,会自动冒出一大批潜在读者客户群。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再读一遍(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精)/字里行间书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国)艾伦·雅各布斯 |
译者 | 魏瑞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537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31 |
出版时间 | 2015-07-01 |
首版时间 | 2015-07-01 |
印刷时间 | 201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2015054962 |
中图分类号 | G7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20 |
宽 | 15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11-553 |
版权提供者 | C.Fletcher & Company, LLC.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