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远河远山(致青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金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远河远山(致青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金品集)》是一本书痴书虫的启蒙小说。在这一部长篇中,张炜以其魔幻如梦游的文字,素描了一幅人面对书写时那奇幻豪奢的崇慕身姿,以及纸张外那近乎动物性,伤害、粗暴、卑懦的世界。糅合了卡夫卡荒谬空旷的童话风格,以及福克纳笔下那人总是在对抗生命本身的某些尊严的、痛苦的本质。这本书的后面,可以听见所有书写人悲怆徒然、疯魔颠倒的歌哭。

内容推荐

十二岁少年“我”的父亲早在“我”一岁多即逝去,善良慈爱的母亲带着“我”改嫁,遭遇到冷酷暴虐的继父。与这样的“父亲”共同生活,“我”变得沉默寡言,内心却波涛汹涌。“我”把所有的爱恨情仇,把现实、梦境、幻想,无休止地倾注于笔端纸上……冰河对岸的护林小屋中有一个与“我”一样不爱说话只爱书写的女孩,“我”们相遇相知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少年时光。然而,童年伙伴的死亡,至亲母亲的早逝很快便接踵而来,“我”不得不离家远行,一次次走向未知的远方……

《远河远山(致青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金品集)》1996年第一次在台湾出版,即在两岸三地引起巨大反响。经过八年沉积酝酿,作者张炜再度提笔,增补“缀章”四万余字,把原书以“续写完整版”的形式,完整地呈现给读者。全书笔法纡徐从容,完全内心剖白似的语言舒缓流畅,成长的磨砺和阵痛饱含在对梦想和温情不懈的追寻与向往中,别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缀章·碎片

试读章节

这样做时,我大约才十二岁。

在父亲眼里,我是个着了魔的孩子,等于小妖怪。他极不喜欢我,从样子到内心。我心里的念头太多,大概他能看得见。我从小就遇到了这个麻烦:身边这个人既让我惧怕,又要我不断地设法去对付。最麻烦的是我还得跟他叫“父亲”。这使我别扭了一辈子。

我几次想彻底抛弃这个过分亲昵的称呼,妈妈都制止了我。她的话我只得听。因为没有她,也就没有我的一切。我爱妈妈。我在纸片上无数遍地这样写过。尽管她也有错误,尽管她的错误大极了,大得不可饶恕。

她最大的错误就是千里迢迢来这里,找了父亲这么个人。她自己来倒也罢了,可她把我也携来了。那时我大约刚刚一岁多一点,可能她也没有办法。就这样我有了一个新父亲,后来才从书上得知,新父亲应称为“继父”。

妈妈和继父都千方百计不让我记起原来和过去,而且一度非常不聪明地编造,说我就是他们俩生的。可惜我与别的孩子不同,我能记住一岁前的事情。尽管记不太清,可我记得。我能记起自己从别处——很远很远的地方被抱过来。有一次我对妈妈说起了一周岁生日时谁来送我玩具、谁用胡楂扎过我,她惊得大张嘴巴,长时间不能合拢。从那时起,她对我认真起来了。她偶尔说:“你真是个奇怪的孩子。”

继父实在不好。他比妈妈大得多,而且有点像书上写的那些坏男人:喝酒,抽烟,说话粗鲁。我从小记得最清的就是满屋子的烟酒味儿。他对妈妈的粗暴,回想起来让我害怕。妈妈千里迢迢寻了这么一个人,真使我为她难过。我很难过。可我对妈妈不能过多地说出这难过啊。

糟糕的是,原来的父亲什么样子,我不记得了。我尽管有超人的记忆力(别人都这么说),可就是不能从脑海里搜寻出那个形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当一个人闭目静思时,我才隐隐约约感到了一点什么。他好像是细高个子,脸有些瘦,偶尔咳嗽,头发干干的。我总是力图把他的影像弄得更清楚一些。很难。这个模糊的影子越来越淡,后来消失了。但我总算知道了,我原来的父亲死了。

