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国十八日记(精)
内容
试读章节

十一月十一日(月曜日)

另一个台东区,去镰仓

从日光回浅草,仍坐东武线。计划下午去镰仓,中间留有几个小时在浅草隅田川看看。

东武浅草站还是一商业中心,把行李寄存在商场宅急便,价格比东武的自助储物柜还便宜。

浅草,据说是东京还保有江户风情的地区,其实是高楼不多的另一种说法。从浅草寺雷门开始,一直延伸进去,两边都是一格子一格子小摊贩。雷门大灯笼名头很大,不过这段时间摘下来去修理了;只有一张灯笼打印照片挂在那里,两个女中学生在照片前摆P0sE拍照,很卡哇伊的模样,并不在意是灯笼还是照片。

前天看到的那栋错层房子,是隈研吾设计的台东区文化中心,外立面用竖状细木条,层与层之间有间错,像是摞起来的日本町屋。文化中心高度体量合适,没有对浅草寺雷门造成压迫,彼此关系处理得好。从文化中心的二层看雷门,角度最佳。我自小就生活在另一个台东区,青岛市台东区,自然对这个也叫台东的区有一种亲近感。不过,我的台东区十几年前就给撤销合并了,国内城市摊大饼,发展是硬道理。

午饭是一碗海鲜井,在浅草寺东边的窄巷子里。

天气好,心情舒畅,沿吾妻桥,过隅田川。胜海舟的铜像就在河边公园里,佩刀武士打扮,面部看不清楚,手指向西南。铜像上方不远就是高速公路,一辆一辆的汽车呼啸而过。海舟是德川家旗本出身,曾学习兰学,参与蕃书翻译出版,创办海军传习所,与福泽谕吉等第一次横渡太平洋,护送使节到美国。幕末时期,政局诡谲,胜海舟在幕府、尊王党中间周旋得游刃有余。他在上野山游说西乡隆盛,放弃武力攻打德川庆喜,使江户“无血开城”。据说甲午时,他还反对日本与清国开战。

胜海舟像旁边就是隅田川的地标,黑色的朝日啤酒杯,顺着啤酒杯的转角曲线看上去,金色泡泡的尾巴俏皮地留在蓝天里,一新鲜小屎巴橛的模样。

浅草线到上野,换山手线到东京站。横须贺线在东京站的地下一层,乘车到镰仓,票价890日元。

横须贺线,已经在小津安二郎和成濑巳喜男的电影里坐过很多次了。电影里的人物住在镰仓或者北镰仓,在东京或者横滨上班,来来回回。相比半世纪前的燃煤机车,电车先进了许多,没有了蒸汽煤烟和汽笛声。电影人物上车就会拿出报纸书籍来阅读;此时乘客都在看手机。车厢里有堺雅人为软银做的一组广告,半泽直树用各种表情看着你。

一小时到镰仓,走出镰仓车站,就像《山音》里的信吾一样,下班回家。

预定的民宿龟时间,在镰仓东南海岸的材木座,搭公交车过去,票价170日元。

这是一间几个青年人合开的青旅味道的民宿。只有三个房间,最多可以住十四个人,最长只能住七天,房间里不能进食。公共空间是亮点,宽敞,有各种茶包免费提供。厅堂中间一个燃气炉,烘得暖暖的,炉子上放着一只烧水壶,周期性地发出水开了的吱吱声。整个旅舍的设计感很强,注重细节就不说了,这是日本人的专长;还添加了不少南亚和东南亚的元素,看得出主人们跑过不少地方。不方便的是洗澡,仅有淋浴,还是一个小小的淋浴间,水量小,温度也不稳定。值班的女将二十多岁,很热情,穿着东南亚风的衣服,梳着高耸的发髻,比花生咖啡馆小妹的发髻还要高一二厘米,文青加波西米亚的调调,与普通的日本女生不一样。女将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告诉我,不远处有一家钱汤(公共浴室),可以到那里去泡澡。来镰仓之前,在网路上订旅馆颇费一番周折,镰仓市区合适的旅馆真是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是大多数游客只是从东京过来一日游吧。镰仓东边相模湾湘南海岸一线,旅馆就多了,夏季那里是度假胜地。

