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薛忆沩对话薛忆沩(异类的文学之路)(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薛忆沩十余年写作生涯中应邀所写的各类访谈文字,经作者重新梳理,以未删节、未编辑的“原汁原味”的薛忆沩风格,呈现在这部全新的随笔集中。包括多篇颇具影响的访谈,如《面对卑微的生命》、《写作是最艰难的人生冒险》、《文学永远只有一个方向》等。

《薛忆沩对话薛忆沩(异类的文学之路)(精)》供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我将近三十年独立于主流和正统的文学道路是一条从没有人走过的路。我总是说,文学不是我的选择,而是我的宿命。但是,在整理这些访谈作品的过程中,我还是忍不住会不断责问自己:为什么要如此孤独?为什么要如此抗争?为什么要如此殚精竭虑?为什么要如此含辛茹苦?……从我们那个年代的流行歌中借用的这篇短序的题目就是我对所有这些责问的回答:“为了梦中的橄榄树”。如果我能够选择,我肯定,我还是会选择悲天悯人的文学。

《薛忆沩对话薛忆沩(异类的文学之路)(精)》供读者阅读。

目录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代序)

薛忆沩采访薛忆沩

面对卑微的生命

“我的一生终将是这种苛求的祭品”

在语言中寻找自己的天堂

与薛忆沩谈《流动的房间》

对话薛忆沩:从这一“步”到下一“部”

长跑和长篇:身体与精神的韧性

“最迷人的异类”

“异类”苦修成的“正果”

“精细的写作成了我反抗异化的主要手段”

“朗读是我验收自己写作的方式”

“写作就是我的宗教”

“个人,是我所有作品的主题”

八十年代的精神状态

一座城市的“必读书”

“写作是最艰难的人生冒险”

“文学永远都只有一个方向”

对美感和诗意的向往

“先锋注定是孤独的”

“创作让我贪享精神的自由”

需要我们“精益求精”的事业

对深圳“一见钟情”

从《遗弃》到《空巢》:一条奇特的文学道路

现实与历史的“空巢”

社会事件如何升华为小说艺术?

关于我们的父母,我们到底知道多少?

《空巢》:八十年历史的“心传”

“留在一个民族心灵上的伤痕”

写作是一种感恩

“理想主义是文学的基本特质”

文学的根基

试读章节

是的,他从来就没有考过级。他已经学过很多年的钢琴,水平已经不低,也从来没有考过级。我认为考级是这个时代的闹剧之一。我听说不少考过了很高级别的孩子其实根本就不喜欢音乐,他们家里除了那些考级的曲目之外也听不到其他的音乐。而我儿子的房间是充满音乐的房间,他读书和休息的时候也总是有大师在为他伴奏。有一天,他走到我的书桌旁,煞有介亨地对我说:“爸爸,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人就是喜欢音乐。”我并没有太当真。但是,我觉得“喜欢”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这个时代试图把一切都“量化”。这大概也是一个“现代化的陷阱”吧。你知道,体制内的作家都是有“级别”的。这种“级别”既是对文学的玷污,也是对作家这种神圣职业的玷污。对写作进行量化,字数就可能会成为考核的一个目标。像我这种奉行古典主义原则的人,总是讲究叙述的节制,恐怕永远都只能蒙受“初级”的羞辱。

可是你的儿子已经很“高级”了,这应该是一种安慰。看来,你的“私塾”教育真是富有成效。

我想“私塾”教育最值得夸耀的并不是这些可见的成绩,而是那些不可见的影响。比如,他可以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地思想,他不必为自己的淘气和“迟钝”而蒙受老师的呵斥,他更不必为我这种从来不与老师拉关系的家长而遭受老师的冷遇。还有,他没有考试了,这太重要了。这几天,全市的小学都在进行期末考试,他以前的那些同学们每天都要为背诵那些枯燥无聊的课文花费许多时间吧,而他却在家里一遍又一遍悠闲地欣赏着阿什肯那齐演奏的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全集。你看他多么开心。我认为,小学应该取消一切形式的考试。我们都称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小学阶段的考试就是成年人对这些“花朵”的践踏。语言学在研究认知能力的时候发现,大概在十二岁左右,人的认知方式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十二岁之前,人具备“习得”的天赋。这个阶段,我们不应该用成人的方法来对待孩子获取知识的过程。我们不应该促使他们去“懂得”所学的东西。成年人总是抱怨孩子们不懂事,其实孩子们就应该“不懂事”。

