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变调二人羽织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朵桔梗花》获推协奖入围4次!

《情书》获直木奖!

《宵待草夜情》获吉川英治文学奖!

连城三纪彦获日本推理文学大奖特别奖!

《变调二人羽织》获幻影城新人奖!

曾经红极一时却臭名昭著的落语家破鹤,因为得了喉疾不得不告别舞台,无法发声的他决定将经典落语改编为“二人羽织”,与徒弟同台表演,以此作为告别演出……

内容推荐

连城三纪彦编写的《变调二人羽织》讲述了:曾经红极一时却臭名昭著的落语家破鹤,因为得了喉疾不得不告别舞台,无法发声的他决定将经典落语改编为“二人羽织”,与徒弟同台表演,以此作为告别演出。性格别扭的他还专门请来五位“仇家”观看。

表演结束,破鹤血洒舞台,空留徒弟的双手胡乱地摇摆。一间小厅,仅仅五人,无人近身,死者却被一枚玻璃发簪刺死。更离奇的是,这枚发簪不翼而飞了……

目录

变调二人羽织

东京的某扇门

六花之印

莫比乌斯之环

依子的日记

试读章节

与此同时,在日比谷一隅,号称日本传统捍卫者、高达三十层的T酒店一楼大厅内……

从旋转门中翩然出现些色彩,想必是哪位富豪家的千金穿着的华美振袖和服。观景餐厅正在举行“东京湾新年日出”主题派对,这位一定是来参加的。如同模特般纤细的身姿和有节奏地摇曳着的鲜艳宽袖,给人一种大额纸币慵懒地在空中飘荡的感觉。虽然在高档酒店工作,生活却并不高档的年轻大堂经理向她投以隐含着反感的视线,内心却对那柔美的身段垂涎不已,只见他摆出一副训练有素的空白表情,心不在焉地把手伸向恰好响起的客房电话。此时他并没有什么不吉利的预感——倒不如说这名时刻都在幻想这座酒店突然被核弹炸得粉碎的青年更不吉利。铃声越来越高亢,倒数四秒、三秒、两秒、一秒,他看准时机,拿起电话——“您好,这里是前台。没了?什么没了?啊?去世了吗?哦,死了?请您节哀顺变——哦,您是说死状很奇怪吗?哦……嗯……我明白了,马上安排人处理,那间大厅是在十一楼对吧?哦,是十二楼吗?请稍等……”

东京上空确实飞过了一只鹤。尽管目击者人数很少,但覆盖范围十分广泛。不过其中有几个人是在听到报道后才知道这件事的,他们一开始把那片飘过大年夜肃杀夜空的白色碎片当成了飞出酒店窗口的床单,或是从百货商店逃跑的正月广告气球。那只奇迹般的大鸟仿佛羞于展现自身的美丽,悄无声息地掠过人们被都市的污浊污染了的视线最边缘,大部分人都没意识到。

跨过了一天,也是一年的交界点,第二天出版的元旦早报上,那只鼓动双翅、消失在天际的大鸟,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比如A报纸仿照“鹤立鸡群”一词,打出“鹤立红尘”的大标题,刊登了这样的内容:

根据目击者的证词,那无疑是一只丹顶鹤,是在日本人心中代表着洁白美丽的高贵鸟类。可是如今莫说东京,就连北海道最边缘的钏路原野上都鲜有丹顶鹤栖息,近几年更是面临灭绝危机,是十分罕见的濒危物种。这样珍贵的鸟类为何会出现在污染严重的首都上空?目前上野动物园和东京周边的其他动物园都没有传出丹顶鹤逃走的消息,无法判断这是偶然还是人为,连鸟类学家也对此困惑不已。

