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克利的日记(1898-1918)
内容
编辑推荐

《克利的日记(1898-1918)》描述20世纪最具诗意画家保罗·克利的才情与成长。

一个天生对色彩有感觉、甘愿被颜色主宰的人,一个终其一生在追寻“宇宙的灵魂”的孤独诗人。

各个时期的自画像+童年绘于课本空白处的小画片。

大师保罗·克利,跃然纸上。

内容推荐

保罗·克利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画得美也写得妙,19岁开始动笔写日记,直至1918年为止。这部日记本来只供克利个人审思之用,并不打算出版,克利在生前不准任何人接近他最私秘的告白。《克利的日记(1898-1918)》将整个克利的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年轻一代的面前,克利的日记引介我们走入他的生活及音乐、绘画、文学的国度。喜欢研究克利艺术的朋友,精读这部文献,将可看到一朵意外的美妙的花为他们盛开。

目录

德文版编者序 费利克斯·克利

小小自传 保罗·克利

卷一

 一、童年时代的回忆:伯尔尼

 二、高中学生时代:伯尔尼

 三、慕尼黑习画时代之一

 四、慕尼黑习画时代之二

 五、慕尼黑习画时代之三

卷二 意大利日记

卷三

 一、伯尔尼发展时期

 二、慕尼黑发展时期

 三、突尼斯之旅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慕尼黑

卷四 当兵日记

 追忆先父 费利克斯·克利

 保罗·克利绘画作品选辑

试读章节

一、童年时代的回忆:伯尔尼 [1880年至1895年]

我这童年时代的回忆录开始前,应该加上一段小序。1879年12月18日,我出生于伯尔尼附近慕尼黑布赫湖的校舍里。当正在霍夫维尔师范学院教音乐的父亲获准永久居留伯尔尼之时,我才几个月大。起初,我们住在一条名叫亚勃格尔,听说又穷叉不起眼的巷子里;不久搬到又大又阔气的合勤尔街32号,我不记得这层房子的情形了,只知下一个家是26号,从3岁到10岁。然后迂至基亨费尔德[Kirchenfeld]的玛利安街8号,消度我童年时代较不幼稚的晚期。中学的最后几年,我们住在水果山麓上的祖传庄园。

我很早就培养出某种审美能力;在我仍着裙子的年纪便须穿上内衣,内衣长得露出了滚着红边的灰色法兰绒。门铃一响,总要躲起来,免得客人瞧见我这副模样。[2—3岁]大人谈话时,我设法从那快速流动的句子中抓住单词。没意义而无止境的句子,就像一种外国语言。[2—3岁]

很小的时候,外祖母教我用蜡笔画图。她使用一种特别柔软的卫生纸,所谓的丝纸吧!她吃苹果时,并不咬上一口,或者一片片放入嘴里;而是用削鹅毛笔的小刀把苹果刮擦成浆状。酸酸的气息,间歇由她胃中升起。[3—4岁]

长久以来,我深深信任父亲,把他的话当做纯粹真理。唯一不能忍受的是老人家的揶揄。有一次我独自沉醉于一些好玩的哑剧里,突来一声逗笑的“扑哧”,打断了我的兴头,真叫人痛心。后来回忆时,偶尔也可以听到此种“扑哧”。

我以前画过的邪恶神灵,忽然有了真实的形象。我奔向母亲要求保护,抱怨小妖魔在窗口窥视。[4岁]

我不相信上帝,别的小男孩经常像鹦鹉般地说:“上帝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我们。”我认为这是一种差劲的信仰。一天,有位很老的祖母在我们那兵营似的公寓房子里去世,小男孩们纷纷宣称她现在是个天使了:我压根儿不信。[5岁]

外祖母的尸身,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已经觉察不出她生前的面貌了,我们不准靠近。而玛西达阿姨的泪水像条静静的小溪流着。当我经过通向医院地下室停尸间的门时不禁要打冷战。我听说死人会吓骇我们;可是,我想流泪还是专为大人保留的习俗吧![5岁]

我时常戏弄一个小女孩,她并不漂亮,还戴着夹木以矫正弯曲的双腿。我把她全家人,尤其是她母亲,看成拙劣的人。我假装是个好男孩,出现在高贵的宫廷上,请求那位母亲准许我带她的小可爱去散步。我们两人手拉手和平地走了一段路之后,多半是到了马铃薯开花、金甲虫嗡嗡飞的近郊田野,便开始成单行前进。时机一到,我把被我保护的人轻轻一推,可怜的小东西倒下去了,然后泪汪汪的我把她带回她妈妈身边,以天真的口吻解释:“她摔跤了。”这个玩笑我开上好几天,恩格太太不曾怀疑什么。我应该重新判断这个人。[5或6岁]

在我想象中,成人世界里的一切自然都不一样。母亲上歌剧院的第二天,她称赞那男高音,我心中勾勒出这么一幅图:没有扮相,也没有戏服[这只是小孩的玩意儿];而是一个身穿燕尾服,手执乐谱的男人,顶多再来一点小布景,或许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房间。[6—7岁]

我常到全瑞士最胖的男人——开餐馆的胖舅舅家里看看报纸,画画图。一个客人看我画马和马车,完成后他说:“你知道你忘了什么东西吗?”我心想他指的可能是马的某一器官,便以倔犟的沉默来回答这位故意为难我的人。最后他说了出来:“是车轭呢!”[6—7岁]

