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征记/云南文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宗璞著的《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部曲中的第三部,《东藏记》曾在《收获》发表,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西征记》以抗战大反攻时期为背景,明伦大学的学生响应号召,奔赴前线。女生嵋到野战医院工作,九死一生,她的表哥玮则勇敢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全景式的描画,史诗的气度,战争与人性的深层把握,积淀成一部厚重的力作。

内容推荐

由宗璞著的《西征记/云南文学丛书》为《云南文学丛书》之一,是《东藏记》的姊妹篇。它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为背景,描绘了青年学子投笔从戎,义无返顾投入抗战事业的历史画卷。书稿笔力细腻地揭示了他们丰富而又纯真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人格操守的感情世界。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上

第七章下

试读章节

碧初在屋里,看见玮从蜡梅林中走过来,便知道他是一定要走的了。可怎么和二姐交代?玮进门叫了一声“三姨妈”,碧初拿出弗之的鞋让他换。玮随碧初走到弗之书桌前。弗之放下手中的笔,沉思地看着他说: “已经报了名了?”“还没有。”玮说, “我觉得该来说一声。我就要去报名。”碧初在旁说: “可你是三年级,没有征调你。” “作为志愿者也是本分。”玮说得很郑重。

弗之站起,大家走到外间方桌边坐下。弗之和碧初看着玮,爱抚的眼光流露出关心和一个问号。玮马上回答: “已经和姐姐说了,给爸妈打了电报。”弗之两人点头。

蜡梅林里传来一阵歌声, “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门开了,嵋与合子走了进来,他们笑嚷: “这样的雪可没法子踏雪寻梅,只能踏泥了。”玮笑接道: “好在梅就在门前不用去寻。”两人放了伞和书包,嵋站在娘身旁定睛看着玮,说: “玮玮哥,你是要去寻什么了,我知道。”玮微笑道: “不过是寻一个本分。”弗之叹道: “如果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本分就好了。’’

一时嵋帮着碧初摆上饭来。玮见她左手缠着绷带便问:“是冻疮?”嵋把左手藏在背后,低声说: “不要紧的。”嵋与合子每年冬天冻手,四只小手又红又肿。今年嵋的左手冻疮破了,有铜板大小的疮口,只好包着。

他们没有什么好吃的,但无论什么菜蔬一经碧初调制便不同一般。玮总说,三姨妈家的饭最好吃。饭间还有那“莲子粥”,玮喝了许多。饭毕,大家一起收拾桌子,嵋忽然问? “汶次征调有女生吗?” “没有女生。”玮看了一眼三姨夫,接着说: “不过好像可以作为志愿者参加。”嵋自己说: “我是随便问问。”一面收拾了碗筷,要去洗。碧初说:“你的手这样……”合子马上接道: “我来。”抢着到厨房洗了碗,一会儿出来,与嵋一起,送玮走过蜡梅林。在大门口分手时,玮说: “我晚上要和同学在一起,不一定回来了。”嵋、合两人又跟着走到陡坡前,眼看着玮玮哥沉下去了。合子说: “小姐姐,你在想什么?”嵋不答。合子又说: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也要去。”嵋歪头看了看他,一笑。

玮下了陡坡,一直走到学校的征调办公室。那里中午似乎也没有休息。这时,人并不多,玮在门前来回走了两趟,便直走进去。

管事的是社会学系一位教授,姓翟。他见玮进来,温和地问: “哪一系?”玮报了名和系。旁边一位办事员查看放在桌上的表格,对翟先生说: “名单里没有澹台玮这个名字。”玮解释说: “我是三年级,但系里说我可以算是四年级了。”“这么说你是好学生。”翟先生拿起另外一堆表格, “三年级学生可以志愿参加服役,国家是需要的。不过你要通过考试。”玮点头。办事员拿出生物系名册,找出玮的名字,便递给一张试卷。翟先生轻轻拍他的肩,说: “慢慢答,不着急。”屋里除了办事人员,只有他一个报名者,显得有些冷清。试题很简单,想来是十分需要翻译。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在玮心头掠过,他很快交了卷。