可是只要妈妈不谈那个人,我是绝不去问的。为什么?不为什么,就是不问。她能忍得住,我也能。我是靠沉思默想的方法,靠极力追忆的方法,才大致知道了我的来路。这就够了。

继父曾一度想掩藏对我的厌恶,没成。于是他就不再装模作样了。他开始用尖狠的眼神看我,鼻子里常常发出不满的哼哼声。他知道我也厌恶他,但不知道我有多么厌恶他。我暗里正用一种心力作用于妈妈,想让她离开他,重新携我去远方。

深夜里汽车声,各种各样的嘈杂都从窗外消失时,我就这样用心。有时太累了,就睡过去。梦中我看见妈妈牵着我的手,又把我交到了那个脸庞瘦瘦的男人手里。我用谁也听不见的声音叫了一句:“父亲!”我只能看清他的眼睛,看不清其他部位。好像他在注视我的同时,用双唇碰了碰我的头发……泪水涌出眼眶。我醒来了,再也睡不着。我急躁地想写点什么。

这一夜我趴在床上写个不停。我一口气涂满了许多张纸,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紧紧咬着下唇。没有纸了,我就蹑手蹑脚走出,到中间屋里取来了继父的卷烟纸。

黎明时我又睡了,睡眠中不小心把纸片撒了一地。天大亮时我还没醒,这下糟了。继父一醒来就要抽烟,他去烟笸箩里一抓,手是空的……看到我屋内撒了一地的纸片,就把我揪了起来。

妈妈怎么劝也没用。他把我提起来,像扔一只死伤的动物一样,往角落里一扔。所有写成的纸片都被他踩、撕,毁掉了。他说,只要再看见我这样胡乱写画,看见我趴在床上弄这事儿,非把我揍死不可。

我蜷在角落里,一声不吭。

3

其实最早阻止我的是妈妈。她生下我这么个孩子,却又埋怨我,为我痛惜。我不知该说些什么。那涌进心里的阵阵灼烫,让我只想面向南山大声呼喊。可我喊不出,像往日一样沉默。什么时候染上了写个不停的毛病?回想一下,像是刚上学不久,大约三年级吧——很平常的一天,我突然觉得心里一热,就趴在床上写起来。我写看到的一只鸟、一只蝴蝶,写它们可爱的模样。我在纸上与它们热烈交谈……妈妈走进来,我没有发现。妈妈站在身后看了一会儿,喊了一声。我抬起头,吓了一跳,因为她脸上是很害怕的样子。她说:“你不能,孩子,你不能!”妈妈是说我不能在纸上写。为什么不能?她说不出。

可我需要这样。我学会了写字,越来越多的字,我渴望记下什么啊。许多许多的字,连接起来是一句话;许多许多句话,连接起来就是我心里的意思了……神奇的字组成的东西包含的奇异说也说不完。

我们家的阁楼上有一个粗糙的木箱,我爬上阁楼的那一天,就知道真正的珍宝藏在哪儿了。P4-6

序言

这部长篇小说的前半部分已在八年前写完,并以单行本在大陆和港台地区出版。但我知道它远远没有完成。它的声音一直在我心中环绕。眼看就要进入第九个年头了,我终于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半岛上的松林小屋中,一口气写下来,改下来。这是长长的沉浸,就像八年前一样。

许多人说过:这是写你自己。

我想说的是,我哪有这般多情和缠绵,这仅仅是我遥遥注视的一个少年/老人。那么它是真实的故事吗?是的,这不是一个文学问题,然而又是写作者常常不能够回避的问题。我想说的是,这个故事再真实不过了。我回答的是一个文学问题。

现在出版的是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仅就上半部而言,它是我所有长篇小说中读者最多的之一。我希望这次完整的出版,能够表达出我对读者的一片心情。

2014年12月2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远河远山(致青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金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610440
开本 32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3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201529059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