拿到一张宣传单,上面说有关于原节子的展览,意外之喜,明天先去看原节子。

龟时间位于居民区,要走出好一段才有一二家食肆。天黑得快,就不想出去了。把在镰仓站超市买的便当拿出来吃。

龟时间的优点,WIFI信号很强。

P10-14

后记

旅行时,有写日记的习惯。这本小册子,是二○一三年秋冬,我在日本旅行的日记。那一次,来回总共十八天,主要在东京周边,最西到了静冈的清水港。

这里的“东国”,有东国之东国的意思。相对于大陆上的中国,日本在东边,太阳升起得比我们早,自然就是东国。圣德太子遣使隋朝,国书中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末处天子,无恙?”东京现在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非关西能比。但是历史上,日本人称做“东国”的东京一带,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地方。“东国武士”一词,称赞其刚毅勇猛的底下,不免隐有讥其粗鄙。

东国之兴,肇始源赖朝创立武家的镰仓幕府。日本中世纪开始的武士制度,绵延七百年。明治维新后废藩,形式上的武士没有了,可是武士的精神已经深入日本人之心髓。这与中国历史有很大的不同,自秦始皇后,我们历史的主旋律是专制大一统,几乎没有封建。与自己不一样的事物,往往就会好奇。看过几本关于日本的书,还有一些电影和NHK大河剧后,就想去实地感知,身历其境,闻闻日本味,所以就有了那次东罔之行。选择的地点,有源赖朝起家的伊豆韭山、武士之都镰仓、武上集大成者德川家康的静冈、东京、目光,还有幕末伴随着武士制度没落而开国维新的久里浜和下田。

去的那段时间,恰逢小津安二郎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季。关东一带,尤其镰仓湘南海岸,是战后小津电影的主要外场拍摄地。作为小津的影迷,自然不会错过。所以,旅行中还穿插安排了小津安二郎之路,看了一些与小津电影有关的地方。等这次旅行走下来,自己复盘了一下关注程度,小津与武士竟不分伯仲了。出发前做个计划是常态,但是旅行中完全按照计划表,机器人一样地亦步亦趋,也是无趣的。有点计划外的变化,行程中的随兴,最好是意料外的有惊无险,才是旅行之乐。

旅行是非常私人的事情。去哪儿,何时去;去多久,怎么去,一百个人或许会有一百个答案。我的这本流水账,拉拉扯扯,有一点形而上的思考,更多形而下的吃吃喝喝。如果能对想去日本旅行的朋友,尤其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朋友规划线路时有一点帮助,就心满意足了。

既然是关于日本的旅行日记,自然会涉及到日本的一些人物、地方、历史事件;有人曾经建议做些注释,我想了一下,注释的深浅实在不好把握,就放弃了。现在资讯发达,网络搜索查询功能强大,读者如果对其中某些人地事有兴趣,不妨自己做一次文字旅行,也是一件乐事:

距离那次旅行已经过去了一年多,这期间的变化有:李香兰、高仓健这两位与中国有着很深渊源的日本人过世了;日元贬值了。

新井一二三女士、止庵先生都是与我相识多年的朋友。他们一个是用中文写作、堪称“中国通”的日本作家;一个是熟稔日本文学、日本“走透透”的学者。他们愿意拨冗写序,是对我的支持与鼓励,在此深表谢意。需稍作说明的是,新井女士序言里说我“在青岛吃海鲜长大的”;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前,即便是海边的青岛,每年能吃到的,仅仅是春节或者国庆节凭票供应的一人一斤冰冻海鱼。

这本书的出版,要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尤其是责任编辑陈曼先生,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专业,编辑过三岛由纪夫和大江健三郎等日本文学家的作品;编辑本书时,他给了许多有益的建议。美术编辑鲁明静女史,她的设计构思,使一本平淡的小书,变得雅致起来。特约编辑程忆南女史不仅做了认真的编校工作,还告诉我,日记里写到的日光民宿晚餐中的豆制品有一个专有名词,汤波;她也去过日光,吃得比我用心。

