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节主编的这本《足迹》一方面是为了记录工艺美术行业与工美集团的过往,让那些感人的事迹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同时也是借此来昭示工美集团未来的发展道路。本书主要包括对部分工美集团老领导、工艺美术知名大师及劳动模范的采访与事迹的记录,他们作为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核心与骨干,为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和不可替代的贡献。
图书 | 足迹/北京工美人物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节主编的这本《足迹》一方面是为了记录工艺美术行业与工美集团的过往,让那些感人的事迹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同时也是借此来昭示工美集团未来的发展道路。本书主要包括对部分工美集团老领导、工艺美术知名大师及劳动模范的采访与事迹的记录,他们作为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核心与骨干,为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和不可替代的贡献。 内容推荐 李节主编的这本《足迹》忠实于口述者本人的自述,力求通过记录他们的故事,实现“留住历史,作用当前,告诉未来”的策划初衷。文章不但再现了17位“工美人”精彩的生活、丰富的阅历以及非凡的人格魅力,更通过他们的故事再现了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历程。本书是北京工美人物丛书的第一辑。 目录 领军人物 赵俊祺 最早创建北京工艺美术合作社的人 刘才 北京工艺美术品总公司的奠基者 唐克美 “工美”的不息耕耘者 江湧波 “老八路”的坦荡人生 王振 “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金生官 主持立法保“工美”的老领导 郭泰来 让“工美”再铸辉煌的带头人 侯金成 “金猴”唱出企业文化歌 杨士惠 ——写入《毛选》第五卷的老艺人 钱美华 景泰蓝专业设计第一人 孙森 牙雕枝艺的传承人 李博生 “玉人合一”的琢玉大师 文乾刚 雕漆大师“文氏剔红” 张同禄 当代中国景泰蓝大师 时代典范 崔洁 抽纱行业首位专业设计大师 刘建中 开拓工美市场的“拼命三郎” 和建荣 “巾帼建功”的服务标兵 试读章节 鬼子的军刀架脖子上面不改色 友人曾为我作过这样一首小诗:“自幼投身战火中,从来不怕雨血风,鹤发童颜仍健在,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我这一生。聊到我这个人,还得从那个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年代说起。 1930年,我出生在华北平原冀中腹地河间县的一个仅有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因为大部分村民姓王,故此地得名小王庄。我幼年家境贫寒,为了补贴家用,很小就出去做童工,生活非常艰苦,饱受地主、资本家的剥削。 真是“陋屋偏逢连阴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那一年,大哥被资本家迫害致死。穷人家哪里有说理的地方?母亲痛失爱子,申诉无门,导致生产时大血崩,命丧九泉。姐姐生病,伤口化脓淌血无钱医治,还要咬牙坚持做苦工,因病痛难忍请假却被除名……经历了种种血泪辛酸,现在想起来,骨子里仍旧仇恨那个吃人的旧社会。 1936年我6岁时,父母因为深受没文化,经常受到人家欺负之苦,决心让我“识文断字”。为此,全家人节衣缩食把我送进私塾。私塾先生很严厉,如果不听话就得上戒尺、上教鞭。 当时家境贫寒,放学后还要帮着父母干活儿。有时因为干活太累,免不了上课时打瞌睡,就遭到先生的鞭打。我挨了打心里很不服气,便想治治他。我和另一个同学一起画了一个先生打人的画儿,趁他出教室吃饭的时候,偷偷放到了他讲课的桌子上。 先生回来看见了,气得浑身发抖,拿着教鞭挨个问是谁画的?我不想连累别人,便站出来说是我画的。先生火冒三丈,让我挨了一顿教鞭。 我从小胆子就很大,没怕过什么,这是我一直引以为傲的。也正是因为有胆气,日后我才能在战争中,在工作中做出诸多大胆的决断。 1939年,日本鬼子扫荡我的家乡。根据中共河问县委的指示,我们在村外挖了不少深度在4米左右,体积在10平方米左右的方坑,以此作为藏身之所。鬼子进村后,为了躲避搜捕,我们提着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躲到坑里。 鬼子发现村中无人,便开展了拉网式搜索。很多村民被发现后挨了枪子,死伤惨重。后来我们发明了地道,也就是在那一年,我加入了儿童团,负责站岗放哨。 1942年5月至7月,日寇对我冀中地区进行极其凶恶、残酷的大扫荡。我的家乡也在扫荡的范围内。我亲眼目睹了日寇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恶行。我的表哥就被残忍屠杀,死得惨不忍睹,舅母亦因痛失爱子悲愤过度,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这年秋天,我去投奔我舅爷,上了抗日小学。日本鬼子经常利用运送物资之际在附近抢劫骚扰,我们的处境十分险恶。那时候,每人只备有两种课本,每人的课桌下都有藏洞。敌人来了,我们就把反日课本藏在桌下的洞内。 一次,我麻痹大意,在敌人进村时忘了把课本藏起来,被鬼子发现了。一个鬼子露出狞笑,提着一把军刀横在我的脖子上,挤眉弄眼地问我书是从哪里来的。当时我想:如果照实回答,老师和他的家人肯定会因为我而遭受杀害,于是我谎称是捡到的。鬼子不死心,拿着军刀在我的脖子上蹭来蹭去,问是从哪里捡到的?我豁出去了,干脆来个不说话。他们无可奈何,把我痛打了一顿后就走了。 事后,边德育老师为我的机智勇敢表扬了我。我当时只有十二岁呀! P3-4 序言 日月轮回,斗转星移,北京工美集团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4个春秋。34年,弹指一挥间!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企业,34年的时间都不算短,工美集团34年的发展更是来之不易。