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竹摇清影集
内容
编辑推荐

《竹摇清影集》系中学高级教师方承乐的原创作品选集,由现代诗、古体诗词、散文、小说、通讯等组成。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歌颂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记载亲友的美好情谊,讴歌人民的幸福生活。书稿以“竹摇清影集”为名,语言质朴,表达作者的清竹情怀,也是作者对自己70多年人生的一次小结。

内容推荐

《竹摇清影集》系中学高级教师(已退休)方承乐的文学作品选集。

《竹摇清影集》题材范围较广。主要内容包括:赞美雷锋、焦裕禄等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物;追思革命先烈;描绘山河、花木,托物言志;记录家乡风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书写与亲朋好友交往故事,凸显亲情、友情的可贵。

目录

序一

序二 乐度人生唱大风

自序

第一辑 白话雅文

 人物篇

 林则徐

 秋瑾

 雷锋

 焦裕禄

 袁隆平

 陶行知

 赵朴初

 《安庆日报》余茂君先生及夫人

 事物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南京雨花台

 大蜀山陵园

 太湖县烈士陵园

 宿松烈士陵园

 大别山烈士陵园

 野寨中学抗日烈士纪念塔

 姜山岭

 走江边

 浮山

 文都桐城

 树林冲

 花亭湖

 少年行

 劳燕分飞

第二辑 古韵新咏

 风光篇

 明堂山

 司空山

 司空山

 桐山

 春游花亭湖

 乘车西过磨头岭

 西溪湾

 安庆长江大桥

 鹧鸪天(面向菱湖)

 茶园

 杨泗寺

 乡村即景

 五千年文博园

 清平乐(岁月匆匆)

 乡村秋韵

 四季歌

 竹林

 山乡春雨

 山村冬夜

 咏物篇

 蝶恋花(岁岁直冲)

 兰花

 兰花回环诗

 兰花回环诗

 春茶

 油菜花开

 荷花

 端阳花

 秋菊

 丹桂

 桂花

 寒梅

 感事篇

 喜迎党的十八大

 清平乐(老年何倚)

 入学少年享受免费午餐

 延医问药便黎民

 安庆革命历史名城

 辛亥革命

 重修大别山刘邓会址

 望江南(大别山)

 凶残日寇践弥陀

 读《陈毅诗选》

 拜读《明堂诗刊》第十六集

 水调歌头(季节循环转)

 茶道

 品茶

 品茶

 茶师

 夏荷

 夏日锄草

 黎明

 接内弟张珍奇电讯

 江城子(青春岁月)

 蛇年(癸巳)展望

 浪淘沙(车上望胡湾)

 偶题

 晨练

 古塔

 闺思

 探友

 江城子(十年辗转)

 感事

 竹摇清影

 野猪为害实堪忧

 观电视剧《步步惊心》有感

 观电视剧《孝庄秘史》有感

 观电视剧《乾隆王朝》有感

 观电视剧《嘉庆王朝》有感

 观电视剧《慈禧秘史》有感

 观电视剧《还珠格格》有感

 观电视剧《甄嫒传》有感

 乡情篇

 今日百里镇

 百里镇特产

 百卉园开第六年

 百里镇森林防火

 百里镇敬老院

 百里镇街灯

 百里镇新街

 百里镇黄牛

 癸巳年农历正月百里镇白术岩扑火

 百里镇文坛

 《禾园》览胜

 《禾园》洁雅值初晴

 浣溪沙(千红万紫)

 西江月(沃野泱泱)

 临江仙(春风习习)

 满江红(绘就蓝图)

 弥陀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文化之乡弥陀镇

 革命根据地弥陀镇

 回忆弥陀

 今日弥陀镇

 弥陀烈士陵园

 发展中的弥陀镇

 战斗的北中

 北中岁月

 红色北中

 鹧鸪天(乘车直上)

 刘畈乡

 夏来刘畈乡

 刘畈文坛

 品评《兰谷》

 汤湾温泉

 赴黄岗

 牛镇人文

 牛镇高中

 美好乡村

 遥忆城西

 阮郎归(车行西过)

 浪淘沙(每忆树林冲)

 咏徐桥镇

 望江南(徐桥美)

 寺前镇

 新仓镇

 晋熙镇

 大石乡

 小池镇

 江塘乡

 天华镇

 店前镇

 鹧鸪天(千年古镇)

 徐良大桥

 百里镇近邻岳西

 颂人篇

 赠章周中先生

 赠周学恒先生

 赠李作根先生

 赠方勇先生

 赠县教育局李国林先生

 赠县志办章顺国先生

 赠弥陀镇周建东先生

 赠赵学斌先生

 赠百里镇招商办朱垄先生

 赠百里电管所王仲勉先生

 赠百里邮政局程振浪先生

 赠洪礼彬先生

 赠周学应先生

 赠何大胜先生

 赠王章根先生

 赠全国模范教师汪先爱

 赠宋世和老师

 赠祝厚林校长

 赠北中陈发诚校长

 赠太中潘德安校长

 赠作家张桦先生

 一剪梅(纤纤素手)

