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生活/深圳新锐小说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新生活/深圳新锐小说文库》收入徐东的部分中短篇小说作品。《大风歌》和《看火车》,写于2004年左右。那时作者徐东的爷爷奶奶已去往另一个世界。徐东想念他们,想以他们为原型写,就有了这两篇。2006年左右,写了《丸子汤》和《白太阳》,也是根据记忆中的人物形象虚构的。2005年开始写的西藏系列的《远方》《天空》《风景》《旺堆》等小说,为作者在文坛争得一点小名,不少作家和读者表示喜欢,有人还写了评论。那些小说,是他离开西藏差不多十年后对西藏风景,以及人物的回忆。有许多人物在脑海中几乎找不到原型,是想象出来的,那些小说因为离生活较远而显得更加真实。短篇《朋友》《游戏》《送花》《闪烁》,以及中篇《新生活》《喜欢》《我们》《爬行》,都是以都市为背景,写的是都市人的生活,有的有原型,有的全然虚构。即便有原型,也是经过想象和加工了的,因为离生活近,写得有些没放开。作者所有的小说,他都在其中。在这大时代里,个人尤其显得微不足道,徐东写的那些人物,是他心目中的小人物。徐东认为,小说的意义在于,那些小人物是人们现实与理想生存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许多人。

内容推荐

《新生活/深圳新锐小说文库》是深圳青年作家徐东中短篇小说集。本书是作家12年来小说创作的成果展,其中有早期写乡村生活的小说,有广受欢迎的西藏系列小说,也有近年来创作的都市题材小说。这些中短篇小说,写出了人世的孤独与美好,真实与纯粹,爱与欲。小说中的人物,从远方来,慢慢逼近,并与我们的现实世界形成了某种特殊关系。

目录

大风歌

看火车

丸子汤

白太阳

远方

天空

风景

旺堆

朋友

游戏

送花

闪烁

新生活

喜欢

我们

爬行

相关评价

后记

试读章节

大风歌

天地间尚没起风时,高兴金想到了风。想到了风,她那颗苍老的心竟激动起来。她用鼻子吸气,把缺少牙齿的嘴巴噘成一个小喇叭,然后用力吹气。嘴巴发出呼呼的声音。发出异常的声音,她感到快乐,心一下子变成了小姑娘似的,从生命里泛着嫩气和懵懂的意味,让她忽略了一切不美好的事儿,觉着一切都甜美。

心的欢悦感到些疲惫时,高兴金又安静下来,安静下来,她发觉自己有些不正常了。不正常也是正常,对于一个八十一岁的老人来说,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正常的呢?

高兴金的妹妹高兴银,不久前上吊死了。

高兴银在七十七岁的一个夏日黑夜里醒来,意识到还活着时,内心寂寞极了。她梦到了老伴儿,老伴儿早就死去了。她梦到他让她跟他走。他对她说,兴银哪,你看天这么热的,热得你喘不过气来,你跟我走吧,阴间里凉快。她说,好啊,我跟你走。但她还活着,走不成。她一急呢,就醒来了,后来她摸到腰带,把腰带系到平日里挂柳条篮子的,楔进墙里的耙钉上,呈一个圆圈,然后把脖子放了进去。她对自己狠了一次,终于摆脱喘不过气来的痛苦了。只是可惜了那被她摘掉的柳条篮里盛着的吃食,它们散落在床铺上,再也找不到她的嘴巴。

高兴金之所以想到风,并且利用嘴巴制造风声,也许是模糊地想到了妹妹高兴银,想到她死于腰带构成的那个圆圈。

她的三儿子叫她到家里去吃饭,看到她不正常。三儿子问,娘,你干啥哩?你噘着个嘴吹啥哩?

她不说话,她只是看了儿子一眼,继续噘着个嘴吹。

他的三儿子喊来大哥。大哥忧愁地问,娘,你这是怎么啦?谁惹你生气了吗?

她仍然不说话,仍然继续用嘴巴制造风声。

下午时,大儿子对三儿子说,老三,给老二挂个电话吧,咱娘可能魔道了。

二儿子在县公安局里上班,接到电话就骑着摩托车来了。可二儿子来时高兴金已经不再制造风声了。她累了,躺在床上,非常安静。

高兴金的三个儿子在屋子里看着他们的娘,两个儿媳妇,还有几个孙子孙女在院子里,初秋的太阳照着泥土色的院子,一派柔和的橘黄色。那院子,以及院子里的房子,是高兴金和老伴儿修建的,已经有三四十年了。他们的三个儿子先后长大,成家立业,从那个院子里走出去,拥有了他们各自的院子和房子。