那次旅行得以顺利进行,还要感谢沈国威、李雪涛、李小敏、赵刚、小泉博之、夏蕾等朋友。对旅途中那些帮助过我,不知姓名的日本人,也要说一声“□”。

二○一五年五月

目录

“山东大熊”的修学旅行 新井一二三

法师温泉的来信 止庵

十一月九日(土曜日) 东照权现,林子祥咖啡

十一月十日(日曜日) 地震,日本巴洛克

十一月十一日(月曜日) 另一个台东区,去镰仓

十一月十二日(火曜日) 原节子,北镰仓,钱汤

十一月十三日(水曜日) 镰仓海岸,前田邸

十一月十四日(木曜日) 佩里与开国

十一月十五日(金曜日) 到了修善寺

十一月十六日(土曜日) 赖朝与政子,卡拉OK

十一月十七日(日曜日) 习大大,菲山反射炉

十一月十八日(月曜日) 日本平,海上富士,吃累了

十一月十九日(火曜日) 下田餐叙,奶牛

十一月二十日(水曜日) 茅崎馆的天花板,□树叶

十一月二十一日(木曜日) 三岛由纪夫果子,石廊崎

十一月二十二日(金曜日) 文士汤,武士汤

十一月二十三日(土曜日·祝祭日) 伊豆诸岛—东京

十一月二十四日(日曜日) 跳蚤,《浮草》与昭和馆

十一月二十五日(月曜日) 天妇罗,居酒屋

十一月二十六日(火曜日) 新建筑,飞机上的高仓健

后记

序言

“山东大熊”的修学旅行

新井一二三

我认识王瑞智有差不多十年了。当年,他刚接下《万象》杂志来,经原三联书店总经理沈昌文先生介绍,跟我联系约稿。记得某一晚,我在北京前门外饭店的家庭套房里哄着哭闹的孩子,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当时透过玻璃窗看得到对面的光明日报大厦。可惜的是,我第二天早上就要飞回日本,没有时间见面谈事,只好在电话上讲几句罢了。后来,通过几次越洋电话,也交换了多次电子邮件,终于第一次见面,好像是二oo七年春天的事情。在北京城刮沙尘暴的季节,我带着三名家属走进位于隆福寺的娃哈哈酒家小房间,他笑着指一指自己说,没想到我这么胖吧?胖,我并没觉得他特别胖,倒是觉得:这个人岂不是名副其实的山东大汉?

后来,位于北京大学蔚秀园的《万象》编辑部,我带家属去了两次。那时,我的两个小孩儿都还很小,去哪儿都一手牵一个的。他们对老四合院里养的猫咪花花儿印象非常深刻,在我们家凡提到王瑞智,都会说,那个养花花儿的哥哥。孩子们说是哥哥,其实瑞智没比我小几岁,本来叫叔叔才合适的。可是呢,他这个人给人的印象好比是布做的大狗熊,不是小熊维尼,就是帕丁顿熊的样子,若称他叔叔则感觉有点不对头。据说是在青岛吃海鲜长大的,念的却是内陆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怎么想到漂来北京编人文杂志?不料,我还没来得及问清楚之前,大熊开始经常出国旅行了。

最初听说他去了土耳其和伊朗,后来又听说去了柬埔寨和德国,然后是马来西亚的婆罗洲、马六甲、槟城,还有希腊群岛和意大利各地……而且每次启程之前都阅读大量有关目的地的资料,然后一去就是好几个星期;显然跟众人去度假、观光、采购名牌不一样。那么,他到底去干什么?转眼之间,大熊的路线也延长到了我的老家日本,果然他去了连日本人都很少去过的和歌山县纪伊半岛,包括海拔一千米的佛教密宗城市高野山。那一次,他下山以后,到东京我家来,给我们看看在各寺院收集的“御朱印”,讲讲在小食堂尝到的当地风味(如鲸鱼刺身),洗到的露天温泉,交到的Et本朋友等。叫我们最吃惊的,是他还在路上买到了几十年前的可LI可乐木箱,而且说要拎着回北京去。后来,我去他在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院子里开的花生咖啡馆确实看到了那个古董木箱。

