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台湾光复/台湾同胞抗日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艺煤、徐康主编的《台湾光复》介绍了,台湾光复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使台湾自清朝割让日本后又回归中国领土之事。“光复”字面上,就是“把失去的收回”的意思;而基于一些原因,台湾人有的认同,也有的不认同“光复台湾”这种说法,改用“终战”来称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后,1945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在台北中山堂举行台湾的对日本的受降典礼。翌年8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明订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简称“光复节”,以为纪念。“台湾光复”一词,自此就被各界大量运用。其词亦有另一说法,表示是缘由自1946年8月由台湾仕绅筹组的台湾光复致敬团。

内容推荐

艺煤、徐康主编的《台湾光复》是台盟中央策划的《台湾同胞抗日丛书》其中一本,本书以大量历史图片描述了台湾人民自1895年至1945年以来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坚守中华文化,与祖国人民一道抗击日本侵略,最后取得抗战胜利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两岸同胞命运相连、同赴国难共御外侮的历史事实。

目录

第一章 日本侵略者对台湾掠夺

第二章 台湾人民英勇不屈的抗日斗争

第三章 台湾人民抗日英雄图谱

第四章 在祖国抗战疆场上

第五章 台湾同胞的非武装抗日斗争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共同抗日

第七章 中华民族抗战胜利

第八章 台湾光复回到相国怀抱

第九章 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

试读章节

林木顺

林木顺(1904年4月3日一1934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县草屯镇。1922年就读台北师范学校(今台北教育大学),1924年因不满学校日本人奴役,与李友邦等进步学生前往祖国上海寻求出路。经同船谢雪红介绍,林木顺到杭州一中念书。后结识国民党浙江省党部负责人,同时还是中共党员的黄中美。林木顺在此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五卅运动爆发后,谢雪红、林木顺、陈其昌呼吁祖国大陆同胞“毋忘台湾,收回台湾”,得到祖国大陆同胞的热烈响应。

1925年6月,谢雪红与林木顺等人一起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8月,谢雪红、林木顺在中共上海党组织安排下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中共领导人瞿秋白担任系主任)。上海大学是中共和国民党左派联合创办的培养进步青年的学校,有很多台籍进步青年曾经在那里学习。如翁泽生、许乃昌、潘钦信、蔡孝乾、洪朝宗等,这些人曰后成为抗日的骨干。

1925年年底,林木顺等台籍青年受中共安排,赴莫斯科学习。1927年在共产国际指导委派下,回到上海筹建台湾共产党。1928年4月15日在上海与翁泽生、谢雪红等共同创立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即台湾共产党,当选为书记长,并负责党的组织工作。

1931年,上海反动当局展开对台湾左翼人士的大逮捕,林木顺侥幸逃脱,于1932年进入中央苏区参加红军。1934年,在瑞金的中央苏区保卫战中壮烈牺牲。

(具体事迹详见本丛书抗日人物第三集)

宋斐如

宋斐如(1903—1947年),原名宋文瑞,出生于台南县仁德乡。

宋斐如于台北高等学校毕业后赴祖国大陆,之后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就读,改名宋斐如。1924年起宋斐如开始主编杂志《少年台湾》;北京大学毕业后宋斐如曾在冯玉祥处讲学。1930年7月,作为“新东方学社,,主要成员之一的宋斐如在《新东方》月刊“殖民问题专号”发表的《日本帝国在远东的情势及其前途》,极力呼吁日本与中国民众,“为着东方全体被压迫民众的解放”团结起来!宋斐如接着在1931年12月《新东方》的r·最近远东问题专号”,发表了《东北事件的经济解释——日本经济的衰落与东北事件》、《东北事件与帝国主义战争》与《东北事件与日本社会革命》等3篇针对“九·一八”事变的专论。1937年抗战爆发,宋斐如怀抱着唤醒同胞要有新的觉悟的心情,发表了《9·18六周年》和《日本铁蹄下东北同胞的生活惨状——为纪念9.18而作》两篇文章。他指出,为了赢得长期抗战的最后胜利,就必须扩大统一战线,切实联络世界上平等待我的民族,特别要设法提携可以和中国协作,共灭日本军国主义的台湾民众。

1938年1月,宋斐如再发表《日寇在东北的残杀与暴行》,同时出版《日本铁蹄下的东北》一书。为了纪念“九·一八”七周年,又在主编的《战时日本》半月刊制作“东北的现状”专题,发表《日寇七年来在东北的经济掠夺》和《东北义勇军的母亲——赵老太太》。宋斐如在汉口创办《战时日本》半月刊,分析日本形势,研究抗日对策。1942年任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干训班教育长。战后宋斐如回到台湾,被任命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副处长,是战后初期行政长官公署高层官员中唯一的台湾籍人士。

1945年12月,宋斐如与郑明禄、苏新等人创办《人民导报》并担任社长。1946年, 《人民导报》因刊登有关国共和谈敏感文章,引发陈仪不满,被迫辞去社长职。1947年2月22日宋斐如终于被陈仪免除副处长职。在台湾发生民众反对国民党当局恶政的“二·二八”事件期问,宋斐如为当局亟欲加害的“叛乱首要入犯”,成为首批被捕人士之一而遭害。P41-43

