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精)
内容
试读章节

001 人资部,真的不长草吗?

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其实只要看看企业老板对HR的定位就知道了。一直以来,对于HR的评价,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看法。许多企业把人事部认定成一个打杂、服务性部门,如同公司的公用保姆一样,整天跟在其他部门后面,负责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务。在这类企业里,老板看重的往往就是那些能给公司带来直接效益的部门,最典型的就是业务部、生产部、研发部等,认为这些是能给公司创造价值的部门;而对于HR,如同行政部一样,是一个边缘化的部门,而且地位比财务部都要差一大截。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公司召开经理级会议,各部门负责人逐一汇报部门近期工作,业务部汇报当月的销售指标完成情况,听到公司近期新增了几个客户,销售指标超额完成时,总裁笑得合不拢嘴;生产部汇报当月各订单按期交货,品质部汇报生产坏货率稳定在1%以下;研发部宣布又推出了几款新产品……总裁听得频频点头。轮到人事部经理汇报招聘、出勤、人员离职等情况时,总裁表情淡漠,总结性地说了一句:“你们人事部,就是一个不长树、不长草的地方。”

在这位总裁的眼里,人事部就是一个不毛之地,是个花钱而创造不了效益的部门。其实,许多公司都把人事部的工作界定为:人员招聘、简单培训、员工考勤、工资核算,以及处理一点员工关系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充其量就是跟在其他部门后面,打打杂,做做后勤服务而已。人事部经常吃力不讨好,工作累,还常挨大家骂;招不到人,或者到岗不及时,要被催骂;工资没准时发放,要挨大家骂,出现劳资纠纷,要两头受气。所以,这也是不少人把HR看成是公司最窝囊的部门的原因。

然而,HR就真的这么一毛不值吗?其实不然,把HR看轻的公司,往往是不懂HR的公司,往往也是管理相当混乱的公司。因为这类公司属于典型的重业务、轻管理的公司,老板眼中看到的只有钱,而看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国企业的老板往往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纯粹的商人,开公司的目的就是赚取眼前的那点钱,而很少去关注企业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这类企业往往是做不大的,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因为稍微到了一定规模就会陷入发展的瓶颈;另一种就是企业家,他们的眼光是不一样的,他们关注的是把企业作为大家的事业平台,研究如何做大做强。这类企业往往会把管理当成企业的发展基石,把人力资源当成企业的第一要素,往往会把人力资源部放在一个战略高度,把公司人力资源全盘激活。

深圳某世界500强企业的总裁,对人力资源部有一番独到的看法。同样是一场公司管理层会议,总裁当着全公司高管的面,对人资总监作了一番高度的评价:“你们人力资源部是不懂得赚钱,但你们很会找给公司赚钱的人!并能让他们拼命地为公司赚钱!”的确,公司有30多家子公司,100多位总经理级别以上的高管,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但这些人才都是人力资源部一手搜寻、甄选进来的;公司那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如庞大的培训体系、人才任职体系、绩效考核体系、完美的薪酬体系、晋升机制、企业人才池、企业文化等,全部是在人力资源部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正因为人力资源部能协助总裁把众多英才招聘进来,并有效将他们运营起来,公司的业务才能如此迅速腾飞,不到20年的时间,就由一家小型加工厂发展成世界500强企业。

其实,企业的管理主要是人才的管理,如何搜寻、培育、留住以及有效运营人才,这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人才运营的好坏也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成败,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从传统的简单人事管理的狭小泥坑里走出来,走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化。那些优秀的成功企业,海尔也好,华为也罢,无不是以人才为本,通过一套完美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把大批优秀人才汇聚起来,把人才的价值激发出来,从而促进了企业的腾飞!

P3-5

目录

第一章 卓越HR新视角:不一样的世界

 1 人资部,真的不长草吗?

 2 谁才是企业未来的“首席职能部门”

 3 人才是第一战略:这才是公司的优质资产

 4 反思空降高管:老板,也有被“绑架”的时候

 5 造产品前,先要造人

 6 从HR“棋子化”到“自动化”

 7 HR大视角:从人才“本土化”到“国际化”

第二章 把好招聘关

 1 “一流人才”VS“三流人才”

 2 老板是“求才若渴”还是“叶公好龙”

 3 企业的“人才客栈”

 4 猎头攻略:HR猎取关键人才的手法

 5 严把面试这一关:选人就如同选钻石

 6 HR常用的面试手段

 7 防不胜防的面试怪招

第三章 透视世界500强企业的用才标准

 1 测量人才的那把尺子

 2 “精品”与“毒品”

 3 “冰山模型”下的潜才开发

 4 内部认证制度:职位只留给“有份”的人

 5 “岗位说明书”是这样用的

 6 任职资格,决定人才升迁

 7 任职资格体系与人才鉴定

第四章 人才选拔:相马,还是赛马?

 1 “千里马”是相出来的吗?

 2 部门一把手的“人事权”

 3 “圈内”与“圈外”的潜文化

 4 要“南郭先生”,还是“千里马”?

 5 用“赛马机制”打破“暗箱操作”

 6 将“人事权”收归HR手中

 7 以奋斗者为本

第五章 人才培养:让企业具备“造血”功能

 1 企业的“外招依赖症”

 2 “无才可用”,其实是个伪命题

 3 外来的和尚真的好念经吗?