你对小学教育有许多的看法。

我曾经在《南方周末》上写文章批评过小学的语文课本。我说不应该通过那些无聊的课文强迫孩子们去“爱”那些抽象的概念,那些伟大、光荣、正确的概念,而应该引导他们去爱具体的对象,比如父母、朋友、树木和动物。当然,老师本身也是问题。我经常听见小学老师对天真的孩子们使用非常刻毒的词语。成年人之间有“人身攻击”的罪名,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们就可以随便对孩子们进行“人身攻击”,对他们施加语言暴力呢?也许很多年之后,中国的法律也应该来关注这个被忽视的角落。

再谈谈你对大学教育的看法吧。

我已经有六年在大学任教的经历。每年我都给刚从中学上来的学生们上写作课。天呵,他们的美感和想象力都到哪里去了?中小学语文教育强加给了他们一种对自己的个性或者说对人性不负责任的写作习惯。我知道他们每个人都能够应付高考,但是他们中相当多的一部分既没有写作的诚意,又没有对语言和生活的敬意。还有就是“扩招”的问题。最开始,我的班上只有二十个学生,现在一个班上有八十个学生。这是大学里的“人口爆炸”。八十个人的写作课怎么上呵?不久前,我读到一个美国人写的一本书。里面谈到美国的人口增长对大学的影响,他注意到了“instruct”(指导)与“educate”(教育)之间的区别。他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对于数量庞大的学生,你顶多可以去“指导”一下他们,而不可能充满情怀地去“教育”他们。汉语中的“教育”这个词本来也是充满人文关怀的,但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没有这种情怀了。

你显然已经厌倦了你现在的工作。

是的。我越来越厌倦了。我的一位同事在我上班的第一个星期就提醒我,一个人不怕有多聪明,在大学里教五年书就可以把他自己教成一个傻子。我本来就不够聪明,而现在又已经教了六年书了……

但是,你还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也许你的那位同事应该修正一下他的说法。

是的,我还知道厌倦,这说明我的智商目前还处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我是一个非常宽厚的老师,大概这座城市里的不少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印象。我从来没有对我的学生进行过考试,这是我的教师生涯中值得炫耀的“业绩”。我从来不想给学生太大的压力。相反,我认为,学生应该给教师压力,应该经常向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令教师的大脑亢奋,令教师的思想得到磨练。一个得不到学生挑战的教师是一个不幸的教师。

P14-17

序言

我于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也就是我的处女作发表十二年之后,开始接受关于文学的采访,至今已经有将近十六年“被采”的经历。

我的大部分访谈都是根据文化记者提供的采访提纲“写”成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书面文字。为了文本的连贯、清晰和全面,我还经常会需要增减采访提纲的内容,调整采访提纲的结构,甚至润色采访提纲的语言,以增加问题与回答之间的张力。因此,我一直将这一部分访谈视为是自己的“作品”。它们的完成过程与我其他作品的创作过程有不少的相似之处。

这些“作品”中有不少的名篇,如《面对卑微的生命》、《“写作是最艰难的人生冒险”》、《“文学永远都只有一个方向,,》等。就像我的其他作品一样,这些“作品”不仅是我个人文学道路上的坐标,也为一代人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精神追求提供了见证。

收集在这里的访谈作品大都是我的“原作”,与媒体上经过删节和编辑之后发表的版本有程度不一的出入。而为了这一次结集出版,我一如既往,又对每一篇“原作”进行了重新的梳理。

我将近三十年独立于主流和正统的文学道路是一条从没有人走过的路。我总是说,文学不是我的选择,而是我的宿命。但是,在整理这些访谈作品的过程中,我还是忍不住会不断责问自己:为什么要如此孤独?为什么要如此抗争?为什么要如此殚精竭虑?为什么要如此含辛茹苦?……从我们那个年代的流行歌中借用的这篇短序的题目就是我对所有这些责问的回答。

如果我能够选择,我肯定,我还是会选择悲天悯人的文学。

薛忆沩

2015年1月8日于蒙特利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薛忆沩对话薛忆沩(异类的文学之路)(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忆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36395
开本 32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2015113237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3
14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