那只是第一次而已,没有几年工夫,他似乎已经来了三次日本,去了很多我都没有去过的地方。例如,本书里讲述的伊豆半岛,我虽然小时候跟父母兄妹去过几次热海温泉,回家的路上每次都停在茅崎海鲜中心享用了美餐,但是小津安二郎常住的旅馆、川端康成《伊豆舞女》的背景、三岛由纪夫跟家人避暑的海滩以及买甜品(而且跟普鲁斯特名作《追忆似水年华》里的小道具一样是玛德莲蛋糕!)的西饼店等,都从来没去过。绝对不是我对那些地方没兴趣,而是偏偏因为离家不远,总以为机会有得是,不必稀罕,结果反而拖了又拖,很难实现的。

虽然我从来没问过大熊,做这么多次旅行到底干什么,不过,看了这本书,总算有点理解了。他花很多时间去了解各景点的历史和有关的文艺作品,也花一样多的时间去研究当地的交通和住处等旅游攻略。然后就是一天又一天,自个儿泡温泉,看电影,坐慢车,想历史,写日记。其认真程度与其说是放假,倒不如说像成年背包客的修学旅行。大熊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出生,年轻时候没有条件出国游览。果然,有了条件以后绝不想浪费机会的。所以,他在本书记录下来的旅行,总有点给自己曾经失落的青春补课的感觉。

我之前没想到,一个不会日语的外国人竟然能够独自走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去。这当然是有了网路向全世界传送资讯以后方才可能的。大熊住的不是五星级饭店,而是小旅馆、民宿,更能接触到日本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他也不是吃大餐,经常是吃吉野家的牛肉井、便利店的豆沙面包了事,可那正是日本庶民的家常便饭呢。好在去哪儿都一定找得到月桂冠清酒口杯,不让他怀念北京的“小二”。

正如俗话说,“旁观者清”,我们的山东大熊在路上看到很多日本人自己都注意不到的时代风景。他第一次来日本时候就问我,日本除了东京、大阪和京都东部以外,其他地方人很少的,都去哪儿了?他注意到此间所谓“少子高龄化”导致社区消灭的现象,显然比当地媒体的记者还早。

最令我捧腹大笑的是:大熊在东京被朋友带去一家居酒屋,在那儿工作的中国姑娘说,在日本呆久了,人都变得傻了。原来在当代中国人的眼睛里,日本是傻瓜的天堂;所以,平时为了生存非精明不可的中国人,来日本就可以放松一下。山东大熊来日本,在勤勉修学旅行的表面下,如果能舒口气,使自己的身心放松一下,恢复日后继续奋斗的精力;我作为傻瓜国民之一,觉得很荣幸,也蛮高兴。怪不得他那么爱泡温泉,坐慢车,这些都是经济发达国家人民休闲时的标准项目。

大熊在各地跟日本人进行笔谈,写的该以汉字为主吧。只是,在中国汉字和日本汉字之间,却存在着一些不同。例如,日本汉字里没有“逛”字。山东大熊王瑞智以修学旅行般认真的态度逛逛日本,看到许多当地人忽视的细节,使这本小书充满着别人还没来得及写下的最新日本实况。既然如此,我都好期待以后看到一整套大熊逛世界写下的旅游文学。

内容推荐

《东国十八日记》是作者王瑞智2013年秋冬在日本旅行时的日记。这次旅行,主要是按照三条线路对日本进行实地考察:1、武士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武士制度的鼎盛与衰败、继之而起的幕末开国;2、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在关东地区的外景地参访;3、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著作涉及地点参访。在前后十八天的时间里,作者走访了东京、日光、镰仓、伊豆半岛、静冈等日本关东地区,结合着三条线路上一个个具体的“点”,把各个点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内容埋在文中,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在游览景点、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体悟到日本文化的特征。《东国十八日记》除了文字,还附有全彩照片与手绘地图,旨在为读者理解日本历史文化提供一个全息、立体的视角,使《东国十八日记》兼具游记、文化随笔、旅游攻略的多重功能。

编辑推荐

王瑞智在各地跟日本人进行笔谈,写的该以汉字为主吧。只是,在中国汉字和日本汉字之间,却存在着一些不同。例如,日本汉字里没有“逛”字。山东大熊王瑞智以修学旅行般认真的态度逛逛日本,看到许多当地人忽视的细节,使这本《东国十八日记》充满着别人还没来得及写下的最新日本实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国十八日记(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瑞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10117
开本 32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2015145347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33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