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脑开发秘册
内容
编辑推荐

姬广亮编著的《大脑开发秘册》不仅记录了我们自己的记忆技巧,也融合了国内外众多记忆大师的记忆方法和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比如,我们对“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大脑开发方法,有详尽易懂的描述,对《最强大脑》里部分超强挑战者的记忆方法也有细致分析。此外,还有“赌王”的电话号码记忆术,以及轻松记忆数字、单词、历史年代,快速阅读或背诵文章的一些技巧。

内容推荐

我们的大脑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每天能记录生活中大约8600万条信息,思想每小时游走300多千米,平均每24小时产生4000种思想。据研究,人的一生能凭记忆储存100万亿条信息。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大脑能做什么知之甚少。

姬广亮编著的《大脑开发秘册》融合了国内外众多记忆大师的记忆方法和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从创建“数字密码本”到勾画“思维导图”,从“赌王”数字记忆术到无规则数字记忆规律,从两分钟记住一幅随机打乱的扑克牌到3亿人在使用的思维导图,从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记忆法到大脑隐性潜能的开发……不仅为学习、工作中的零碎记忆传授了方法,也为最强大脑的开发提供了可能。

本书为国内迄今超级大脑开发最资深权威著作,跟随作者指示,组装一套全新的“记忆操作系统”,记忆力、思维力、信息处理能力、演讲力、决策力……将会逐一释放爆炸性的能量。

目录

作者序 “作弊”的大脑

推荐序 记忆有“魔”方

CHAPTER ONE 你所不知道的大脑真相

 改造你的大脑,从0.1%开始

 大脑使用说明书

 我们的大脑是否“够用”

 只有控制好大脑,才能控制好生活

 这样记才不遗忘

CHAPTER TWO 数字不再是你的死对头

 创建你的“数字密码本”

 开始挑战历史年代吧

 向赌王学习记忆数字

 无规则数字的记忆规律

 每一个魔方达人都是记忆高手

 《最强大脑》解密:色子点数记忆

CHAPTER THREE 把书装进脑袋

 抽象内容也可以很形象

 别误解了“死记硬背”

 卡耐基说“一定要牢记别人的名字”

 单词、句子记忆术

 是什么影响了你的阅读效率

 《最强大脑》解密:百家姓空间大挪移

CHAPTER FOUR 脸盲、路痴、忘性大及生活中的那些其他

 将记忆材料导演成一部微电影

 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记忆法

 拯救“脸盲症”患者

 两分钟记住一副随机打乱的扑克牌

 《最强大脑》解密:双胞胎连连看

CHAPTER FIVE 画出你的记忆地图

 “超体”离我们有多远

 3亿人在使用的思维导图

 价值连城的记忆宫殿

 《最强大脑》解密:智破百部手机锁

CHAPTER SIX 好好“锻炼”,“拯救”大脑

 与大脑运行节奏同步

 大脑的隐性潜能

 别用坏习惯对抗大脑

 冥想的力量

后记 “最强大脑”修行图

试读章节

1000年前,能够记住和背诵一篇文章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人们很容易将日常事务装进大脑,可以自如应用记忆。今天我们大部分记忆都交给了可以携带、方便随时搜索的数码电子这些“外脑”了,我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越来越严重,记忆在生活中的作用逐渐被这种过度的依赖削弱。

牛津大学顶尖神经学家苏珊·格林菲尔德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电脑和互联网对人类大脑所造成危害方面的深入性研究,她发现大量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会将人们带入一种“永远无法令人满足的数字现实”中,同时这一现象也使人的记忆发生减退,使人的社交能力萎缩,甚至最终使大脑开始退化。经常用脑的人到了六七十岁,思维仍像中年那样灵敏;反之,那些青年时期就不愿意动脑子的人,大脑则会加速老化。

记忆对人非常重要,没有记忆的人,没有未来。失忆症患者莫莱森因为手术中出现了重大失误患病,他的智力很正常,性格也基本没变,他仍能记得很多过去发生过的事儿,但从手术后就无法形成新的记忆了。莫莱森记得怎么回到自己小时候的旧居,但对于手术后搬入的新家却记不得怎么回去了。他可以使用割草机,然而往往第二天就不知道怎么用了。他日复一日地读着同一本杂志,每次都好像第一次接触。更糟糕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莫莱森记不得自己什么时间吃过饭,肚子发出的信号往往不足以说明自己是饥是饱。对亲人的过世,莫莱森也常常记不起,因此,每次提起过世了的亲人,他都像第一次听闻噩耗一般。莫莱森也记不得父母的状况,于是他就在钱包里夹张纸条,写上父亲已故,母亲在养老院。没有了这张纸条,他发现自己很难想起父母在哪儿、是否已故。莫莱森患失忆症五十年,他只能处于“永远现在时”的状态。是不是很荒诞?读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起电影《记忆碎片》中的主人公?