翟先生要他坐等,很快看完试卷,说: “上午已试过一批学生。你很好,明天去报到吧。”一面递给他一张录取通知书。

P8-9

后记

二○○一年春,《东藏记》出版后,我开始写《西征记》。在心中描画了几个月,总觉得很虚。到秋天一场大祸临头,便把它放下了。

夫君蔡仲德那年九月底患病,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奋战,还是没有能留住他。二○○四年春,仲德到火星去了。

仲德曾说,他退休了就帮我写作。我们有一张同坐在电脑前的照片——两个白发老人沉浸在创造的世界里。这张照片记录了我们短暂的文字合作。它成为一个梦,一个永远逝去的梦。

二○○五年下半年,我又开始“西征”,在天地之间,踽踽独行。经过了书里书外的大小事件,我没有后退。写这一卷书,最大的困难是写战争。我经历过战争的灾难,但没有亲身打过仗。凭借材料,不会写成报道吗?

困惑之余,澹台玮、孟灵己年轻的身影给了我启发。材料是死的,而人是活的。用人物统领材料,将材料化解,再抟再炼再调和,就会产生新东西。掌握炼丹真火的是人物,而不是事件。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烛照全书,一切就会活起来了。我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只有诚心诚意地拜托书中人物。他们已伴我二十余年,是老朋友了。

我惊讶地发现,这些老朋友很奇怪,随着书的发展,他们越来越独立,长成的模样有些竞不是我原来设计的。可以说是我的笔随着人物而走,而不是人物随着我的笔走。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物都这样,也只在一定程度内。最初写《南渡记》时,我为人物写小传。后来因自己不能写字,只在心中默记。人物似乎胆大起来,照他们自己的意思行事。他们总是越长越好,不容易学坏。想想很有趣。

《西征记》有一个书外总提调,就是我的胞兄冯钟辽。一九四三年,他是西南联大机械系二年级学生,志愿参加远征军,任翻译官。如果没有他的亲身经历和不厌其烦的讲述,我写不出《西征记》这本书。

另外,我访问了不止一位从军学子和军界有关人士,感谢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我许多故事和感受。有时个人的认识实在只是表面,需要磨砖对缝,才能和历史接头。

一九八八年,我独自到腾冲去,想看看那里的人和自然,没有计划向陌生人采访,只是看看。人说宗璞代书中角色奔赴滇西。我去了国殇墓园,看见一眼望不到头的墓碑,不禁悲从中来,在那里哭了一场。在滇西大战中英勇抗争的中华儿女,正是这本书的主要创造者,他们的英灵在那里流连。“驱敌寇半壁江山囫囵挑,扫狼烟满地萧索春回照,泱泱大国升地表。”《西尾》这几句词,正是我希望表现的一种整体精神。我似乎在腾冲的山水间看见了。

二十年后,我才完成这本书。也是对历史的一个交代。

如果我能再做旅行,我会把又是火山又是热泉的自然环境融进去,把奇丽特异的民俗再多写些。也许那是太贪心了。完成的工作总会有遗憾的。

仲德从来是我的第一读者,现在我怎样才能把文稿交到他的手里呢?有那一段经历的人有些已谢世,堂姐冯钟芸不能再为我看稿。存者也大都老迈,目力欠佳。我忽然悟到一个道理,书更多是给后来人看的。希望他们能够看明白,做书中人的朋友。当然,这要看书中人自己是否有生命力,在时间的长河中,能漂流多久。

必须着重感谢的仍是责编杨柳,她不只是《野葫芦引》的责编,现在还是我其他作品的第一读者,不断给我有益的意见和帮助。如果没有她,还不知更有多少困难。

《南渡记》脱稿在严冬。《东藏记》成书在酷暑。《西征记》今年夏天已经完成全貌,到现在也不知是第几遍文稿了。但仍一段一段、一句一句增添或减去。我太笨了,只能用这种滚雪球的方式。我有时下决心,再不想它了,但很快又冒出新的意思,刹不住车。这本书终于慢慢丰满光亮起来(相对它最初的面貌而言),成为现在的《西征记》。时为二○○八年十二月冬至前二日。

待到春天来临,我将转向“北归”。那又会是怎样的旅程?

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征记/云南文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宗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137707
开本 16开
页数 3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8
CIP核字 2015255079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40
16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