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铸就中国小说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它的光辉足以照耀古今。从古至今,没有一部文学作品能像《红楼梦》一样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不论是文人学者还是市井百姓部对它津津乐道。
《红楼梦/大语文名师导读丛书》以名师为指导,带您一起品读这部历史著作。
图书 | 红楼梦/大语文名师导读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铸就中国小说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它的光辉足以照耀古今。从古至今,没有一部文学作品能像《红楼梦》一样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不论是文人学者还是市井百姓部对它津津乐道。 《红楼梦/大语文名师导读丛书》以名师为指导,带您一起品读这部历史著作。 内容推荐 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本名《石头记》,可算作是无才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 全书以贾宝玉为轴心,以他独特的视角来感悟人生。《红楼梦》通过描写贾府的由盛到衰.揭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没落的命运。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无疑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她们希望腐朽的家族长盛不衰,希望荣光永驻。然而,贾府中的年轻儿女们一个个陷入了人生悲剧,元春、熙凤、可卿、黛玉早逝;李纨、宝钗守寡;惜春、宝玉出家;探春远嫁。昔日繁华无限的宁、荣二府风光不再。作者在他那个时代,已敏锐地感觉到了封建社会的危机。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全书的主要内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也超出了“才子佳人”的模式。贾宝玉不是才高八斗、金榜题名的状元郎,而是蔑视功名利禄、“于国于家无望”的情痴。林黛玉爱贾宝玉只是为了自己的心.从不曾劝贾宝玉去求什么功名利禄。正是在超脱了世俗偏见的共同理解的基础上,宝黛之间建立起相互爱慕高于其他一切的纯真爱情。这种爱情支持贾宝玉在冲破封建思想束缚的路上走得更远,爱情的毁灭割断了他同封建家族的最后联系。贾宝玉最终弃世出家,他对这个世界的彻底绝望,实际上表达了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的无情否定。 目录 梦幻识通灵 子兴说贾府 黛玉进贾府 游太虚幻境 奇缘识金锁 协理宁国府 宝玉呈才藻 贤德妃省亲 偷读《西厢记》 五鬼魇叔嫂 葬花泣残红 宝黛诉衷肠 盛怒惩不肖 魁夺菊花诗 再宴大观园 元宵开夜宴 紫鹃试宝玉 大闹宁国府 抄检大观园 潇湘惊噩梦 抚琴悲往事 焚稿断痴情 查抄宁国府 归结红楼梦 阅读延伸 试读章节 次日,刘姥姥向风姐儿辞行,凤姐儿让平儿收拾好送刘姥姥的东西。刘姥姥进到屋子里,只见堆了半炕的东西,都是王夫人、凤姐儿和平儿给她的银两、绸缎、衣物等。次日早上,刘姥姥找贾母告辞,贾母又命鸳鸯打点好送她的东西,让仆人帮她把东西搬上车,送她上车离去。 众姐妹到贾母处问了安,回园的路上,宝钗叫黛玉跟她来到蘅芜院。进了屋,宝钗就叫黛玉跪下,要审问她。黛玉莫名其妙,宝钗指责她一个名门千金,昨天行酒令时胡说什么。黛玉才想起因紧张,竟随口说出《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唱词,不由脸上通红,搂着宝钗,央求千万别说出去。宝钗就郑重其事地讲一遍大道理,女孩儿应该如何守闺门之道,如何不能看才子佳人之类的书籍。黛玉只有应“是”的份儿了。素云来到,说是大奶奶请二位姑娘马上去。钗、黛来到稻香村,诗社的成员都到齐了。李纨说,惜春要请一年的假。黛玉说是老太太叫她画园子图,她就有理由了。探春说,都怨刘姥姥一句话。黛玉说:“她是哪门子姥姥?索性叫她个‘母蝗虫’就行。”众人放声大笑。 