除了记忆,大脑还能够掌控人的情绪。FBI在审讯嫌疑人或者谈判专家在谈判的时候习惯于坐在人的左边或者观察人的左脸,在他们看来“左侧脸比右侧脸更加可靠和诚实”。左侧脸比右侧脸更能倒映出真言,这是因为从大脑分工的差别来看,右侧脸流露出来的是理性的信号,左侧脸表现的是自己的情绪和感情。根据左右脑分工理论,人的右脑被称为“祖先脑”,主管形象思维(视觉的、绘画的、几何学的、图像、直观感觉等);左脑主管语言逻辑思维(算术的、伦理的、分析的、理论和解析等)。然而,大脑的这种分工和它所主管身体部位的方向恰好相反:主管情绪和感情的右脑主要支配身体的左侧,主管伦理的左脑主要支配身体的右侧。换句话说,谈话对象的右侧脸流露出来的是理性的信号,而他的左侧脸则表现出的是自己的情绪和感情。

研究发现,肯定性的感情出自右侧脸,但基本左右对称,而否定性的感情则被认为多由左侧脸流露出来。事实上,我们两边脸上肯定的由衷的表情并不会有所不同,只有故意装出来的、按别人要求摆出来的表情才会出现左右侧脸不对称。例如发自内心欢喜的一张脸,就很少出现不对称。因此,左右侧脸不对称就被很多人用作最初辨别撒谎的线索。大脑的机能决定着有时候你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从左右脑不对称原理上来说,情绪控制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更好地管控好我们的右脑。P17-19

序言

仿佛“着魔”了,从学习“魔方盲拧”第一天起,我就深信自己能打破世界纪录。此后每遇到一个好友,我都激动地给他(她)说:“等着吧,看我打破世界纪录!”后来,周围好多人送我“疯子”两字时,我才发现自己挖了个“天坑”,只差一跳了。

事已如此,我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不得不说,魔方的最初记忆是件极其痛苦的事,前三月尤为头大。然而,痛苦后终有所得。三个月后,好像打通脑脉一般,我突发奇想,开创了一种全新记忆法。我拿着自己的“秘术”与一些专家切磋,他们统一了口径似的,只摇头而不语。我心想,兴许我的独门秘术,已达到了天顶星级别,他们看不懂罢了。于是,便开始闭门修炼。没想到一个月后,世界纪录真被我干掉了,心里的美滋滋真是没的说了。

那段日子,我仿佛发飙了一样,竟然接连打破了10次世界纪录,“魔方盲拧”世界排名被不断刷屏,前25次世界最快纪录被我信手装进了“腰包”,“魔方盲拧”的速度被我刷新到一个新纪元,想想真不可思议,这一切只能归因于我无意中开创的记忆方法。可见,一种高效的记忆方法,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到记忆方法,不得不说一个人,也是记忆开发行业的一位顶级高手——姬广亮老师。

2012年5月一个温暖舒适的午后,我结识了姬广亮老师,我俩一见如故。他很年轻,对大脑开发研究却相当资深。他的谈话中,无不显示出对大脑开发的奇思妙想。甚至可以说,与他的对谈,使我的思维习惯发生了改变。比如,思维导图的运用,现在几乎成了我工作、生活、学习中,一件形影不离的随身利器。

姬老师这本书,无疑是给渴望开发大脑、提升记忆力和想要拥有一颗最强大脑的人带来一习春风,里面不仅有好玩有趣的故事,还有实实在在的“干货”。它不仅能训练人们的记忆力,也能开发大家的大脑活力,同时对思维力、创造力、信息处理力、演讲力、决策力等也会带来非同小可的改观。说它是大脑开发秘术,一点不为过,说它是国内开发大脑潜能的终极指南,也完全当得起。

魔方有4325亿亿种变化,如果一秒转动3下魔方,不计重复,也需要转4542亿年才可以转出魔方所有的变化,这个数字是目前估算宇宙年龄的大约30倍。大脑就像一个智慧魔方,也像一个小宇宙,只要你转动得当,总能解开属于自己的记忆系统,只要开发得当,完全可以释放出爆炸性的能量。

庄海燕(魔方盲拧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者)

