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杨绛著译(共7册)(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杨绛著译(共7册)(精)》介绍了,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女士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作为老派知识分子,作者杨绛的文字含蓄节制,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先生的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

内容推荐

《杨绛著译(共7册)(精)》汇集杨绛先生八十年(1933-2013)的散文随笔精品,大多为其不同时期的自编结集,代表了20世纪下半叶白话文写作的高峰与典范。本套书收录了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一九九二—二○一三》《杂忆与杂写:一九三三—一九九一》《我们仨》《斐多:柏拉图对话录之一》《“隐身”的串门儿》。

目录

干校六记

将饮茶

杂忆与杂写:一九九二—二○一三

杂忆与杂写:一九三三—一九九一

我们仨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之一

“隐身”的串门儿

试读章节

《杂忆与杂写:一九九二—二○一三》

这里我根据身经的感觉,写几桩想不明白的事。记事务求确实,不容许分毫想象。

我六七岁上小学的时候,清早起床是苦事,因为还瞌睡呢,醒都醒不过来。有一次,我觉得上下眼皮胶住了,掰也掰不开。我看见帐外满室阳光,床前椅上搭着衣服,桌上有理好的书包,还有三姐临睡吹灭的灯——有大圆灯罩的洋油灯。隔着眼皮都看得清清楚楚,只是睁不开眼。后来姐姐叫醒了我。我睁眼只见身在帐中,帐外的东西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帐子是布做的。我从未想到核对一下帐外所见和闭眼所见是否相同,也记不起那是偶然一次还是多次。只因为我有了以后的几次经历,才想到这个问题。

一九三九年夏,我住在爸爸避难上海时租居的寓所。那是两间大房间、一个楼面和一个盥洗室。朝南的一大间爸爸住。朝北的一大间我大姐和阿必住,我带着女儿阿圆也挤在她们屋里。房子已旧,但建筑的“身骨”很结实。厚厚的墙,厚厚的门,门轴两端是圆圆的大铜球,开门关门可以不出声响。

一次,阿必半夜到盥洗室去。她行动很轻,我并未觉醒——也许只醒了一半。我并未听见她出门,只觉得自己醒着。我看见门后有个黑鬼想进门,正在转动门球,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这黑鬼在偷偷儿开门。于是门开了一缝,开了一寸、二寸、三寸、半尺、一尺,黑鬼挨身进门来了。我放声大叫,叫了才知道自己是从梦中醒来。大姐立即亮了灯。爸爸从隔室也闻声赶来。

我说:“看见门背后一个黑鬼,想进来,后来真进来了。”

阿必在门边贴墙站着,两手护着胸,怪可怜地说:“绛姐,你把我吓死了!我知道你警醒,我轻轻地、轻轻地……”

她形容自己怎么慢慢儿、慢慢儿转动门球,正像我看见的那样。黑鬼也正是阿必的身量。

爸爸对我说:“你眼睛看到门背后,太灵了,可是连阿必都不认识,又太笨了!”

大家失惊之余,禁不住都笑起来。爸爸放心回房,我们姊妹重又安静入睡。事后大家都忘了。

可是我想不明白。我梦中看见门背后的黑鬼,怎么正是黑地里的阿必呢?我看见黑鬼的动作,怎么恰恰也是阿必的动作呢?假如是梦,梦里的境界是不符真实的。假如不是梦,我怎么又能看到门的背后呢?

一九四二和一九四三年,锺书和我住在他叔父避难上海时租赁的寓所,我们夫妇和女儿阿圆住二楼亭子间。亭子间在一楼和二楼之间,又小又矮,夏天闷热,锺书和阿圆受不了,都到我婆婆的朝北大房间里打地铺去了。我一人睡大床。大床几乎占了亭子间的全部面积。床的一头和床的一侧都贴着墙壁。另一侧的床沿,离门框只有一寸之地。我敞着门,不停地挥扇,无法入睡。天都蒙蒙亮了。我的脸是朝门的,忽然看见一个贼从楼上下来。他一手提着个包裹,一手拿着一根长长的东西,弓着身子,蹑足一级一级下楼,轻轻地,轻轻地,怕惊醒了人似的。我看出他是要到我屋里来。我眼看着他一级一级下楼,眼看着他走到我的门口。他竞跨进房间,走到我床前来了。我惊骇失声,恍惚从梦中醒来,只听得锺书的声音说:“是我,是我,别吓着。”我一看,可不是他!一手提着个草芯枕头,一手拿着一卷席子。他睡了一觉来看看我。朝北的大房间,早上稍有凉意,他想回房在自己大床上躺会儿。可是想不到亭子间照样闷热,他还是待不住,带着枕席还是逃走了。

我躺在床上,一面挥扇,一面直在琢磨。我睡着了吗?我梦里看见的贼不正是锺书吗?假如我不是做梦,那么,我床头的那堵墙,恰好挡住楼道。楼梯有上下两折,下楼十几级,上楼七八级。亭子间墙外是楼梯转折处的一个小平台,延伸过来有一小方地,是打电话的立足之地。亭子间的门对着一小片墙,墙上安着电话机。我躺在床上,只能看到门外的电话机,无论如何看不见上楼下楼的人,除非我的眼睛能透过墙壁。我到底是做梦,还是醒着呢?我想不明白。

一九五四年夏,文化部召开全国翻译会议。我妹妹杨必以代表身份到北京开会,住在我家。我家那时住中关园的小平房。中间是客厅,东侧挡上一个屏风,算书房。西侧是朝南、朝北的两间卧房。当时朝南卧房里放一张大床,是我和锺书的卧房,朝北是阿圆的卧房。锺书怕热,我特为他买一张藤绷的小床,放在东侧书房里。阿必来了,我们很开心。我有个外甥女儿正在北京上大学,知道必阿姨来,也来趁热闹。她也是我们全家非常喜爱的人,大家叫她“妹妹”,阿圆称她“妹妹姐姐”。“妹妹”和阿必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她们俩都来欢聚,我家十分快乐。晚上“妹妹”也留宿我家。

“妹妹”有点儿发烧,不知什么病,体温高了一度左右。我让阿必睡在阿圆房里,叫“妹妹”睡在我的大床上,我便于照顾,同时也不怕传染那两个身体娇弱的阿必和阿圆。

天晚了,大家回房睡觉。各房的灯都已经灭了。“妹妹”央求说:“四阿姨,讲个鬼故事。”

我讲了一个。“妹妹”听完说:“四阿姨,再讲一个。”

我讲完第二个,就说:“得睡了,不讲了。”“妹妹”很听话。我们两人都静静躺着。

忽然,我看见锺书站在门外。我就说:“你要什么?”

他说:“还没睡吗?我怕你们睡了。”

他要的什么东西我记不得了,大约是花露水、爽身粉之类。我开了灯,起床开了门,把东西给他。然后关上门,又灭灯睡觉。

“妹妹”说:“四阿姨,四阿姨。”

我以为她还要我讲鬼故事,她却是认真地追问:“你怎么知道四姨夫在外面?”P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杨绛著译(共7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3954
开本 32开
页数 142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44.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0
143
1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