 壬辰年腊月贺唐西川先生新居

 奉和方乔保先生佳句

 寄语吴周明先生

 刘畈诗友

 奉和徐勤远先生佳句四首

 方乔保先生旅游

 读张生宏先生《夕阳吟咏》

 赠詹诗全医师

 敬复王宇蛰先生

 敬复詹寿凯先生

 贺姚新华校长《东篱草》顺利出版

 奉和姚新华校长佳句

 奉和姚校长佳韵

 敬复姚新华校长励志佳句

 中秋节致程家佑先生

 贺《禾园》刊

 贺家承贵先生七旬寿辰

 登家承贵先生新楼

 赠作家朱家托先生

 赠女作家李彩凤

 赠女诗人严庄

 赠合肥工业大学王能员教授

 赠经营家孟晓冬先生

 赠百里镇温州流动党支部方义华先生

 贺陈发罕先生八旬寿辰

 奉和唐西川先生贺诗

 奉和王宇蛰先生佳句

 追思篇

 拜谒雨花台烈士陵园

 读《革命烈士诗抄》

 遥忆雷锋

 清明节忆雷锋

 代代学雷锋

 中央号召学雷锋

 太湖县烈士陵园

 追悼邓世昌等中日甲午海战中殉难的海军众将士

 怀念焦裕禄

 一剪梅(栖霞岭上)

 祭诗人朱湘

 忆秦娥(诗声彻)

 思母

 遥念岳丈

 追忆弥陀李仁先、叶张生等老同学

 追忆姻亲朱小云先生

 王大枢墓

 吊朱致言先生

 追悼王敦廷先生

 清明扫墓

 追悼赵福良老师

 悼叶春明书记夫人

 追悼表侄女朱家驯

 追悼表妹夫殷敏先生

 宝玉祭晴雯

 悼汪崇德同志

 最美高中生柳艳兵

 最美司机吴斌

第三辑 生活随笔

 杜鹃花开

 瞻仰天柱山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太湖县抗日烈士墓

 铁面冰心

 磨头岭西行

 依依玉米情

 宣庄避洪

 七号码头

 除夕

 骑车女

 重阳节

 冰天雪地报亲恩

 大河堤

 妻如绿叶

 夙兴夜寐自强不息

 ——记优秀共产党员姚新华

 短暂的生命璀璨的光辉

 ——记优秀共青团员张义训

 殊死的搏斗

 ——记从疯野猪獠牙下救助人命的英勇山民

 百里河畔党旗红

 乐为山乡育桃李

 ——记百里镇叶河富士康希望小学特岗教师詹琼兰

 为创辉煌大竹冲

 难忘的情谊

 在北中高级中学欢送方承乐退休宴会上的发言

 大征联

第四辑 小说人生

 烟花

 放飞

 柳暗花明

 喜鹊飞翔

 招展的红旗

 瞬变的神态

 族Q特传

外一辑 友人书

 恭贺方承乐先生八十寿辰

 恭贺方承乐老师八十寿辰

 恭祝方承乐先生寿享期颐

 方承乐老师耄年康宁有感

 赠方承乐先生

 赠诗友方承乐先生

 致老同学方承乐老师

 答谢方承乐先生

 敬赠方承乐先生

 送方承乐先生

 赠百里方承乐老先生

 赠方承乐老先生

 赠恩师方承乐先生

 赠房兄方承乐先生

 拜赠外公方承乐老先生

 和方老师中秋节赠诗

 和方承乐先生咏北中老区

 方承乐先生《竹园诗文选》出版贺词

 读方承乐先生《竹园诗文选》

 读方承乐先生《竹园诗文选》

 夜读方承乐老师《竹园诗文选》

 品读《竹园诗文选》有感

 谢方老师惠赠《竹园诗文选》

 夸夸通讯员

后记

试读章节

族Q认识低下,谱堂自有主编主管,他来监管,明显是把主编当傻蛋,自搞分裂。群众说,他成天端着茶杯逛来逛去,白拿几十元工资,脸也不红,真可谓恬不知耻。

第二,无视国家法律,无视群众意见。

这条长河上下,李姓、汪姓、胡姓、叶姓近几年都修了谱,有的姓,人丁有两万以上,每一户、每一男女人丁全都上了谱。新谱都是在县城正规印刷厂印的,装帧考究,式样美观。可族Q所在的姓,一开始就有人不参修。是否这一姓的族人难缠呢,绝对不是。这是名门望族,上面第六届、第七届都是人人参修,有谱为证。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心术不正的两盲人物族Q担任主修,干脆不予理睬。现在回看起来,这部分群众确有先见之明。

