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大学(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系列外国文学名著,译者均为国内知名翻译家,不乏李玉民、郑克鲁、陈筱卿、宋兆霖等名家译作。译文水平堪称国内一流。由苏联高尔基所著、郭家申翻译的这本《我的大学(精)》采用国外进口特种纸做内封,色彩还原度极高的无光铜做护封,国内顶级精装流水线装订。是您送礼、收藏、阅读之首选。本书内文纸采用进口加厚纸张印刷,颜色适中,保护视力。印刷采用环保大豆油墨印刷。

本书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单与坚强。

内容推荐

《我的大学》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他在十月革命之后写的第一部重要作品。由郭家申翻译的这本《我的大学(精)》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它内涵丰厚,耐人寻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

目录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试读章节

就这样,不管怎么说,我到喀山大学①(①喀山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建立于1804年。列夫·托尔斯泰1844年,列宁1887年,都曾在该校的法律系学习过。据《高尔基及其时代》一书介绍,高尔基大概是在l884年夏末或秋初到喀山大学去学习的。)学习去了,如此而已。

上大学的念头,是从一个叫尼古拉·叶夫列伊诺夫②(②H.B.叶夫列伊诺夫(1864-1934年),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儿子,在喀山第三中学上学;1885年起在喀山大学数学物理系学习,曾积极参加喀山各种秘密小组的活动。)的中学生那里来的;他是一个很可爱的小伙子,人长得很帅,有一双女人般亲切温柔的眼睛。他和我同住在一幢房子的阁楼上,因常见我手里拿本书,觉得很好奇,于是我们便认识了。不久,叶夫列伊诺夫就开始劝我,说我有“非凡的科学才能”。

“你生来就是为科学服务的。”他说,一面很潇洒地甩动着他那马鬃似的长发。

当时我还不知道兔子也能为科学服务,而叶夫列伊诺夫却信誓旦旦地向我证明说:像我这样的小伙子,大学里正好非常需要。不用说,我们也谈到了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③(③罗蒙诺索夫(1711-1765年),出身渔民家庭,19岁离家外出,先后在莫斯科、彼得堡、德国求学,是俄国第一个世界驰名的科学家、诗人、现代俄语标准语奠基人、画家和历史学家。)的事例。叶夫列伊诺夫说,到喀山后,我可以先住在他那里,利用秋冬两季,把中学的课程修完,“几门”考试一通过——他就是这样说的:“几门”考试一大学就会给我发放政府助学金;五年后,我就会成为一名“学者”。一切都非常简单,因为叶夫列伊诺夫当时才十九岁,为人纯朴善良,古道热肠。

考完试后,他就走了。两个礼拜后,我也跟着他去了。

外婆送我走的时候。劝我说:

“你呀,别老对别人发脾气,总是气鼓鼓的,成天板着个脸,对谁都不服气。你这都是从外公那里学来的,可是他——你外公——又怎么样呢?活了大半辈子,临了变成了一个傻瓜,苦命的老头子。你呀,有一点,你一定要记住:上帝从不对人们严加惩处,只有魔鬼才喜欢伤害无辜!再见了,喏……”

这时,她从肌肉松弛、颜色灰暗的脸上擦掉仅有的几滴泪水,对我说:

“以后我们再也见不着面了,你这一走,行踪无定,距离又远,而我——又是个快要死的人了……”

最近一个时期,我不在亲爱的外婆身边,甚至很少见到她,可是现在,此时此刻,我突然痛切地感到,以后我再也看不到这个和我休戚与共、至亲至爱的人了。

我站在轮船的尾部,看着她站在码头上;她一只手在胸前画着十字,另一只手——用旧头巾的一角——在擦拭自己的脸,在擦她那双对人们充满挚爱光辉的乌黑的眼睛。

就这样,我来到了这有一半鞑靼人居住的城市,住在一座平房的一个狭小的房间里①(①高尔基到喀山后,起初就住在市郊叶夫列伊诺夫家,他在这里住了大约两个星朗的样子。)。这座房子不大,孤零零地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在一条狭窄而贫穷的街道的尽头,房子有一面墙冲着一片火灾的废墟。废墟上杂草丛生,密密麻麻,有苦艾、牛蒡和团酸模;接骨木树丛里有一大堆坍塌的瓦砾,下面有一个很大的地窖,里面有许多无家可归的野狗,它们生在这里,也死在这里。这个地窖给我的印象很深,它是我所上过的大学中的一个。

叶夫列伊诺夫一家人——母亲和两个儿子——靠微薄的抚恤金生活。(P1-3)

序言

译本序

高尔基(1868-1936)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可以说是俄国文学史上一部难能可贵的纪实性系列小说,它真实详尽地记述了作者二十岁以前的坎坷经历,点点滴滴,连缀成篇,读来朴实无华,感人至深。但就三部曲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和广阔艺术视野而言,它又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自传体作品所涵盖得了的。作者在描述自己生活的同时,鲜明地描绘出了俄国人民生活中整个一个时代和这个时代人的生活特点。

