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季羡林先生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作品展示。
本卷收1941年至1990年作者用德文、英文、中文撰写的有关印度古代语言研究的论文22篇。
图书 | 季羡林文集(3)(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季羡林先生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作品展示。 本卷收1941年至1990年作者用德文、英文、中文撰写的有关印度古代语言研究的论文22篇。 内容推荐 本卷收1941年至1990年作者用德文、英文、中文撰写的有关印度古代语言研究的论文22篇。大部分论文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后,又收入《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1991年5月,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中。 由于本卷所收论文多用外语写成,故版式和字体与《季羡林文集》其他各卷不尽相同,敬请读者谅解。 目录 Die Konjugation des finiten Verbums in den Gathas desMahavastu Parallelversionen zur tocharischen Rezension des Punvavanta—Jataka Die Umwandlung der Endung-am-o und-u im Mittelindischen Pali asiyati Die Verwendung des Aofistsals Kriterium ftir AIter und Ursprung buddhistischer Texte The Language Problem of Primitive Buddhism 记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梵文原本的发现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前言 中世印度雅利安语二题 三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自序 波你尼 达罗毗荼语系 梵语 婆罗米字母 怯卢字母 率利文 印度—伊朗语族 巴利文 新疆古代民族语言中语尾-am>u的现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季羡林文集(3)(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季羡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23085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5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30 |
出版时间 | 1998-10-01 |
首版时间 | 1998-10-01 |
印刷时间 | 199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