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华编著的《当代社会契约论研究》探讨了古典社会契约论的衰落与当代契约论复兴的逻辑关联,并将当代社会契约论概括为四大流派,分别是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契约主义契约论、以诺齐克为代表的社会哲学契约论、以约翰·哈萨尼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契约论、以戴维·高西尔为代表的博弈论社会契约论,并对这四个流派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各自的特征。最后在对当代社会契约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一种政治共识研究路径。
图书 | 当代社会契约论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风华编著的《当代社会契约论研究》探讨了古典社会契约论的衰落与当代契约论复兴的逻辑关联,并将当代社会契约论概括为四大流派,分别是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契约主义契约论、以诺齐克为代表的社会哲学契约论、以约翰·哈萨尼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契约论、以戴维·高西尔为代表的博弈论社会契约论,并对这四个流派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各自的特征。最后在对当代社会契约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一种政治共识研究路径。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方法vs主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西方政治哲学 二、基本概念:契约与契约论 三、研究对象概况及文献综述 四、本书的叙述取向 第二章 古典社会契约论的衰落及其当代复兴 第一节 古典社会契约论:主要代表作家及其方法论特征 一、古典契约论的代表作家及其基本思想 二、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方法论特征 第二节 休谟与黑格尔对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批判 一、休谟的批评:基于证明策略的视角 二、黑格尔的批评:基于哲学目的的视角 第三节 当代社会契约论的回应 一、“假如”与“好像”:当代社会契约论对休谟的回应 二、现实主义的乌托邦:当代契约论对黑格尔的回应 三、当代契约论的实践向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罗尔斯与契约主义契约论 第一节 罗尔斯的方法 一、有关罗尔斯方法的争议 二、罗尔斯的问题:多元文化下的政治共识 三、作为公平的正义:罗尔斯的论证目标 四、反思平衡:最基本的方法 五、原始状态:罗尔斯的独特贡献 六、罗尔斯方法的启示 第二节 斯坎伦的契约主义 一、二阶论证 二、不可拒绝性 三、责任与契约主义 第三节 佩迪特:反思平衡达致自由 一、各种思潮中的自由 二、无支配自由 三、反思平衡:佩迪特的运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诺齐克与社会哲学契约论 第一节 诺齐克:反契约的契约论 一、自然状态:对洛克的承袭 二、反契约论:与洛克的背离 三、解释机制:看不见的手 四、乌托邦:指向一个理想社会 第二节 阿克曼:自由国家里的社会正义 一、主题:资源的权利主张应如何得到认可 二、飞往新世界的太空飞船 三、对话:一种确证合法权利的手段 四、中立对话 第三节 高斯:基于公共证明的社会哲学 一、社会哲学的对象 二、公共证明 三、方法例证:精神损害的公共证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哈萨尼与功利主义契约论 第一节 哈萨尼的契约论 一、人际效用比较与社会福利函数 二、预期平均效用作为选择原则:对罗尔斯的批评 三、选择结果的模糊:功利主义的优点 四、功利主义契约论的起源 第二节 布坎南:公共选择中的契约 一、公共理性的历史前提 二、理性与合理性 三、自然分配与原初状态 四、政治交易与反思平衡 五、计算与证明 第三节 阿马蒂亚?森论自由 一、自由关涉个人偏好 二、自由蕴含理性对自身偏好的省察 三、帕累托自由的不可能 四、社会选择理论之于社会契约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西尔与博弈论社会契约 第一节 高西尔:基于协议的道德 一、把道德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之上 二、讨价还价的人、规则与起点 三、张伯伦问题:一个检验 四、高西尔的贡献 第二节 哈丁:救生艇理论及其缺陷 一、从囚徒困境到救生艇:哈丁的逻辑概述 二、存在集体理性的可能性 三、道德不仅仅是逆向选择 四、棘轮效应在国际援助方面的不适用 五、救生艇背景下共同求生的逻辑 六、更多的思考主题 第三节 宾默尔:演进的社会契约 一、基本方法:演进博弈理论 二、共识:道德博弈的结果 三、自然状态与原初状态:不同性质的契约装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契约模拟与洛克但书 第一节 契约的模拟 一、自然状态抑或原初状态 二、无知之幕的厚薄问题 三、契约的性质:合资抑或交易 四、接受与服从问题 第二节 洛克但书及其解释 一、洛克的财产理论及其但书 二、右翼解释 三、左翼解释 四、最低限度的解释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社会契约论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风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0680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4 |
CIP核字 | 2013185729 |
中图分类号 | F246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