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庄子(全新图解)
内容
编辑推荐

庄周的《庄子》一书深刻而有趣,它融合寓言、哲理与生活为一体。其思想博大精深,要读懂它并非易事。由黄利主编的这本《图解庄子(全新图解)》采用全新的图解方式,插入一百六十幅手绘插图、近百张图表,让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悟出真正的“逍遥”。

内容推荐

庄子,战国蒙人,道家学派之集大成者。他用毕生之学,著成《庄子》一书。该书文采斐然,是后世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源泉;其奇伟的哲学思想,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奠定了中国哲学之根基。

《庄子》是一本深刻而有趣的书,融合了寓言的生动、哲理的思辨、生活的鲜活,读起来倍感轻松。但是,想要真正读瞳它、体悟它、运用它却并非易事。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庄子》,由黄利主编的这本《图解庄子(全新图解)》采用全新的图解方式,将庄周的智慧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用更为生动直白的语言帮您更轻松地读懂庄子世界里真正的“逍遥”,让您对人生的现状有另类的解读视角。

目录

《庄子》思想结构图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揭秘庄子其人其书

 1 百家争鸣的乱世战国:庄子的时代

 2 乱世隐者:庄子其人

 3 道家二圣:老子与庄子

 4 南华真人:庄子与道教

 5 三分其书:《庄子》篇目

 6 真人、隐士、士大夫:《庄子》哲学的三种境界

 7 魏晋风度:《庄子》与玄学

 8 多种体裁的浑沌组合:《庄子》的文体形态

 9 语言大师的多面手法:《庄子》的语言特色

 10 在发展中创新:《庄子》研究

第2章 逍遥游

 1 逍遥游:对自由的畅想

 2 鲲鹏展翅:逍遥游的四大境界

 3 无穷之境:逍遥游的三种做法

 4 无何有之乡:寝卧树下的悠然

 5 曳尾涂中:自由自在的乌龟

 6 神人的逍遥境:不以俗物为务

 7 许由不受天下:我是一只小小鸟

 8 大鹏鸟与麻雀:幸与不幸

第3章 齐物论

 1 齐物论:万物齐同的世界

 2 大道为一:其实世上本没有路

 3 庄周梦蝶:蝴蝶也能梦到我

 4 濠梁鱼乐:我知道鱼儿的快乐

 5 鼓盆而歌:达观地对待死亡问题

 6 庄子将死:中国式精神解脱

 7 丽姬嫁夫:他乡也是安乐地

 8 朝三暮四:本质没有变

 9 大言不辩:最高的争辩术

 10 望洋兴叹:走出世俗小天地

 11 井底之蛙:只见一隅

 12 说梦:人生就是一场大梦

第4章 养生经

 1 养生经:游刃有余地生活

 2 心斋和坐忘:养生之法

 3 庖丁解牛:养生之道

 4 缘督以为经:养生之本

 5 沼泽野鸡:愿为自由顾

 6 无乐:至极的快乐

 7 夜梦骷髅:不要为人事而累

 8 呆若木鸡:斗鸡中的王者

 9 养生如牧羊:别做落后的羊

 10 别样人生:要为生活而活

 11 齐桓公遇鬼:不要自取烦恼

 12 四六法则:排除人生的扰乱

 13 本末倒置:失去的并不重要

第5章 人间世

 1 人间世:看透世间的真谛

 2 螳螂捕蝉,异鹊在后:人世的险恶

 3 大葫芦的妙用:无用为大用

 4 枯鱼之肆:“人肉”的市场

 5 贫非惫也:生不逢时的感叹

 6 惠子相梁:好友相妒

 7 曹商舐痔:权势如痔疮

 8 天人之辩:复归自然的呼声

 9 弃璧负子:君子之交淡如水

 10 材与不材:有用和无用都是靠不住的

 11 子桑鼓琴:不平则鸣

 12 宋王赏车:龙颔里取珠

 13 邯郸学步与丑女效颦:不要盲目崇拜

 14 八病四祸:人生之大忌

 15 九征之法:教你如何识人

第6章 论大道

 1 论大道:无处不在的道

 2 人故无情:道是无情却有情

 3 女闻道:物我浑然融为一体

 4 梓庆为 :技术是如何炼成的

 5 津人操舟:无我之境

 6 丈夫蹈水:长于水而安于水

 7 渔父论“真情”:法天贵真

 8 真人:道之大者

 9 孔子拜师:不言之教

 10 轮扁斫轮:大道靠个人修养而悟

 11 道在屎尿中:大道无所不在

 12 第六根手指:邪门歪道不可取

 13 云将求道:万物不违本源

 14 丑人的魅力: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15 孔子见老聃:至人的境界

 16 大道不言:目的会取代自然本性

第7章 政治观

 1 政治观:无为而无不为

 2 黄帝索玄珠:无为才能找到

 3 任公子钓鱼:无心方能钓大鱼

 4 指点迷津:牧童的治国经

 5 浑沌之死:聪明反被聪明误

 6 盗丘:圣人就如大盗

 7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都是圣人惹的祸

 8 伯乐善治马:治天下者之过

 9 驯君之术:顺其本性施教

 10 尧舜禅让:没人愿接这累活

 11 屠夫不受封:明白自己的位置

 12 孔子寻仁义:依循大道而行

 13 绝圣弃智:天下不是拿来管的

 14 蜗角之争:战争毫无意义

 15 庄子的三把剑:无形剑胜于有形剑

附录 《庄子》全文

试读章节

百家争鸣的乱世战国

庄子的时代《庄子·天下》篇中论述了墨子、禽滑厘、宋锛、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子共五派十子,附带叙及名家的惠施和公孙龙等。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阴阳家的邹衍、法家的韩非子等等。这就是后世所称道的“百家争鸣”。