高尔基几乎包揽了旧俄国的各个阶层,尤其是他所熟悉的“底层”人民。首先是写他自己,写他在各方面都格格不入的外公家的生活,继而写他离家出走,在外面流浪、打工,与人们的种种磕碰与切身感受。

阿列克谢的童年生活是短暂的。母亲死后,破了产的外公将他逐出家门。他投身社会,来到所谓“人间”。作家详细而生动地向我们勾勒出还是个孩子的阿列克谢的生活历程:先是在鞋店里“打杂”,后来又在亲戚家的制图作坊里当“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再后来又开始“攻读”自己的所谓“大学”——参加喀山地下革命小组活动,阅读地下读物,和所谓“生活导师们”进行交往,甚至还认识了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费多谢耶夫。“人间”的生活让阿列克谢从一个稚气未消的孩子慢慢成熟起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高尔基生活和成长的年代,正是俄国思想活跃、群英荟萃的时代。各种思想家、理论家层出不穷,都在磨砺以须,为当时的俄国把脉、开药方,有甚嚣尘上的斯拉夫派理论和咄咄逼人的西欧派观点,也有边宣传边实践的民粹主义和已经在迅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1861年,沙皇政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继续维持其反动统治,被迫宣布放弃农奴制,实行改革,名义上给农民以“自由”,实际上从他们身上搜刮了巨额的“赎金”,同时抢走了他们原先耕作的大批良田,使他们的生活愈加贫困。而资本主义在俄国的迅速发展,资本家的压榨剥削,进一步激起了劳动者的反抗,农民起义,工人罢工,社会矛盾激化,沙皇政府加强了镇压。民粹派动员农民对抗沙皇统治,发起“到民间去”的活动。随着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工人阶级日益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19世纪70年代俄国就出现了一些“工人协会”。1883年普列汉诺夫在国外组建了俄国第一个社会民主党组织“劳动解放社”,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民粹主义。高尔基在《我的大学》中生动描写了1888年大伙在秘密阅读普列汉诺夫于1884年发表的《我们的意见分歧》一书的情形。

其实,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基本思路,也正是在于表现作者的思想成长乃至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心灵历程。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尔基在三部曲中要打破一般自传体作品的传统概念,不把人物描写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而是在不同程度上着眼于俄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了。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应该说,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实际上,它不仅是作者二十岁前的生活传记,也是俄罗斯人民在一定历史发展条件下的生活纪实,其意义绝对非同寻常。

1916年,高尔基将《在人间》全文发表在《编年史》杂志上,故事从1878年末一直写到1884年,正是作者十到十六岁青春年少的时候。但这时高尔基面对的却不是学习和憧憬,他必须想尽办法,自谋生路,应付命运的挑战。为了填饱肚子,他不得不出去找活干,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使他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他们,了解和体验他们的生活。所以,《在人间》向我们揭示的不光是作者新的所见所闻,而且还告诉我们他这个涉世未深的小伙子的所思所想与切身感受。这个时段他所接触的人大致还是他外公家的家人,但他已经能够分辨出他们每个人的特性和共同点了。首先是外公和几个舅舅,然后是他们家的亲戚。

……

“但是,当这些人在村会上或者岸边小酒店里一窝蜂似的凑在一块儿时,他们把自己身上一切好的东西不知藏到哪儿去了,就跟神甫披上虚假与伪善的长袍一样,对有钱有势的人,像狗一样地摇头摆尾,百般逢迎——那种样子看着都叫人恶心。有时候,他们又会突然变得像狼一样地凶狠,毛发倒立,龇牙咧嘴,野蛮地互相吼叫,甚至不惜大打出手——而且是真打——起因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这种时刻,他们变得非常可怕,甚至会捣毁他们昨晚还像绵羊回到羊圈时那样老实出入的教堂。”“我无法跟这些人在一起,也不可能生活在他们中间。”

总之,高尔基认为,农民在各方面比起工人素质要差多了。农民的贪婪、自私他就很不喜欢。农民的小私有者的心理使他们很难团结成一个集体。罗马斯千辛万苦地想在农民中间开展宣传工作,为他们办好事,但最后也是一场空。有钱人挤对他不说,连穷苦农民也不支持他。最后他的房子也被人一把火烧了。高尔基离开克拉斯诺维多沃村后跟民粹派再没有发生过什么来往。

高尔基在《我的大学》中描写了知识分子、农民和工人的生活。我们从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得出,这时候的高尔基已经开始隐隐约约认识到,在未来的社会变革中工人阶级将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从小说里高尔基跟费多谢耶夫和老纺织工人尼基塔·鲁布佐夫的谈话中足可以看出来。

1888年秋,高尔基离开了克拉斯诺维多沃村,三部曲到此告一段落。这时高尔基只有二十岁,四年后他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多年的耳闻目睹、亲身感受,极大地丰富了他的阅历,这对他后来成为俄国乃至世界文坛上一名杰出作家,不能不说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郭家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大学(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联)高尔基
译者 郭家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005818
开本 32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2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2015248315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