老伴儿去世以后,三个儿子曾商量把他们的娘接到自己家里去,但是高兴金说,我住惯了老屋子,谁家也不去。于是她就住在自己的老屋里。

老屋子的窗像洗脸盆那么大,用草纸糊着,即使在很亮的白天,房子里仍然显得很暗。如果关上门,就更暗了。小房子里挂着七八个小篮子,有竹子的,有柳条儿的,有玉米皮编的,有纸糊成的,那七八个篮子里各自盛着七零八碎的东西,有些也放糖果、炒豆、花生什么的。高兴金的孙子和孙女们最喜欢那些神秘的篮子,他们总能从那些篮子里获得一些好吃好玩的东西。那些东西是专门为小孩子们准备的。看到孙子孙女们调皮玩耍,把些吃食儿放进嘴巴里咬嚼,高兴金的心便欢悦,脸上便浮现出慈爱的微笑。事实匕,她是在有意无意地通过那些小篮子制造生活的神秘乐趣哩。她是一个好女人,一个极好极好的老人。她会做各种好吃的饭食,树上的槐花、榆钱、香椿芽儿,地里的灰灰菜、苦苦菜、马齿苋,河里的鱼和虾,到了她手中,落到锅灶里,都变成馋人的饭菜,常常让孩子们直流口水。虽然孙子孙女们都有自己的母亲,可他们都还是常常跑到奶奶家里来,吃她做的饭食。

高兴金做了一辈子的饭,在五八年,在一辈子最为困难的日子里,凭着对生活的爱意与神奇的想象,她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变成了美味佳肴,把许多看起来根本不能吃的东西,就像树皮、草根、地里的昆虫等等,都变成了能吃的食物。她对做饭十分自信,那种自信似乎来自于她对生命与大地的热爱和感悟。她像一个魔术师,向天空中一伸手就可以获得鸽子,把鸽子放进怀里,再拿出来就可以变成一束鲜花;向大地上一伸手呢,她就可以获得野兔,把野兔儿在围裙里藏一藏,拿出来就可以变成一只肥胖的小羊。

高兴金的老伴去世以后,她的天空便灰淡了许多。他们的结合,在另一个世纪,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他们相依相伴,生儿育女,油盐酱醋的生活也像天和地一样永恒。那永恒,在他们生命里并不虚无,反而还有一些重量。就像噘着嘴巴吹气,不也正是因为感觉到生命里的那种重量么?

P1-3

序言

主编这套文库,是一种享受。

阅读十二位青年作家的作品,更是一种享受。

还有鼓舞。

边鼓边舞——兴奋!

十二位文学新锐,是从几十位符合条件的作家中推选出的,也许并不能代表深圳文学的高度,却能真切地感受到深圳文学滋养、生成的元气、生气、意气。有这三气在,新的高度是可以预见的——不仅是将来深圳文学的高度,也许还是将来中国文学的高度。

三十多年,能聚集如此整齐的文学集群——我实在不愿使用“新军”这个词,文学实在不是因为利益或信仰而生发的战争,文学群体也实在不是军事组织——也只有深圳能够。

我从来都认为,“文化沙漠”是对深圳的误判。面对这种误判,深圳以它包容开放的胸怀和着眼未来的视界,踏实、稳健地建设着自己的文化。来自五湖四海的深圳人,携带着他们各自的文化之根,就地栽培。移民,遗民,夷民,互不嫌弃,互不抵牾,欣然接纳,不拒杂交——深圳就是这么任性!养性之后的任性。现在完全可以说,深圳不仅是个经济奇迹,也创造了文化培育、积累和健康生长的奇迹。

文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处于文化最敏感、最精致的部位。深圳文学曾有过短暂的浮躁。浮躁是一种内在焦虑导致的精神和行为变形。很快,这种浮躁就成为浮云而升天,留下的是平稳的文学耕耘。而且,这种文学耕耘的主流是非职业的民间写作。本文库中的十二位小说新锐,都不是所谓的专业作家。仅凭这一点,不仅这十二位,整个深圳文学的生态,也可以是未来中国文学生态在当下的一个试水,或者说是一个示范也成。这就是深圳的见识。也是深圳的性格:有健康理性为根基的见识,就付诸行动,创造成果。

深圳有“打工文学”“青春文学”“网络文学”,但以为这就是深圳文学的标志,也是一种误判——对深圳文学的误判,正如“文化沙漠”说对深圳的误判一样。每一位作家都是打工者;许多作家都可能以“打工者”作为他们的文学形象。每一位作家都有或有过青春期;过了青春期的作家也可能叙写“青春”。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位作家都不可能或很难拒绝网络,“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瞬间现象,已经成为过去时。深圳文学将不在所谓的“打工文学”“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等等标签的框定里打转。文学就是文学,不是别的。文学和“打工”“青春”“网络”遭遇,将是日常性的。深圳文学要的不是有形无义的标签,而是真正属于文学的品相。这品相既是深圳的,也是中国的、人类的。福克纳以一块“邮票大的地方”为文学地盘,写出了人类的精神境遇,以及充盈于胸的悲悯情怀。鲁迅以“未庄”为文学地盘,塑造出了可与堂吉诃德相媲美的人类精神形象。本丛书中的十二位作家,性格不同,文笔各异,却都有着不甘平庸的文学野心。他们守着深圳,一个现代与后现代并存、移民与遗民甚至夷民杂居、物质与精神厮杀、灵魂与肉体纠缠、解构与建构时刻都在发生的地盘上,文学野心能否成为文学现实,我不敢妄言,但深圳应该有着它足够的耐心,等待和期盼。 ,