为了本姓能修一届团结的谱、和谐的谱,族人专门请来镇司法所的同志,向族Q一伙人宣讲相关法律法规,那部分不参修户的代表说,只要族Q从主修位子上下来,他们全都参修。这次会上,司法所同志向族Q他们宣讲了宪法、民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央文件.并特别突出了“团结、和谐”这一重点。

可族Q一帮人,拒不接受群众意见。族Q死皮赖脸地赖在主修位子上不下来,还自认为胜利了,了不起,傲然地离开会场。

族Q气焰凶狠,将自己不可告人的意图,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比他的先人阿Q的行径,有过之而无不及。

九、惨败收场,万年遗臭

由半油篓子文皮任主编修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幸有几个勤恳谦虚的辅助人员帮助,花了整整半年,实际上,因族Q不得族人的心,已拖了长达两年之久了。总算勉强搞成了。族Q心急如焚,他收来十几万元的谱费,迟迟修不出谱,怎么向族人交待呢。谱修成了,为何说惨败呢,用事实作证:

第一,这是一套分裂的、不团结的、不和谐的谱。

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修谱,是所在的族每户、每个男女人丁都参修,可族Q所在的姓氏,即族Q家附近几里、几十里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一百几十人未参修。这可真是奇闻共欣赏、亘古未有的大笑话。

修谱,本是为了团结、和谐,族Q主修的谱,彻头彻尾、彻里彻外是分裂的、不团结的、不和谐的。

第二,大搞封建族权,手段恶劣。

这次修谱开始后,明确了收集谱稿的人员。古久先生所在的七房,由古久先生收集。因这房的群众,相信古久先生。族Q窝火了,这还了得,立马派文皮及几个小皮,到七房各户强行收集谱稿,事后有人向族Q提出,强行收集谱稿不对吧。

族Q回答说:“是那房的房长叫的。”实际是族Q拿1000元人民币买通的。现在,哪来还有什么封建时代的“房长”呢。族Q就这样在光天化日之下,用恶劣的手段大搞封建族权。仗恶势欺凌年老体衰的古久先生。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三,谱中没有家规、家训、家风、治家公约。

一个家族,应该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规、家训、治家公约。

树立美好家风,教育子孙后代,为人要正直,谦恭,诚实,守信。要勤奋学习,天天向上。要勤劳俭朴,和谐友爱。

当前,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必须从家风抓起,作为族谱,必须有优秀的家规、家训、治家公约,才能树立良好的家风。

族Q主修的谱,对此项无片言只语,这样的所谓的谱,只能是一套害人的糊涂账,不是吗?

第四,不写新一代优秀人物的传赞。

族Q主修的谱中,有关“传赞”的一大本,百分之九十九是上两届谱中的老“传赞”,新“传赞”呢,只有少得可怜的不足五篇。

族Q有眼无珠,当今社会,各条战线,涌现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族Q所在的姓绝不例外,而族Q瞎了眼睛,站在历史潮流的反面。

族Q主修开历史倒车的所谓谱,对族人造成的危害,绝不能低估。

第五,歧视妇女,搞男尊女卑。

修谱大会上,已定出谱中要将妇女的姓名完全写出,不能只写某氏,可族Q只当作耳边风,听不进,族Q主修的谱中,仍然压低妇女的地位,只写“某氏”,剥夺了当代妇女使用自己姓名的庄严权利。有力地展现了族Q封建卫道士的狰狞面孑L。

第六,漠视名人,将捐资修谱人与名人混杂。

族内当代的博士、硕士在名人栏目中都没有,而极一般又无特别成绩的人,却成了所谓名人。这大大降低了“名人”的价值。更令人气愤的是,将捐资修谱的人与名人混淆不清。这对族人所造成的影响很坏。

P168-170

序言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今年的秋天也不例外。前两天,接到百里镇退休教师方承乐先生的电话,约我为他的《竹摇清影集》作序。看到厚厚的《竹摇清影集》清样,想到方老对文学艺术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我欣然接受了。

我是在报社工作的时候认识方老的,如今算起来交往已有十余年。那时候,已从教四十多年的方老退休在家,为我们报纸撰写了不少新闻稿件,反映百里镇的好人、好事。现在,方老已年过八旬,在生命旅程中,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可说是数不胜数。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方老虽然已达高龄,但思维敏捷,一直笔耕不辍。他细心发现,深邃思考,高度提炼,创作出许多反映时代风尚和百姓生活的现代诗、古体诗、散文和小说。通过整理和挑选,集结成书。我用了两个晚上通读了《竹摇清影集》清样。古体诗《乡村即景》:“楼台层叠映朝阳,鹅鸭成群叫水塘。农用车辆装满载,田园耕作正繁忙。”描绘了一幅美好乡村的精彩画卷。散文《杜鹃花开》展现了学校师生前往县烈士陵园扫墓、追怀先烈的场景。《依依玉米情》《除夕》等则反映了山区乡镇农民的纯朴生活与民俗民风。可以说,《竹摇清影集》中的作品体现了自然美、哲理美,充满阳光而时尚。词句虽朴实,却是心灵的净化、灵感的发现;文采虽不华丽,却是对人生的感悟、对艺术的追求。

