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插花地研究(以明清以来贵州与四川重庆交界地区为例)
内容
目录

绪论

 一 概念内涵

(一)插花地

(二)飞地

(三)行政区划

 二 选题背景与时空说明

(一)选题背景

(二)时空说明

 三 价值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理论创新

(二)思路、方法与资料创新

第一章 学术研究回顾

 一 插花地研究

(一)研究概况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深入研究插花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 行政区划研究

(一)政区原理

(二)政区沿革

(三)政区边界

(四)政区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

(五)西南行政区划研究

第二章 川(含渝)黔交界线的形成与演变

 一 贵州布政使司的建立与川(含渝)黔交界线的初步形成

(一)永乐十一年(1413)前今贵州行政区划格局

(二)贵州布政使司的建立

(三)川(含渝)黔交界线的初步形成

 二 播州杨应龙叛乱与川(含渝)黔交界线的首次大调整

(一)播州杨应龙叛乱

(二)川(含渝)黔交界线的首次大调整

(三)政区沿革(1413—1600)

 三 康雍年间川(含渝)黔交界线的再次大调整

(一)川(含渝)黔交界线的再次大调整

(二)政区沿革(1601—1728)

 四 1729—2000年川(含渝)黔交界线的局部调整

(一)政区沿革(1729—2000)

(二)川(含渝)黔交界线的局部调整

(三)川(含渝)黔交界线的正式形成

第三章 明清以来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基本情况

 一 明清时期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基本情况

(一)1413—1600年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基本情况

(二)1601—1726年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基本情况

(三)1727—1912年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基本情况

 二 民国时期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基本情况

(一)秀山县与松桃县交界地区

(二)沿河县与酉阳县、彭水县交界地区

(三)彭水县与务川县交界地区

(四)南川县与桐梓县交界地区

(五)綦江县与桐梓县交界地区

(六)习水县与綦江县、江津县交界地区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基本情况

(一)概况

(二)典型个案

第四章 明清以来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产生的原因

 一 犬牙交错的政区划分原则

(一)犬牙交错原则的基本内涵

(二)犬牙交错原则在川(含渝)黔交界地区的运用

 二 山川形便的政区划分原则

(一)山川形便原则的基本内涵

(二)山川形便原则在川(含渝)黔交界地区的运用

 三 明代的卫所

(一)基本情况

(二)卫所与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

 四 元、明之土司

(一)基本情况

(二)土司与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

 五 土地私有制下“地随人走”的土地管理政策

(一)土地私有制

(二)“地随人走”的土地管理政策

(三)土地私有制与“地随人走”的土地管理政策

 六 贵州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贵州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二)贵州自然地理环境与川(含渝)黔交界地区的插花地

第五章 明清以来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的影响

 一 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一)容易产生管理冲突与管理空白

(二)不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三)不利于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二 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一)土匪、盗贼横行

(二)纠纷策源地

 三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不利于田间地头管理

(二)不利于统一规划与经营

 四 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五 典型个案:赤水河流域犬牙交错政区格局的影响

(一)赤水河流域犬牙交错的政区格局

(二)赤水河流域犬牙交错政区格局的影响

(三)解决赤水河流域犬牙交错政区格局的对策与建议

第六章 明清以来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清理拨正

 一 明代的清理拨正

(一)镇远知府周瑛的建议

(二)巡按贵州御史萧端蒙的建议

(三)川湖贵总督李化龙的建议

(四)巡按贵州御史杨鹤的建议

 二 清代的清理拨正

(一)雍正年间的清理拨正

(二)道光年间的清理拨正

(三)咸丰年间的清理拨正

(四)光绪年间的清理拨正

 三 民国时期的清理拨正

(一)川黔两省自行清理拨正(1940—1944)

(二)内政部主持下的清理拨正(1945—1946)

(三)长坝槽之争

(四)龚滩设治之议

 四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清理拨正情况

第七章 清理拨正插花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明清以来的清理拨正经验总结

(一)明清以来清理拨正的总体特征

(二)明清以来清理拨正不彻底的原因

 二 清理拨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清理拨正插花地的客观必然性

(二)清理拨正插花地面临的新形势

(三)清理拨正插花地应注意的问题

附录一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

附录二 省市县勘界条例

附录三 县行政区域整理办法大纲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插花地是中国本土术语,清道光年间就已出现于有关历史文献中,但其科学内涵并不为人们所熟知。清代学者、官员胡林翼将插花地归纳为“华离之地”、“犬牙之地”和“瓯脱之地”三种类型。杨斌编著的《插花地研究:以明清以来贵州与四川重庆交界地区为例》认为,插花地是特定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区域内的各个政区(或行政区划)在形成、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穿插交错或各种经界不正之地的总称,包括飞地和犬牙之地两种基本类型。本书在详细占有档案与历史文献资料、并深入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明清以来贵州与四川、重庆交界地区的插花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内容推荐
本书在详细占有档案与历史文献资料、并深入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 对明清以来贵州与四川、重庆交界地区的插花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插花地研究(以明清以来贵州与四川重庆交界地区为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66987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9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2015170516
中图分类号 K928.648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