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眉清目秀的日子(一个女人的咖啡时光)
内容
编辑推荐

停下来,咀嚼下时光的味道。

做一个别致的女人!

《眉清目秀的日子(一个女人的咖啡时光)》倾情展现一位资深文青的私房咖啡路线图,及对生活与世情的温馨体悟。

真知灼见,娓娓道来。

随文配作者子沫手拍照片一百多幅,全彩印刷,唯美至臻呈现。

内容推荐

子沫的《眉清目秀的日子(一个女人的咖啡时光)》所收文字,来自一个现实生活中同时热衷于咖啡及旅行的女人。她热爱“简静”,有着对于某种真淳气质的追求和坚守。她“悄悄地离开”世间的喧哗,阅读,行走,不从众,意欲探寻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她坚信,有些人在变老,有些人却在成长;热爱咖啡、热爱旅行的女人,或许更受生活的眷顾,可以老得更慢一些。“书”、“咖啡”、“旅行”构成了本书的关键词。

以对于二十多间私房咖啡馆的描绘为依托,作者将其对生活独到的理念和体悟,娓娓道来,淡雅、温馨,满盈着栀子花的香气。

目录

自序 漫山遍野都是今天

Ⅰ 做内心灵动、顾盼生姿的女子

 武大醇品咖啡 / 你老了,是因为心先老了

 叁号咖啡 / 有一种女人名字叫寂静

 味道咖啡 / 重逢的方式

 西北湖咖啡豆 / 这是不可以的

 水榭咖啡 / 一期一会

 栖居咖啡 / 女人味

 每日咖啡 / 小镇女人

 小熊咖啡 / 有些女人像一记耳光

 妙语悠香咖啡 / 另一种势利

 草地咖啡 / 你不高兴,生活比你更不高兴

Ⅱ 停下来,咀嚼下时光的味道

 融园咖啡 / 不要被富裕毁坏

 观然咖啡 / 没有细节的年代

 万象咖啡 / 一辆单车的N种生活方式

 韦琳咖啡 / 书和CD带了吗

 榆园咖啡 / 蓉飘

 戈雅咖啡 / 清洁旧情的方式

 别克乔治咖啡 / 拍有念想的照片

 参差咖啡招待所 / 哪里去了,老乡镇的天籁

 老时光咖啡 / 开心就好

 两家消失的咖啡馆——荷塘、乐活香草 / 男人的另一种高级

Ⅲ 为一杯咖啡出门远行吧

 香山雕刻时光咖啡 / 几个别致的女人

 景德镇乡野咖啡 / 手边的田园牧歌

 杭州飞鸟集咖啡 / 安静之美

 厦门花时间咖啡 /沉静的低调

 丽江布拉格咖啡 / 往小里聊

 长沙原生墅咖啡 / 你独独缺了生动

 阳朔山色咖啡 / 个性化的奢侈

 澳门汉记手打咖啡 / 卡梅隆的疯狂

 越南西贡滴漏咖啡 / 女人随身三件宝

附录 我的生活理念——在一次旅行读书会上的发言

后记

作者声明

试读章节

最早注意到这间小小咖啡馆,只是因为这里的阳光。武大西门,立交桥下,玻璃门外川流的车辆,安静的小铺子……像极了侯孝贤电影《咖啡时光》里流动的镜头。夏天,丝瓜花随意地挂在门前的廊沿,有一派恣意无拘无束的田园意境,阳光明媚得一塌糊涂。最被吸引的还是这里的两张笑脸,一老一少,进门出门,像是招呼自家的客人。这里的背景音乐就是笑声。想起了台湾电影《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的一段经历:某段时间他心情很郁闷时,每天都会去一家咖啡馆,只是为了看看咖啡小妹舒服的笑脸。这也许是咖啡馆的某种魔力吧。