“文艺工作者只有扎根生活、贴近百姓,欢乐着百姓的欢乐,忧患着百姓的忧患,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我衷心地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方老写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弘扬社会正能量,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同时,也希望大家从这本书里共同体会、分享和感悟人生的快乐。是为序。

王三保

2014年10月24日

(作者系中共太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后记

这本《竹摇清影集》沐浴着伟大中国共产党的阳光雨露,是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政策指引下的结果,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精神指引下的结果。

中共太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三保先生,在工作百忙中为该书写“序”。王三保先生前些年在《太湖报》报社任主任时,大力支持通讯员工作。我写的稿件,写一篇,发表一篇,并未收我一支香烟、一片茶叶,是位清廉自持的好领导。秉公办事,热情诚恳待人,他在太湖县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尚的、光明磊落的。

百里镇人民政府赵学斌镇长来百里工作数年,勤恳务实,深入乡村、深人农户、深入田头地角、深入建设工地实地察看。深夜带领群众扑灭山林火灾。大力振兴文化建设,举办“诗词创作培训班”,争创“诗词之乡”。我两次出书,他均给予大力支持,体现了他善待知识分子、善待夕阳的崇高德泽和浩瀚情怀。

百里镇中心学校老领导姚新华先生,是百里镇文坛的中流砥柱,主编《百卉园》《禾园》两本诗刊,‘千方百计将百里建成“诗词之乡”。他带动并发动广大群众、学校师生激情满怀地投入这一文化建设高潮中。正如马国征先生《七言红烛诗》一诗中所言:“一支红烛放光芒,辉耀人间育栋梁。桃李满园春永驻,生机蓬勃似朝阳。”姚先生繁忙中为我审阅书稿,深厚情谊难忘。

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中心主任朱礼长先生,常年辗转于合肥、芜湖两地,奔波在省内外高校,工作任务繁重,很少有休息时间。他为我联络出版社,校对书稿,劳神费力。他当年是我的好门生,能在繁忙工作中抽出宝贵时间,实属难能可贵。

百里镇招商办朱垫主任,为我出书费心、费力,不辞劳苦。这位昔日朝气蓬勃的门生,现仍一如既往地厚待当年的老师。崇高风格,当铭刻胸怀。

太湖县诗词书画学会理事、《百卉园》副主编唐西川先生腹有才华,是全镇优秀诗人之一。他写的诗词,立意新颖,词句清灵。读他的诗、词,总感到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产生激扬愉悦的情怀。这些年来,蒙他不嫌我年迈神衰,常常从精神上激励我。他是第一位为我的《竹摇清影集》写来贺诗的人,真挚友谊情怀,催人奋进。

还要鸣谢太湖县教育局局长王森华、百里中心学校校长王和丛、中共百里镇党委书记章周中、百里镇林业站站长刘继东、百里镇电管所所长王仲勉、百里镇万家旺超市经理王庆中、百里镇水暖总汇经理程旭亮、百里镇路先华先生、北中镇吴向东先生。

“回雁高飞太液池,新花低发上林枝。年光到处皆堪赏,春色人间总无知。”但愿本人能再享受若干年沐浴阳光雨露的风华岁月,和同人一道赏文坛靓丽风采,写华夏绚美风光,抒胸中激扬情愫,欢唱依依眷恋的璀璨夕阳。

“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当代老年人的追求。我沐浴党的阳光雨露,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四十度春秋。退休至现在,倏忽间又满了二十年华,已年逾八旬。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人或事,真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个中意味深长。

“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我不愿做人生的过客,退休后仍奋勇向前。参加诗词学会、作家协会,担任党报通讯员,这些正是生命前进旅程中的依托站。尽管本人思想水平、写作水平还需提高,但我这匹“不用扬鞭自奋蹄”的驽马,是竭尽了心力的。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旅程中的道路是坎坷不平、崎岖险峻的,既有风狂雨骤、严霜冰雪,也有春光明媚、鸟语花香。飞鸿踏雪泥的趾印,我将它写出来,留与后来人鉴赏。这就是我写《竹摇清影集》的初衷,如天假其年,愿与读者先生们、女士们共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竹摇清影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承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619081
开本 32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2015034292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