回望历史,这些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经历和宝贵的财富。正因为如此,在2011年,我们就出版了一本名为《最美的胜出》的图书以庆祝北京工美集团成立30周年。书中以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地展示了工美集团的风采,读者通过它了解了工艺美术行业,也更深地了解了工美集团。《最美的胜出》出版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相关领导、业内人士及新老“工美人”的一致好评。这也给了我们灵感,促成了今天本书的出版。 本系列丛书之所以取名为《足迹》,一方面是为了记录工艺美术行业与工美集团的过往,让那些感人的事迹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同时也是借此来昭示工美集团未来的发展道路。本书的第一册主要包括对部分工美集团老领导、工艺美术知名大师及劳动模范的采访与事迹的记录,他们作为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核心与骨干,为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和不可替代的贡献。工美集团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老领导们的正确指引与努力奋斗,离不开工艺美术大师们高超的艺术造诣与对工艺美术行业的执着坚守,更离不开一代代“工美人”的辛勤耕耘与踏实苦干。正是有了他们,才有工艺美术行业多年来的长足进步,才有了现在作为工艺美术行业龙头企业的北京工美集团。 细读本书,如在工美集团的发展历程长河中拾贝一般,那些催人奋进、使人感动、让人欣慰的事迹好似就发生在昨天;那些辛勤的汗水、嘹亮的歌声、快乐的微笑让人历历在目。大家从中不但可以读出工美集团的历史,领悟工美集团的文化,感受工美集团的情怀,而且还可以从每个人的故事中折射出工美集团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现在事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广阔的思路与不竭的动力。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是一种纪念,纪念过往的辉煌成就,同时对于我们也是一种鼓舞与激励。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站在新的起点上,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我们“工美人”借助着文化繁荣发展的东风,在“三大板块、五大中心”的办企指导下,以打造百亿集团为目标,一定能够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成绩。 《足迹》第一册诞生了,第二册、第三册将陆续出版发行,将续写一代又一代“工美人”的辉煌篇章。 回望过去,工美集团成就斐然;立足当下,工美集团奋发有为;展望未来,工美集团信心百倍。工美集团一定能够紧抓机遇,乘势而上,站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 是为序。 李节 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 北京工关联合企业集团董事长 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后记 北京工美人物丛书第一辑《足迹》一书由北京工美集团策划,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入选本书的17位“工美人”都是工艺美术行业中的杰出人物。他们亲身经历了这个行业的兴衰起伏,对这个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是工艺美术行业中具有特殊价值的财富,值得业内人士学习和继承。 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忠实于口述者本人的自述,力求通过记录他们的故事,实现我们“留住历史,作用当前,告诉未来”的策划初衷。文章不但再现了17位“工美人”精彩的生活、丰富的阅历以及非凡的人格魅力,更通过他们的故事再现了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历程。本书是北京工美人物丛书的第一辑。今后,我们还将以这种方式记录更多的“工美人”。 书稿的编辑、整理历时一年半,作为北京工美集团以亲情文化、快乐文化和幸福文化为支撑的“和美”企业文化的新载体,本书的出版对进一步推进北京工美集团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书不仅倾注了北京工美集团领导班子的心血,更得到了口述者及其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得到了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及集团公司相关部室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致以最真挚的感谢! 在本书采集口述的过程中,口述者回忆工作往事涉及的时间跨度较大,如有不足之处,请读者见谅,并请不吝指正。感谢口述者及其家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提供并授权使用相关历史照片,感谢协助采访并整理采访录音的10位大学生。 《足迹》编委会 2014年6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足迹/北京工美人物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李节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0050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34 |
CIP核字 | 2014091849 |
中图分类号 | J509.27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