当然,我来这里,不是郁闷,而是因为这里的咖啡实在太好喝,还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良性气场,让我很有灵感去写些东西。什么是良性气场?这个只能意会:比如曾经发现东湖岸边一条小船,装了一个小音响,播放着流行小调,船夫靠在船上休息,怡然自乐的样子,虽然等不到坐船的客人,又是这样冷的天气。又如曾经看到一个着简易旗袍、穿戴整洁摆地摊的女子,眉目不卑不亢,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还曾看到一段写某个出租车司机的文字,他的车总是干干净净,与众不同,打理得让人倍感舒适;他嘴里哼着小曲,收音机总是调到音乐台,对每个客人都微笑……他们都是能散发良性气场的人。田中裕子演的影片《何时是读书天》,里面有一位送奶工,业余时间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满屋的书,某一时刻,她宛如女王。她的眼神都跟别人不一样,让爱她的男人第一眼看到。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卑微的工作。唯一不同的只是是否能安之若素,自得其乐。尊严从来与钱无关,只是一种姿态。这个世界从来也不缺少尖刻和炫耀,但缺的是能传播快乐、散发良性气场的人。这样的人,值得尊重……

第一次偶然被一位好友带来,喝下一口哈拉尔咖啡后,我用了“惊艳”两字。

后来,我成了常客,坐在固定的位置,写字,看书,一杯咖啡,一段文字,一册书,真是一种美妙的意境。一友人曾笑称这里成了我的“流动办公室”。我常常想,一个喜欢独处的女人其实是幸福的,她不爱唠叨,不爱抱怨,她能在琐碎生活中寻找某种平衡,让自己保持某种静气,不被影响。生活其实就是选择的结果,就看你选择呈现什么。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无时无刻,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真的是这样。

你老了,是因为心先老了

如果现在有人跟我说,某种眼霜能消黑眼圈,某面霜效果奇好,我只是笑笑,真的是不太相信。到了一定年龄,借助外物让自己达到某种年轻状态,基本有点像神话。因为,这个还真得靠个人的造化。我现在略略观身边显得年轻有活力的女人,大多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而这种过人之处绝对不是她多有钱,用什么昂贵的护肤品,而是她绝对有自己不同于常人的密码。  某天在一读书会偶遇一女子,看上去顶多二十多岁,最后才知人家已三十七岁“高龄”,相差大概在十几岁以上,我真不是个夸张的人,当场就惊倒。在座的有些女人立马问她用什么护肤品,她说我一直用“郁美净”,就是超市里几块钱一瓶的,特好用,用了好几年了。哈,大家都乐开了花。后来,细聊下来,我有一个感觉,还真是这么回事。她的年轻,跟什么化妆品半点关系没有。人家乐观,睡眠特好,性情简单。她讲了去贵州旅行时的情境,说她经常走着走着,就进了一户敞着门的当地人家,问:有没饭吃?人家邀她一起吃饭,喝点当地小酒,三口两口,边喝边聊,大气大方,一点都不忸怩作态,弄得当地人都相当认同她,觉得她跟他们是一“国”的,饭钱不收,还送吃的。她就这样在当地晃了个把月,喝着小酒,聊着闲天,住着民宿,深入了解了当地最地道的民俗,花不了几百大洋……这个可爱的郁美净女子一下就被人记住了。她的年轻让我信服,她心无旁骛,心思简静,跟化妆品有什么的关系?

P4-8

序言

自序:漫山遍野都是今天

出一本关于咖啡馆的书,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只是因为某种偏爱。某种意义上,咖啡馆给了我一种成全,让生活有了那么一段简静的时光。我喜欢“简静”二字。它有六月里桅子花的香气,清淡静谧。

我是个喜欢泡咖啡馆的女人,持续地喜欢。说起来,一晃,已有上十年的历史。有些朋友说:你那么热爱咖啡,为什么不开一家咖啡馆?我笑,我太了解自己——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从未有过开咖啡馆的愿望,因为那是生意,而喝咖啡就不一样了,它是生活。能够有空白。

琐碎,平淡,不愉快,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是,每个人应对的方式不一样。生活,无非是切换。切换之间,就是一种选择。