说得似乎高亢了点。那就降低调门,轻声说几句:由于先天性营养不足——比如,长期缺乏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后援与支持;比如,白话文写作至今也不足百年的实践,等等——从整体来说,中国的叙事文学,包括小说艺术的家底,并不丰厚。五千年中华文明固然伟大,但仅以此作为现代小说艺术的滋养,我以为是不够的,因为小说艺术要抵达的是整个人类。

鲁迅是清醒的:“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以汲取营养论,鲁迅是母奶和狼奶通吃的。正因为清醒,还在中国现代文学起步的时候,他的心血书写,创造了中国文学的高标。

精神荒芜,思想枯竭,是人的穷境,文学的死境。

在生命的关口,守住了人的底线,也就站在了人的高点。在文学的关口,守住了写作的底线,也就守住了文学的高地。

我愿以此与年轻的同道们共勉。

末了,还有几句说明:

本“文库”又称为“12+1”,即十二位文学新锐的作品,并一本文学批评专著。相信批评专著能对十二位青年作家作品——或许还有深圳文学,有精到的解析。

本“文库”由邓一光先生提议,他和尹昌龙先生任总策划,由我担任主编。具体的联络、协调及编务工作,是由工作室的几个年轻朋友做的。

本“文库”的作家年龄均在四十五岁以下(含四十五岁)。吴君、盛可以诸位应在此列,因事先议定的原则,未进入本文库,是一个遗憾。

本“文库”由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全额资助,海天出版社独家出版发行。

为深圳文学祝福。

杨争光

2015年6月26日

后记

《大风歌》和《看火车》,写于2004年左右。那时我的爷爷奶奶已去往另一个世界。我想念他们,想以他们为原型写,就有了这两篇。当时我在《青年文学》杂志当编辑,一个月一千多块钱的工资,租住在北京的地下室里。2006年左右,写了《丸子汤》和《白太阳》,也是根据记忆中的人物形象虚构的。2005年开始写的西藏系列的《远方》《天空》《风景》《旺堆》等小说,为我在文坛争得一点小名,不少作家和读者表示喜欢,有人还写了评论。那些小说,是我离开西藏差不多十年后对西藏风景,以及人物的回忆。有许多人物在脑海中几乎找不到原型,是我想象出来的,那些小说因为离生活较远而显得更加真实。短篇《朋友》《游戏》《送花》《闪烁》,以及中篇《新生活》《喜欢》《我们》《爬行》,都是以都市为背景,写的是都市人的生活,有的有原型,有的全然虚构。即便有原型,也是经过想象和加工了的,因为离生活近,写得有些没放开。我所有的小说,我都在其中。在这大时代里,个人尤其显得微不足道,我写的那些人物,是我心目中的小人物。我想,小说的意义在于,那些小人物是人们现实与理想生存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许多人。

感谢我的父亲徐德中,母亲王秀环,他们都是农民,他们生养我,供我读书,在我远离家乡后也无时不在牵挂我。他们爱我,希望我能在城市里把日子过好。我也爱着他们,永远都爱着。感谢我的朋友和老师,在我个人工作生活中,以及我个人的城市化过程中,给予我关心与帮助,成为我人生风景的重要内容,他们值得感念。感谢我的妻子,她嫁给了写作的我,而我为了写作,不能更好地去陪伴她,去生活。感谢她为我生下了女儿小星星。小星星是父亲起的小名,他说,离得远,我们抬头看夜空的时候,看到星星,就想起你们了。在老家的传统中,是不太习惯讲“感谢”两个字的,我们会觉得见外了。是啊,这世界便是一个整体,所有人如同一家人。果真是这样吗?未必有人会那样认为。我愿意这样认为。我认为作家应该对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心存祝愿。

感谢促使这本书出版的人,他们有文学情怀,也是希望世界人心皆美好的人。感谢读者的阅读,你们将会从小说中获得或多或少的一些收益,并把感受到的一些好的方法,传递给你们或许并不清楚的一些人——你的一个眼神,一句话皆有可能影响到别人,影响到世界。世界在每个人的面前显得博大无边,然而别忘记,人的心灵如同一束光,正在抵达未知的宇宙。相信生命里的真善美,做个好人,有益于别人生存,大家一起生存得更好的人。阅读小说,是一种使世界和人心获得统一的渠道。小说中包含着人类文明的基因,人类信息的密码。

我确定,我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词。

书评(媒体评论)

徐东的小说是他悠远而又切近的个人独奏!

——著名作家、山东作协主席张炜

在徐东的小说中,我能看出他的才能和训练!

一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李敬泽

徐东小说的热力来源于潮湿的地气,而地气就是小说的蛋白质。

——著名作家、广西作协副主席东西

我喜欢徐东小说中纯净的一面,他的小说属于艺术家小说。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邱华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生活/深圳新锐小说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15141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2015280354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