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旧阶级之间和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过去的政府办学变成了私人讲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多起来。他们以“士”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就是现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同时,各诸侯为逐鹿中原,十分需要知识分子,因而“养士”之风盛行。各诸侯对“士”往往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杂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一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谓“百家”,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农家、杂家等等。其中有儒、墨之争,儒、法之争,儒、道之争等,就是在各家的内部也有不同派别的争论,他们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救世的主张。儒家代表孟子先后与墨家和杨朱争辩。道家代表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哲学思想,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对儒家的学说进行了诙谐的讽刺。法家代表韩非总结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使法家的理论趋于完善,开始对儒家比较系统的批判。

在诸子百家相互诘难,进行激烈论争的同时,各家之间还有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如道家、法家之间,儒家、法家之间,儒家、道家之间都有相互借鉴之处。诸子百家的相互影响到战国后期更为明显,由于政治上统一已成为大势所趋,“百家争鸣”渐渐转入了总结阶段,此时,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就把百家之言融合在一起,为百家争鸣的局面画上了句号。

乱世隐者

庄子其人

白描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自幼家境贫寒,曾经做过宋国的漆园吏。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退隐;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与世无争;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强调率性。他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应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力量。他所著的《庄子》,想象丰富,语辞华美,气势壮观,文章极富有寓意,生动而思辩性强。

庄子生卒

由于庄子生不显赫,乃乱世隐士,所以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能够据以判断的文献资料,一是《史记》的大概说明,即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和楚威王想请庄子为相来判断。二是《庄子》的有关内证,就是以书中提到的魏惠王、惠子、宋王偃、公孙龙、赵惠文王等推断。其他还有晋人李颐说与齐泯王同时,南宋朱熹说比孟子晚几年等。近代学者据以上线索,对庄子生卒年分别画出一个大致的时限。学术界普遍采用的是马叙伦《庄子年表序》所谓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之说。

庄子故里

近年来,河南商丘、安徽蒙城、山东东明都邀集学者开会研讨,说其地是庄子故里,真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关于庄子故里,最早、最有权威的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庄子传》,说庄子为战国中期蒙人。至于蒙地在战国时属于哪个国家,或许在他看来,当时的人都十分清楚,毋庸赘言。没想到正是在这一点上,后世意见分歧,先后出现宋之蒙、梁之蒙、齐之蒙、楚之蒙、鲁之蒙诸说。

道家二圣

老子与庄子

老子是谁

老子这个人和他写的书都有点神秘。他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在道教中,被尊为太上老君。《史记》里面关于老子有一个传记,讲得很简单。司马迁说:老子是春秋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来做了周守藏室的史官。老子在做史官的时候,纵观天下大势,觉得天下事已无可挽救,于是决定归隐。在归隐的路上经过函谷关,守关的尹喜知道这是一位大哲,就请他把他的想法写下来,于是老子就为这个守关的人写下了“道德之意”五千言。老子写完《道德经》以后,就从此消失了,世人再也没有关于他的消息。《老子》(《道德经》)五千言里所述非常难读懂。如果没有道家后来的文献,我们甚至没有办法来理解老子这个“道”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我们解读或研究《老子》,必读一本典籍《庄子》。《庄子》将《老子》的“道”发挥到极致,又自成一体,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老子和庄子比较