胖舅舅善于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有一次他学猫叫来愚弄一个小男孩,这小男孩搜遍全餐馆要找那只猫,直到后来舅父发出喇叭似的噪声,想结束这出恶作剧,可是男孩铭记在心头,半出于愚笨半出于捣鬼地说:“讨厌的小猫咪咪叫。”我听了颇为反感,我才不会在高尚的社交场合使用这样的言辞![7—8岁]

人家告诉我裁缝师是坐在桌子上的,我深以为这是个不伤大雅的小谎。但当我真碰到这么一个家伙坐在桌子上时,惊讶的程度仿佛瞥见幻象变成肉身。[7岁]

上学的第二年,我已对赫密妮[坐在我隔壁的女孩川不藏特殊的感情。犹记得在教室内的一刻,我们一起坐在书桌上,脚摆在长凳上,注视着挂在后头墙上的海报画。她牵动鼻孔不断微笑的样子,傻傻的,心不在焉地从裙边拾起玻璃珠子。我向左边匆匆看了几眼,觉得在这世界里好不安然自在。[7岁]

有很久一段时日,我几乎无中断地忠实对待卡朱黎;甚而今日我仍可发誓她是一位美丽的小淑女。那是一股强烈而秘密的爱情。每当我们不期而遇之时,我的心不禁颤抖,可是依然简短而羞怯地问候对方;在别人目击之下,我们的举止胱如互不相识。有一次见面,她穿一件淡红色的衣服,头上戴一顶红色的大帽子。另一次她沿着吉辛费德桥倒退走,差点就跟我撞个满怀,当时她穿的是深紫蓝色的短衣,戴的是小帽子,发辫丰厚而松垂。她父亲是德裔的瑞士人,母亲来自日内瓦;家里有5个姐妹,一个比一个漂亮。[7-12岁]

我从花园篱笆的隙缝偷了一个大丽花的球根,移植到我自己的迷你花园中。我期待它长出一些好看的叶子,也许还会有一朵友善的花,然而却变成满片暗红色之花的一大丛东西。突然在我心底唤生某种恐惧感,我一再犹豫想把它送给别人,以放弃这不安的占有。[8岁]

胖舅舅餐馆里的桌子罩以光亮的大理石片,这些桌面像是坚硬的石头构建的迷宫。你可在其纠缠的线条间,挑出怪异的人形图案,然后拿铅笔将之捕捉下来。我着迷于此项消遣,我喜爱奇异事物的生性油然流露。[9岁]

P31-34

序言

保罗·克利日记的读者,优先进入克利那隐秘而警醒的画家世界;这部日记本来只供个人审思之用,并不打算出版。父亲在生前不准任何人,接近他最私密的告白,连我也不行。

第一次世界太战之后不久,克利逐渐受到大众的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吸引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目光;对其生活与日俱增的好奇心,自然随着这种半是批评性,半是赞美性的广大兴趣而来。格洛曼博士[Will Grohman]最近问世的书里,充满了富于指引性的传记资料,然而克利的自白将更引人入胜。

据我所知,一向讲究有条不紊的克利,打从1898年,亦即他19岁之时,开始写日记;1911年左右,父亲着手把这些歧散的记。录誊成两本簿子,此后又写完最后的两本。

1955年夏天,我满怀责任感与莫大快乐,答应开始出版克利日记的计划。有一段时间,许多从论述先父的书中看过日记摘录的艺术爱好者,表示他们极有兴致去读一部独立而完整的克利日记。首先我必须确定许多克利的自白笔迹是否对局外人有价值,经过详细的检视之后,我觉得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于是对全文进行复查。

1940年6月29日克利逝世后,母亲忠实地把日记护存在伯尔尼的家里。1946年9月22日母亲去世后,日记原稿便归新成立的“克利协会”所有。1948年11月13日我从德国回到伯尔尼,要求重获我未曾放弃过的版权。经过费力的争论后,于1953年春天达成协议,“克利协会”解散了,所有权及版权复归我有。我进而签约承认1947年组成的“保罗·克利基金会”,因而它的收藏除了丰富的绘画之外,又增加日记、克利全部作品目录、理论性的著作,文字资料部分成为一个克利图书馆。基金会的总部设于伯尔尼美术博物馆,同时受其管辖。

整个克利的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年青一代的面前,他的日记引介我们走入他的生活以及音乐、绘画、文学的国度。我们循序目睹克利青年时的内在成长与挣扎,奋发而为一个真正艺术家,必然要面临的人事与专业诸多问题。我们得以悟识克利那些独特的哲学意味盎然的诙谐画题来自何处:他充分认知德国语言的特色乃在于完美的形式和强烈的图画性。他在绘画标题上彻底运用此份认知,远超过日记里所显露的一般文章。我们发现他除了扎实的音乐修养,更创造性地运用特殊的遣词造句方式:不论在写对话或警句、书简或评论、观察心得或旅游印象,他的幽默里往往缀饰着讥讽,也许该说他在评估个人际遇时,总有一份惊人的自信。我们领悟到克利热烈投入日常生活的大小事情里,将其视为与大自然并存的一部分。喜欢或研究克利艺术的朋友,精读这部文献之后,将看到一朵意外的美妙的花为他们盛开。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将我们带入克利的心灵境地。

费利克斯·克利  1956年夏天于伯尔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克利的日记(1898-1918)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保罗·克利
译者 雨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62422
开本 32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2011144250
中图分类号 I516.6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09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艺术家出版社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