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蜕园、周紫宜编著的《文言浅说》是一本文言知识的入门读物,本书虽篇幅短小,著者却寥寥数笔,点出文言的奥窍,功底可见一斑。这本掩于尘埃半个世纪之久的戋戋小书,今天读来,他们的学识,他们的才情和他们的温雅依然清晰可感。斯人已去,带着那一代人的传统和旨趣渐行渐远了,唯有他们留下的文字在静静地讲述。
| 图书 | 文言浅说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瞿蜕园、周紫宜编著的《文言浅说》是一本文言知识的入门读物,本书虽篇幅短小,著者却寥寥数笔,点出文言的奥窍,功底可见一斑。这本掩于尘埃半个世纪之久的戋戋小书,今天读来,他们的学识,他们的才情和他们的温雅依然清晰可感。斯人已去,带着那一代人的传统和旨趣渐行渐远了,唯有他们留下的文字在静静地讲述。 目录 一 古文的历史发展 所谓古文 上古的文章 《诗经》 《论语》 《孟子》 《左传》和《史记》 两汉的文章 六朝人的“文”与“笔” 元和古文运动 南宋以后的文体 比较近代的变化 二 古文文法的特点 古文中的字和词的用法 助字的用法 (一)之 (二)其 (三)者 (四)于 (五)而 (六)以 (七)为 (八)所 (九)是 (十)相、见 (十一)只、仅 (十二)请 (十三)庶 (十四)不、弗、非、莫等 句首助词 (一)夫 (二)盖 句尾助词 (一)也 (二)矣 (三)乎、哉 (四)焉 (五)其他复合助词 三 古文的体裁与风格 《古文辞类纂》 《古文观止》 学习古文的关键 文章的基本规律 四 学习文言的要点 五 文言应用范例 语体文言对照的范例 (一)约朋友旅行游览的信 (二)报告旅行见闻的信 (三)劝戒朋友的信 (四)答复劝戒的信 (五)向人求贷的信 (六)辞谢代人经手事件的信 (七)答复求荐事的信 (八)祝寿的信 (九)谢为父母祝寿的信 (十)吊慰遭父母丧的信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文言浅说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瞿蜕园//周紫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40616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3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76 |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58 | 
| CIP核字 | 2015198991 | 
| 中图分类号 | H1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196 | 
| 宽 | 130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