自古迄今,谈到道家,许多人自然而然便想到老子与庄子。总认为二者的道,是同一之道,并不做更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事实上,二者的道之方式与后果,都大有不同,一个是智者,一个是诗人;一个是欲济天下,一个是游心天地;一个欲建立小国寡民的乌托邦,一个却是寻求姑射仙人的自由天地。老子反儒家之道而行之,欲济天下于无为又无不为;而庄子却只关心自己,不为世俗的一切所干扰。许多人认为道家就是无为而独善其身,这是不太准确的,老子还是心怀天下而跃跃欲试,庄子却不屑一顾而纵浪荒野。

老子讲“上”“下”之别和“民”“圣人”之别,从中亦可窥其深心曲致在“天下”,而庄子的文字里,讲至人,讲鄙人,全是关注于个人独立在世的方式,所以,老子关注的是社会性的道,而庄子关注的是个人性的道,天下不可或忘,他却只求“忘天下于天下,以天下忘天下”,寻求无碍个性的境界。

P18-22

序言

追寻自由的灵魂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竞起,学派纷纭,开创了我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诸子百家中,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用文学的形式,表达出哲学体系的复杂性和诡论性,超过了任何诸家。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格是后世浪漫主义创作的思想源泉。在哲学上,则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要论题和基本观念,不少也是引发于《庄子》。另外,在美学、绘画等方面,《庄子》也影响至深。可以说,《庄子》作为中国古代的经典,已经深深植入了中国文化和每个中国人之间。

《庄子》一书多是用寓言故事、圣哲之言和荒诞之语来表达深刻的哲理,读起来十分有趣;但由于是古文,后世对《庄子》的解读多是以注庄来解庄,带有太多的学术气味,让人进入玄而又玄之境,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使普通人很难理解其思想真谛。以至于人们对《庄子》的了解多是“逍遥”“齐物”等的概念性认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如何用这些哲理来解读我们的人生、影响我们的人生,是《庄子》最现实的意义所在。

高速运转的当代社会,让我们如棋子一样,迷失了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对外在世界的执著追求和世俗的价值观,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沉重,在成功后的辛酸和失败后的痛苦中,我们挣扎着。而《庄子》中以冷眼观世的哲理,正是我们现在需要跳出世俗,为自己的心灵寻找自由的一剂良方。

为了让读者能对《庄子》有深刻的感悟,读出真正的“逍遥”,并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我们出版了《图解庄子》这本书,这本书对庄子的主要思想做了梳理,将《庄子》三十三篇分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经、人间世、论大道、政治观六大部分。每个部分下面对最能代表庄子思想的篇章,结合当下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讲解。能够让您对庄子核心思想中的“逍遥游”“齐物论”等有总体的把握,对人生的现状有一另类视角的解读。让您的心胸更宽广,让您的思想更深邃,让您的心灵更自由。

本书最具特色且最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方,是通过一张张生动的图解与表格,使您能够准确又轻松地掌握我们所想要传达的重点,您不会再有枯燥乏味之感。最重要的是这种全新的体验,或许会让您对这个世界看得更宽阔、更清晰。

在我们最初“图解”这本书时,也曾有过诸多的困惑。譬如:

·如何重新诠释《庄子》的思想?

·如何用图画和图表来解析庄子的寓言?

·如何让庄子的思想和当今社会相联系?

·如何让人们真正体会到“逍遥”?

作为本书的编者,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广泛地搜集资料,参考各方观点,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哲理更清晰易懂。另外,结合现实生活,使庄子的思想离我们更近,能够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帮助。但由于编者能力水平有限,且某些资料也很难搜集齐全,我们在编写本书时,难免有一些疏漏,有些观点也有待商榷。

我们诚恳地希望读者能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享受。

编者谨识

2015年2月

书评(媒体评论)

《庄子》原著是很厚的,且不容易看懂。这本书对原著进行了梳理,提炼了精髓,概括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经、人间世、论大道、政治观这六个部分,结构清晰,易于阅读。

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如何将他那高深玄妙的思想表达出来?本书采用了图解的方法,做得不错!

高速运转的社会让我们如同棋子一样,很容易迷失方向。《图解庄子》这本书中的80多个小故事给我们开出了良方,帮我们找到心灵的自由。

螳螂捕蝉、庖丁解牛、庄周梦蝶、伯乐相马、邯郸学步……太多的成语都出自《庄子》这本书,《图解庄子》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概括和延伸,让我们对这些成语有更好的理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庄子(全新图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战国)庄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47772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8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4
CIP核字 2015040661
中图分类号 B223.5-4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