序言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钟理和《原乡人》

在祖国东南辽阔的海上有一座美丽的宝岛,清晨最先迎接东升的太阳,傍晚静静聆听喧嚣的波涛,积雪的玉山顶是它圣洁的桂冠,明净的日月潭是她美丽的眼睛,终年不断的山风海啸是宝岛永无休止的歌声……

是的,这正是祖国美丽而富饶的宝岛——台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从三国时期卫温带着大陆的先进技术远航台湾,到郑和在宝岛留下“三宝姜”,再到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千年沧桑凝聚着祖先开拓耕耘的无数血汗,更融汇着民族奋勇不屈的拼搏精神!然而,外国殖民者却一直垂涎这个美丽富饶的宝岛。

1895年,日本殖民者通过侵略战争强行割占台湾并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这一野蛮行径立即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义愤,反割地斗争风起云涌。而身处风暴中心的台湾民众,更是奔走相告,鸣锣罢市,发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坚定呼号。此后,在侵占台湾的五十年里,虽然日本殖民统治者费尽手段对台湾社会施以政治高压、经济压榨以及文化侵略,甚至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和焚掠,但光荣爱国、英勇无畏的台湾同胞始终没有屈服,浴血奋战的惊天壮举无处不在,日本侵占台湾五十年,台湾人民反抗侵略五十年。武装战线上,民主国、黑旗军、雾社起义。台湾民众怀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悲壮情怀,不畏强暴,前仆后继,奋起反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他们之中有誓不臣倭的丘逢甲、刘永福、余清芳、罗福清、莫那鲁道等等,有杰出的台湾女性革命家谢雪红,智取《田中奏折》的蔡智堪,带领台湾农民坚决抗争无悔的李应章、简吉等。思想战线上,有带领台湾民众怀着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发奋著文,争取民权,唤醒民族意识,对日本殖民文化侵略和“皇民化”运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文化斗争的林献堂、蒋渭水、赖和、杨逵。他们之中有用文字或电影作为抗战武器的李纯青、张我军、何非光,为筹划收复台湾做出重要贡献的谢南光、李万居、连震东等。特别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出全民族抗战号召,台湾民众抗击外辱的英勇斗争旋即融入到全民族抗战的连天烽火之中,涌现出台籍将军李友邦率领台湾义勇队高举“保卫祖国,收复台湾”大旗,奋战江浙闽,宣传抗日、光复台湾。而台籍翁泽生、李克己、李子秀等革命烈士,谱写了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共御外侮、宁死不屈的光辉篇章。更有五万余台湾同胞不畏艰险,回到祖国大陆,如杨诚、冯志坚、沈扶、黎舒林、李焕之、朱天顺等一批爱国志士,追寻延安灯塔走向抗日战场。他们与大陆同胞并肩战斗,直至最后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台湾重归中国版图之际,台湾各地万人空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舞狮舞龙,锣鼓喧天,到处响彻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欢庆声……

历史不能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

五十年漫漫回归路,台湾光复这不容抹煞的历史昭告世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开罗宣言》明确宣布:日本应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包括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再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这标志着日本在台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当前,虽然台湾和大陆尚未统一,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从未改变。

五十年坎坷回归路,台湾光复这雄浑悲壮的历史昭告世人,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爱国的优良传统和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日本侵略者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义无反顾地投入反帝反殖民斗争,六十五万人牺牲罹难,台湾同胞以鲜血和生命证明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成员。那种在孤绝环境中所遭受的苦难和进行的殊死抗争,感天动地!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两岸同胞遥相呼应,更有无数台湾志士投身正面战场,与大陆同胞并肩战斗。那种不远千里,为民族利益而抛洒热血的赤子情怀,可歌可泣!

五十年风雨回归路,台湾光复这患难与共的历史昭告世人,祖国的抗日战争,台湾同胞没有缺席。台湾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血脉相连。从被迫割让到光复,台湾以自己的不幸折射了整个民族的苦难,以自己的不屈折射了整个民族的抗争,以自己的回归来折射一个民族的复兴之路。历史充分证明,“祖国的命运,亦台湾的命运,祖国存,则台湾亦存”。

七十年风雨岁月,七十载沧桑砥砺。今天,在纪念台湾光复七十周年之际,我们精心甄选了一批历史图片、画作,以及当年的邮票、地图,并据此出版了这幅《台湾光复》画卷,旨在以最生动、最鲜活、最直观的形式,再现台湾同胞半个世纪不屈抗争的苦难历程,再现两岸同胞命运相连、共御外侮、同赴国难的辉煌诗篇。同时,作为《台湾同胞抗日丛书》的收官之辑,《台湾光复》也将以画卷形式区别于该套丛书前五辑以文字为主的表现形式,尽可能地丰富丛书的可读性、资料性,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收藏。

忆往昔,壮怀激烈。谨以此画册深切缅怀台湾光复这段所有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深切缅怀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付出巨大牺牲的先辈和烈士们!愿两岸同胞继承先辈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台湾光复/台湾同胞抗日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艺煤//徐康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07149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2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2015210282
中图分类号 K295.8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5
17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