李纨让大家讨论到底给惜春多长时间假,众人说着扯到画什么图上。有人提议,应该画上人物,光画园子没意思。惜春说她正愁只会画风景花卉,不会画人物行乐图。黛玉问她会不会画草虫,李纨说只要画鸟儿就行,画什么虫?黛玉说:“你们怎么忘了‘母蝗虫’?名都起好了,就叫《携蝗大嚼图》’。”众人笑得直不起腰,湘云竟连人带椅子栽到墙上。最后宝钗建议给惜春半年假就行了,楼台房屋一定用规规矩矩的界画手法,人物要分远近疏密;再让宝玉帮助随时向会画的门客相公请教。宝玉答应着,马上就要去。宝钗叫住他,说还有许多东西没准备好呢,真是“无事忙”。首先不能画在纸上,得画在绢上,就要经过许多工序加工。为了方位正确,必须把建筑布局图找来。还需要再买许多颜料,添多少画笔,要多少调色的碟子,还得预备化胶的炉子。接着她开列了一张清单,把所需物品一一写明,让宝玉去找老太太,家里有的就在家里领,没有的再去外面买。 绢用矾加工了,惜春开始作画。宝玉每天来帮忙,李纨和姐妹们每天都来闲坐,一来观画,二来便于会面。黛玉每到春分、秋分,就要犯病,今年因多玩几次,病得更重。她既盼着有个姐妹陪她说话,又厌烦说的时间过长。众人都知她的脾气,也不与她计较。 一天,宝钗来探望她,劝她另换个大夫看病,老是这样时好时歹,不是常法。黛玉已没有信心,不相信病能好了。宝钗劝她不要多用人参、肉桂,这几种补药太热了。不如每天早上用一两燕窝、五钱冰糖,熬成粥,先养胃,胃好了,能吃下饭,病就容易好了。黛玉叹息父母双亡,无兄无弟,到这里投靠亲戚,虽然外祖母疼她,毕竟不是正经主子,整天吃名贵药,再要吃燕窝粥,只怕有人说闲话。宝钗说她也是投靠亲戚的。黛玉说二人不一样。宝钗有母亲、有哥哥,有房有地有产业,不过是借住不花钱的房子,吃穿日用都是自己的,她却全靠着贾府。宝钗和她玩笑几句,安慰一番,说是回家找找看,有燕窝就给她送来,就告辞了。 黛玉吃了两口粥,仍歪在床上。太阳快落时,天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天渐渐黑下来,阴得沉黑,更加雨打竹梢,分外凄凉。黛玉随手拿起一本《乐府杂稿》在灯下翻看《秋闰怨》《别离怨》等词。她不由心有所感,提笔写下《代别离》一首,模仿《春江花月夜》的格式,题名《秋窗风雨夕》。刚写好,宝玉来了。黛玉见他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忍不住笑他:“哪里来个渔翁?”宝玉一面关心地问长问短,一面摘了斗笠,脱了蓑衣,用灯照着黛玉的脸,说:“今儿气色好了些。”黛玉见斗笠蓑衣不是平常的东西,问宝玉从哪儿弄来的。宝玉说是北静王送的,一套三样,还有一双沙棠木高底雨鞋,脱在廊下了。黛玉如果喜欢,他可向北静王再要一套。黛玉便说:“我不要,戴上这玩意儿,岂不成了戏上的渔婆子了?”话一出口,想起方才说宝玉的话来,后悔不迭,满脸绯红。宝玉没有留意,只顾看案上的诗稿,不觉叫好。黛玉夺过在灯上烧了,说:“我要睡了,你去吧!”宝玉掏出核桃大的金表来,看了看,已是戌末亥初,就戴笠披蓑出去了,又转回来说:“想吃什么,明天我告诉老太太。”黛玉说:“想吃什么明早告诉你。雨越下越大了,快去吧!” 宝玉刚走,蘅芜院的一个婆子送来一大包燕窝,还有一包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说:“我们姑娘说了,姑娘先吃着,吃完了再送来。”黛玉睡下,心中对宝钗又感谢又羡慕。再听窗外雨声,不觉又滴下泪来。 刘姥姥走后不久,贾府又来了许多亲戚:邢夫人的嫂子带着女儿邢岫烟来投奔邢夫人;李纨的婶子带着女儿李纹和李绮进京来了;薛蟠堂弟薛蝌和他妹妹薛宝琴也来投亲了。 P106-P10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红楼梦/大语文名师导读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曹雪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1701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9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4 |
CIP核字 | 2014187254 |
中图分类号 | I242.4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28 |
宽 | 15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