毕竟象征着吉祥的鸟类正符合正月的气氛,各大报纸便像评价雪舟。的屏风画一般,对那只丹顶鹤大书特书。但人们也知道,东京如今已是时代的废墟,在这里无论发生多么美丽的奇迹,都是象征着灭亡的不祥之兆。因此那些苍白的铅字所描述的丹顶鹤,与其说是吉祥,倒更像M报纸为了迎合最近流行于以自虐方式享受灭亡过程的东京市民的说法——“大都会的白色遗言”。这一形容带着自嘲般的淡淡寂寥,人们眼看着东京的最后一抹靓丽残影也抛下他们远去,却如同看热闹般露出坏笑,瞬间便将其遗忘了。这就是社会版的头条。除此之外,元旦早报上还有一条引人注目的与鹤有关的报道。新年伊始便充满可怕事件,这类报道中出现了这样一条内容:破鹤横死。大年夜T酒店,个人演出中——五年前在屏幕上创造出“八方破是也”这一流行语、引发爆炸性热潮后,获得“破鹤”绰号的人气落语家伊吕八亭破鹤先生(享年四十二岁)……

艺名中带有鹤字的落语家去世之日,东京上空飞过一只白鹤,虽说只是偶然,却也带着一丝神秘气息。偶然,是因为有心者或许会认为,是那只神秘的大鸟带走了艺人的生命。但绝大多数读者并没有将二者联系起来,甚至没有发现两则报道中都包含有“鹤”字。更何况那些知道破鹤生前生活之糜烂和处世态度的人,若听到他的生命化作一羽白鹤升天,必定会失笑出声。毕竟在他四十二年的人生中,没有一刻能与纯洁的白鹤相关联,没有_刻带有那样的美感。人们对他的死,倒是表示出与洁白美丽的仙鹤没有丝毫关系的评价,诸如“自作自受”“真是活该”“这样一来东京的空气又能清新不少了”这样的。

——铺垫略显冗赘了,总之,接下来要讲述的事件,正是与这位“人类的鹤”相关,是稍显怪异的死亡故事。P4-6

后记

变调二人羽织:《幻影城》 昭和五十三年(一九七八年)一月号

东京的某扇门:同上  昭和五十三年(一九七八年)三月号

六花之印:同上  昭和五十三年(一九七八年)五月号

莫比乌斯之环:同上  昭和五十三年(一九七八年)八月号

依子的日记:《ALL读物》昭和五十五年(一九八。年)一月号

如此罗列下来,让我心生感慨的,或许依旧是已故的父亲曾经说过的那句话。

“无论什么推理故事,一读就能看出罪犯是谁的,太无聊了。”

这是我还在读大学时,向来偏好独处、少言寡语的父亲某天非常难得地主动对我说的一句话。话虽这么说,读推理小说却是后半生几乎全部卧病在床的父亲唯一的消遣。每次回忆起父亲,我首先都会想起散落在他枕边的两三本推理小说,以及封面上的各种图案和标题。

虽然住在一起,我跟父亲无论在交谈时还是心情上却都很难有共鸣。可每当他认真阅读推理小说时,我都会很喜欢那安静的背影。于是我就想,既然如此,不如就试着写写连父亲都看不出罪犯是谁的推理小说吧——我带着这种莫名的干劲儿,稀里糊涂地就对着稿纸写了起来。这就是我写作推理小说的契机。

遗憾的是,当作品完成时,父亲已经病危了。后来我将那个时期的作品稍作修改,汇集成了这个短篇集。

从这层意义上说,这本继《一朵桔梗花》之后出版的第二册短篇集,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短篇处女作。 。每次面对稿纸,我脑中都会回荡着父亲的那句话。

如果这里这样写,父亲会怎么说呢——

不怕人家说我矫揉造作,我将生前几乎从不交谈的父亲代入到了稿纸之上,一直用我的创作,不断回应着父亲的那句话。

这个短篇集里的五个故事,全都是这样完成的。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从读到这些故事的读者这里,听到最终未能听到的、父亲的回应。

昭和五十六年九月

连城三纪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变调二人羽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连城三纪彦
译者 吕灵芝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19454
开本 32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5239009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9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SHIMAZAKI Intemational CopyrightAgency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