慢慢地爱上了泡咖啡馆这种生活方式,我也很少看到像我这样喜欢泡咖啡馆的女人。我几乎泡遍了全城大多数小众咖啡馆,一杯咖啡一册书,三两小时光阴,在我,宛若天堂。真正乐在其中。积累了很多年,存下这些咖啡馆里的文字,一些我关于生活和生存方式的思考、探索,以及坚持。我相信,有些人是在变老,有些人却在成长,热爱咖啡热爱咖啡馆的女人,大概可以老得更慢一些吧。生活,是不是有另一种可能?女人最可怕的不是变老,而是不美。这个“美”是个太过综合的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做个好看,流动,有声响的人。眼神流转。

曾经,因为看到一家咖啡馆的图片,我冲动无比,专程去厦门旅行。拖着皮箱在南华路上一家家咖啡馆泡过去,下着细雨,一个穿白衬衣的女人,以至喝多了咖啡,一夜无眠……曾经,为了一间山间咖啡民宿去杭州,一场大雨迎接我……曾经,冲着滴漏咖啡去越南西贡,在街头喝到了只需人民币四元钱的咖啡,惊艳无比:那是最纯正随意的咖啡,街头疾行的摩托车、热带植物,埃及蓝的墙面,越南,咖啡像水一样便宜,咖啡,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我没有很多女人对于奢侈品、化妆品、昂贵衣物的喜好,我想说,生活不过是一种选择,消费也是一种选择,我不从众。与世间的喧哗,保持一点“悄悄地离开”的距离感。小说《爱玛》中有句话被伦敦Waterstone’s书店印在提袋上:世界上这一半人的乐趣,另一半人永远不会懂。

很喜欢自己在越南美奈一家半露天花园咖啡馆,被别人无意中拍下的一张照片,是个侧影:植物,阳光,长裙,草帽,门帘,咖啡,还有书,有一种莫名的意境。像一种时光的定格。

今年去澳门,我喝到一杯地道的手打瓦罐咖啡。原始的瓦罐咖啡,四十二年的老店,开在大市场的排档中,两只黑漆漆的瓦罐在火上扑腾腾地煮,纯手工,很原始,细滑纯粹,隐隐香气扑面而来,土得掉渣。外面下着雨,旧式的骑楼风尘仆仆,一杯咖啡却让人沸腾不已,喜悦合着惆怅,滚滚红尘扑面而来……咖啡里,已然有了某种精神和坚持。

我想说,在琐碎平淡之外,我还想给自己一个小小的空间,保留那么点小小的热情……

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是一种殊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人世间,慢慢走过一些路,明白一些事,挺好。

五月的午后,写下这些文字。此时,已是城春草木深。

窗外日迟迟。静谧而自在。

附一首木心先生的《从前慢》。时光原可以如此简静。

从前慢

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后记

这本书的出版并不顺利,前前后后搁置两三年。但是我想,任何事都有它合适的机缘,不必着急,只是等待。我相信,它现在呈现的状态才是它的恰到好处。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陈建宾编辑,我们素未谋面,但书稿来来回回的修改,我看到了一个个细节,特别感动——我有时难免不严谨,后记第一稿曾引用到俳句“青蛙,跳进古池的声音”,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改为更好的译文:“寂静的古池/一只青蛙跳入水中/刹那的水声”:我提到电影《何日是读书天》,他改为《何时是读书天》:我引用《圣经》时用的“叶子也不干枯”,他改作“叶子也不枯干”……虽说是小细节,但他的态度是准确、严谨,查清原文出处,一丝不苟。说实话,给我上了一课。文字该是有敬畏的,准确是第一位。我们虽素不相识,但我感激于这些微小的细节。在这个文字都有些泛滥随意的年代,能与认真的人合作,我把它看作一种难得的机缘,还有幸运。

感谢向平,谢谢她的欣赏和推荐。感恩一切默契和无需多言。

感谢我的家人们。你们是我美好的理由。

手边正读《诗经》,凌晨醒来,天未亮,枕边的清凉,窗外的鸟鸣,“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美丽来源于宁静。我珍惜这样的一期一会,生命的时时刻刻,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此时,已是细雨空潆,杨柳依依。

也唯愿你有所得。

子沫

于2015年春风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眉清目秀的日子(一个女人的咖啡时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子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05458
开本 32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2014160233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