 4 把晋升通道还给内部员工

 5 企业是这样“造血”的

 6 从“企业培训”到“企业大学”

 7 企业的“新宠”:网络商学院

第六章 绩效管理:一切用业绩说话

 1 企业乱象丛生的根源

 2 绩效真的考不起来吗?

 3 绩效是领导“打分”出来的吗?

 4 一切用业绩说话

 5 绩效体系的完美设计

 6 那些高效的绩效评估方法

 7 绩效结果的妙用之处

第七章 薪酬设计:钱,要给到位

 1 薪酬,依旧是首席激励手段

 2 成本与工资,其实是反比关系

 3 工资,要靠讨价还价吗?

 4 这才是完美的“薪酬体系”

 5 让薪酬随业绩起舞

 6 制定战略性薪酬计划

 7 用股权激励拴住人才的心

第八章 人才激励:那是要下血本的

 1 激励,从尊重人才开始

 2 价值认同,才能志同道合

 3 人性化激励往往比物质更有效

 4 帮员工打理一下“职业生涯”

 5 与员工分享企业的“蛋糕”

 6 从“打工”到“做事业”的转变

 7 用创意福利感动人才的心

第九章 人才使用:能上能下,任人唯贤

 1 干部的两大资格底线:品德与作风

 2 干部不是摆设,而是为了攻山头

 3 人不人才,就看处哪个位置

 4 中高级主管:岗位必须轮换

 5 干部不是终身制:干部要能上能下,任人唯贤?

 6 设立后备干部资源池:企业的“继承人计划”

 7 建设多通道晋升机制

第十章 留才管理:打造企业的人才磁场

 1 招人难时,留人亦难

 2 要忠诚,就要赢得员工的芳心

 3 老板永远的痛:爱将叛逃!

 4 有时,也要站在员工角度想一想

 5 “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真的相悖吗?

 6 消除企业内部的消极系统

 7 让企业形成人才磁场

第十一章 离职管理:没有不散的宴席

 1 分手,未必是雨天

 2 珍惜“离职面谈”这一机会

 3 完美的离职流程

 4 远离公司的“健忘症”

 5 从“终身雇佣”到“终身交往”

 6 给离职人吃“回头草”的机会

 7 构建离职人才库

序言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境遇,有的企业能够扶摇直上,一路高歌猛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甚至步入世界500强的殿堂;而有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陷入瓶颈,如同“斜坡球”理论所说的那样:越往上走就越艰难,如履薄冰,举步艰难;有的企业甚至还会走下坡路,逐步消亡。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当然是管理!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石,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跟不上,那么企业发展稍具规模之后,就会陷入紊乱状态,从而丧失了发展的根基。

企业的管理,最核心的就是人员的管理,只有把人力资源激活,企业才有生机和动力。但不同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认识是不一样的。目前,大量企业依然把员工看成一种成本,而非一种资源。把员工看成纯粹的“经济人”,认为仅仅是一种短暂雇佣关系,给了员工工资,就得最大限度地强迫员工给企业创造价值;同时又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以图把人力成本控制到最低。在这类企业里,人事部往往被视为一个简单的服务性部门,所有人事工作,仅仅停留在一些事务性工作层面,即:员工招聘、入职培训、考勤、工资核算等,完全围绕着其它业务部门做一些辅助性、服务性工作,在企业里完全被边缘化了。正如某家公司总裁所评价的那样:“人事部就是一个不长树、不长草的地方!”言外之意,就是不能给公司带来效益的“不毛之地”。

而今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员工已是清一色本科以上的“知识型员工”,他们追求价值认同感,追求工作自主,追求成长和前途。如果还沿用传统的、简单的人事管理方法来对待员工,那么,企业的管理工作将陷入一片紊乱,导致员工离心离德,这样的公司将毫无竞争力可言。成功的企业,往往会把人力资源看成公司的第一资源,把人力资源部放在一个战略位置上,通过构建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来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的潜能,进行人才运营,进而将人力资源全盘激活,让企业形成强大的人才磁场,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了帮助众多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型,本书在将传统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对比基础上,反思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弱点所在,总结一流企业的成功理念和方法,并结合一些成功人士在企业中的HR管理经验,来探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型之道。本书理念新颖、视角独到、内容生动、案例丰富,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实战型人力资源管理书。

内容推荐

为了帮助众多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型,尹剑峰所著的《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精)》在将传统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对比基础上,反思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弱点所在,总结一流企业的成功理念和方法,并结合一些成功人士在企业中的HR管理经验,来探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型之道。本书理念新颖、视角独到、内容生动、案例丰富,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实战型人力资源管理书。

编辑推荐

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困惑与失落:  一、人际关系复杂,管理工作繁重;  二、工作行为难以衡量,投资效益不明显;  三、难以得到老板的认同;  四、上下夹击,处在员工和老板的夹击中;  五、权限不够,工作难以开展;  六、很难招聘到既好用又能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  七、薪酬制度难设计,绩效考核难做;

八、工作琐碎、地位不高。

尹剑峰所著的《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精)》在将传统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对比基础上,反思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弱点所在,总结一流企业的成功理念和方法,并结合一些成功人士在企业中的HR管理经验,来探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型之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尹剑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06523
开本 32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7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
CIP核字 2015279223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