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春风、郑忠、严海建主编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变迁》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丛书》之一,力图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在挖掘有价值的史料的基础上,在系统整理近10年来海峡两岸学术界抗日战争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答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这一重大的课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努力,促进和推动两岸学术界对抗战史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希望能够激励海内外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的交流和团结,为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图书 |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变迁/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齐春风、郑忠、严海建主编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变迁》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丛书》之一,力图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在挖掘有价值的史料的基础上,在系统整理近10年来海峡两岸学术界抗日战争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答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这一重大的课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努力,促进和推动两岸学术界对抗战史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希望能够激励海内外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的交流和团结,为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内容推荐 齐春风、郑忠、严海建主编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变迁》由上篇“人口与社会结构变迁”、中篇“战时经济生活”及下篇“战时大后方的知识阶层”组成。上篇指出,全面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集体移民之一”,约有1000万东部沿海沿江的人口西迁。难民虽以农民占绝对多数,但流亡到大后方的难民则以工商业者、知识界人士、工人等占大多数。中篇指出,日本侵华给中国城乡以极大的摧残,大后方和抗日根据地则采取种种措施,保障抗日战争的供给。日本的侵华战争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使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下篇进一步指出,战时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造成大后方知识阶层生活水平的急剧恶化,空袭与跑警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疾病与死难如影随形,知识界民粹主义倾向急剧扩张,与国民党政权产生疏离,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成为思想界的主流。 目录 上篇 人口与社会结构变迁 第一节 战时人口迁移方向 第二节 战时人口迁移数量 第三节 战时人口迁移状况 中篇 战时经济生活 第一节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城市经济的破坏 一、战火对城市的直接摧残 二、日军对城市工矿企业的侵夺 三、日军对城市商贸、金融的破坏与掠夺 四、日军侵略对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农村经济的破坏 一、“三光”与“清乡” 二、粮食的掠夺与征收 三、战时税收状况 四、战时劳动力状况 五、战时的农村征兵 第三节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城乡经济生活的影响 一、国统区的城乡经济生活 二、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经济生活 三、以上海为中心的沦陷区城乡经济生活 下篇 战时大后方的知识阶层 第一节 战时大后方知识阶层的生活水准 第二节 战时大后方知识阶层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战时大后方知识阶层的转变 参考书目 一、著作 二、期刊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变迁/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齐春风//郑忠//严海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263514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8 |
CIP核字 | 2015135234 |
中图分类号 | K265.07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