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建设(2015年夏季号总第18期)
内容
编辑推荐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

泉子创作的《诗建设(2015年夏季号总第18期)》收录了臧棣,叶舟,霍俊明,蒋伟文等当代活跃的诗人的诗作。

内容推荐

《诗建设》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杂志的常设栏目有:《开卷》、《诗选》、《跨界》、《细读》、《笔记》、《建设》、《译介》等。

泉子创作的《诗建设(2015年夏季号总第18期)》收录了臧棣,叶舟,霍俊明,蒋伟文等当代活跃的诗人的诗作。

目录

开卷

 潘维诗选(9首)

 胡桑:边界上的激情--论潘维

 杨典诗选(6首)

 茱萸:移灯傍影,就座说诗--略读杨典

探索

 刘立杆诗选(5首)

 高春林诗选(11首)

 冯强:私人空间和公共生活:当代诗歌中的光与暗

诗选

 臧棣诗选(7首)

 叶舟诗选(1首)

 凌越诗选(4首)

 江雪诗选(1首)

 毛子诗选(6首)

 李曙白诗选(5首)

 张永伟诗选(7首)

 霍俊明诗选(2首)

 柳宗宣诗选(3首)

 子梵梅诗选(6首)

 沈木槿诗选(7首)

 杜绿绿诗选(4首)

 龚纯诗选(4首)

 田桑诗选(4首)

 蒋伟文诗选(5首)

 七夜诗选(2首)

 颖川诗选(4首)

 泉子诗选(5首)

跨界

 焦小健:观看、还原:画作中的自然理解--从自然到自自然然

 李戈晔:对绘画的再认识

随笔

 于坚:被勾引的罗兰·巴特--读罗兰·巴特《中国行日记》札记

诗学

 王东东:建构一种民主诗学

 黄梵:诗歌中的意味

译介

 韦白译:里索斯诗选(19首)

 韦白:里索斯其人其诗

试读章节

印象派带来了绘画史上的新视觉革命,主要源于对自然光源色彩变化醮新发现。印象派画家不再通过任何中介去完成绘画,他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写生。明亮的色彩,生动而新鲜的效果已大过任何主题和内容对画家的吸引。现实的自然风光在美术史上从未这样被印象派画家尽情描画过。被称为拥有一双神奇眼睛的伟大印象派画家莫奈,他在画卢旺教堂系列作品时和哲学家克列曼梭有一段谈话,他说道:“为了以我的画笔见证这个宇宙,我只是观察这个宇宙所呈现给我的……”

对于印象派来讲,光理解为原色分解,使得画中色彩如原色交织。这让传统绘画方式表现的沉闷色彩远去,彻底赞扬了色彩前所未有的光明。印象派的画中,眼睛的颤动和光线的分鼹一同出现,带来了空气般的效果,也彻底松动了绘画,并造成绘画的松散。将绘画仅仅停留在感觉印象上,今天来看就是停在外在自然的表象中。这种外在和谐的共鸣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说到底,还是停在外部世界中。

塞尚是印象派之后的画家,也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印象派在巴黎1875如火如荼的时候,塞尚刚和毕沙罗外出学习画风景。但是塞尚研究自然,拜自然为师,与停留在外部世界的印象派看法是完全不同的。他研究自然是为了从本体中进入却不想掉进认识论里去,所以他开始外出写生时就拒绝像印象派那样摹写外部世界。他要让自己变成自然的一部分,从一个表象者,从画自然对象的角色融进自然,变成自然本身。用塞尚的话说是:让自然通过画家的身体给出自然自己的思考。因此,塞尚正是从绘画本体上的追求,才实现了绘画对自然的还原。

这里我们要将前面的历史梳理一下:远离希腊时代逐渐成为画史上有形象的风景以来,几百年中,自然作为本体被画家看作一种内在的恒定不变性,接着成为通过认识去理解的客观自然,再发展到主体意识中的自然,人不再信任外在世界和自然内在永恒了。塞尚就出现在这样的时代,他接过了上苍朝他抛来的神秘之球,才敢声称“画一个苹果去震惊巴黎”。丢勒和普桑的年代,自然被看作是内在神性世界的显露。弗雷德里希的年代,自然通过画家主体第一步完成了内在性,而第二步必须朝外部世界进行有效的观察。柯罗的年代,自然被拉回感性中,通过外部观察风景再回到内在的结合。印象派的年代,明亮的色彩带来了新的视觉革命,画家激动于直观写生,提亮了调色板,但追求没有离开过自然外部世界。因此,绘画在通向还原自然的途中,客体和主体两个纠缠不清的矛盾始终要经过两个步骤完成,始终没有解决统一性,也就到达不了自然还原的整一性。而塞尚要将它在一个步骤中完成:既成为客体又是主体思考的绘画,在自然这块基石上建构意识。因此,塞尚要回到文艺复兴以前的希腊人思考自然的整一性中,他的方法是:回到感觉中看自然(写生),用一种几何结构的方法在画布上去接近自然。前者是一种直观和感性,后者是一种逻辑和抽象。两样合在一个步骤中去完成既感性又抽象的画。

因此,塞尚画一棵普通的树,通过他的内在过滤就变成了画布上的一棵树,这棵树既是感觉上的树,同时又是一种线条和几何节奏。而这个既感性又作为一种节奏的线条,一旦进入韵律的几何整体中,就是进入自然与画面双重形式结构中。这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的线条和几何,也不是现实的实体之物,而是构建起和自然关联的整一性和不可分割性。传统风景画可以聚焦看画的局部,一棵树从局部到整体看是一样的。而塞尚的画不行,局部看是模糊不成形的,而整体看却是栩栩如生的自然。塞尚这样归纳他感觉到的自然,“自然的外表杂乱无章,但是内核却一成不变。”绘画需要将杂乱无章的东西像两只手一样紧紧合拢在一起。塞尚的绘画要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大自然的完整性。塞尚认为他画的画是与自然平行的绘画。什么叫和自然平行的绘画?就是如同大自然本身在这样生长的绘画,它是自在、自明和自足的(自自然然)。不是去复制大自然中的某棵树或者创造某棵树,塞尚要做的是:实现自然。

这位“希腊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个诗人”,画家塞尚通过对自然的理解,就绘画和自然的本体追问给出了答案。塞尚不仅仅画出伟大的绘画,而且还给出了绘画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所以塞尚成为了现代绘画之父。至此,绘画从本体论上追求的永恒和认识论角度上理解的客观自然在这种意义上已经结束。这样的结束也是二十世纪现代艺术运动的风起云涌时代的到来。

看塞尚画的圣维克多山,可以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圣性、崇高性、伟大性都在画中,虽然你到埃克斯直接看圣维克多山原型,没有在塞尚画中看到的感觉。但是我们通过他画的圣维克多山感受了自然的神圣与伟大,那种源源不断的无穷魅力从何而来,他将隐而不显的自然再一次给出的时候是一种全新境域中的给出。这就是之前我们讲到在这个世界之中的存在境域,是一种场域中非对象性质的东西显现。P190-19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建设(2015年夏季号总第18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泉子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0485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2015123610
中图分类号 I22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