后记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18日1时15分去世,死后他的大脑不翼而飞,之后便下落不明。爱因斯坦大脑的下落,以及这颗堪称有史以来最聪明的大脑到底有何过人之处,成为20世纪最传奇的谜团之一。

爱因斯坦死后,在征得他的儿子汉斯同意后,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对尸体进行了解剖。他逐一检查器官,将它们称重并描述器官外观,回答了全世界都想知道的问题:爱因斯坦死于“大动脉瘤破裂”。

最令人震惊的是,他解剖完爱因斯坦的尸体后,并没有把大脑放回头颅内,而是放到了装满甲醛的容器中带走。为了方便研究,后来哈维竟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切成了240片。

从此,他一直背负“盗脑者”的恶名,但他却依然立誓要保卫爱因斯坦的大脑。他是要让神经解剖专家找出爱因斯坦天才智商的答案。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进化论人类学家迪恩·福尔克带头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爱因斯坦大脑中的某些部分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他非凡的认知能力可能与此有关。

福尔克和几位同仁一起,通过对14张照片进行仔细研究,首次描绘了爱因斯坦的整个大脑皮层。这些研究人员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与85位“正常人”的大脑进行比较,利用现今的功能成像技术,解释了爱因斯坦大脑皮层非同寻常的特点。

福尔克说:“尽管爱因斯坦大脑的整体大小和不对称形状与常人无异,但其前额皮层、体觉皮层、初级运动皮层、顶骨皮层、太阳穴皮层以及枕骨皮层都与众不同。其中,前额皮层的一些部位褶皱多于常人许多。这些可能为他的视觉空间和计算能力提供了神经学上的支撑。”

爱因斯坦是如何锻炼大脑的?他的大脑修行地图是什么?如何才能像爱因斯坦一样思考?这些问题都是脑科学界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如果非要给“最强大脑”下一个定义,我们该用什么文字来描述和定义它呢?如果单从大脑功能上来定义,比如超强的记忆能力、过人的思维能力等,会显得非常片面和生硬。因为,大脑只有与外在环境,比如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有所链接才能称之为完整的个体。

如果现代科技可以让达·芬奇、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尼古拉·特斯拉等天才科学家复活,他们也不一定能够在《最强大脑》栏目中挑战成功。尽管如此,他们却推动了人类文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世界面貌。难道他们不能被称为“最强大脑”吗?

可见,“最强大脑”不只是一个天赋异禀或拥有惊人才能的记忆超人或心算达人,他可能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一个精通多国语言的学生,一个专业技术过硬的上班族,一个领导能力过人的老板,某个领域的科学家,甚至是一个普普通通却身怀绝技的农民。只要他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可以为己所用,改善家庭生活状况,为人所用,造福身边的人,改善某个行业或领域,为社会或国家创造更多实际价值,甚至推动世界的发展,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最强大脑”。

然而,任何技能和领域的成功都离不开学习,一个人学习的速度往往决定了他成功的速度。高效率的学习离不开超强的记忆能力、卓越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阅读能力。所以,这本书肯定是你练就“最强大脑”的重要基石。

普通人常常抱怨自己学到的很多知识“没有用”。是的,很多知识确实“没有用”。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你“没有去用”。你学会了不去练习,如何有用?你练习了,却不去总结和精进,又如何做到高效使用?

要想练就“最强大脑”绝不是阅读一本书或参加某一个课程就能马上做到,它需要充分调动一个人全方面的生理、心理和身体特质,并启动外部“教练团队”。

在本书前面,你会看到八幅“大脑修行地图”。它们像一张张的网,网罗了每个章节的知识重点和核心。它们也像一幅幅“藏宝图”,只有那些敢于冒险并能坚持不懈的人才能最终挖掘到价值连城的宝藏。

本书就像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它可以帮助你开启“最强大脑”宫殿的大门,宫殿内充满各种神奇的未知,等待你去探索与发现。

在这座未知的宫殿里,有人走,有人留,有人失败,有人成功。有人趾高气扬地入场,却灰头土脸地离开;有人畏首畏尾地入场,却信心满满地离开;有人误打误撞或因为兴趣入场,却成就一身绝技;也有人只为了凑个热闹,想要探听一二。

达·芬奇可以用画笔画出惊世骇俗的作品,普通人却只能用画笔画出连自已都看不懂的“涂鸦”。画笔一直没变,变的只是使用画笔的人。大脑宫殿一直没有变,变的是住在里面的人的心态。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人可以无缘无故失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是先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忠告。

最强大脑就在你身边,你就是最强大脑!

下一位挑战者,是你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脑开发秘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姬广亮//姬广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74231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4101025
中图分类号 B842.3-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