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评析)
内容
编辑推荐

方铭选析的这本《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评析)》精选了几十篇现代名家所写的散文作品,包括冰心的《平绥沿线旅行纪》、许地山的《落花生》、徐志摩的《泰山日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郭沫若的《小品六章》等。所选散文以叙事抒情散文为主。每篇散文作了导读式的评析,力求提纲挈领,并希望切入的角度不至千篇一律,以提供读者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

内容推荐

方铭选析的这本《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评析)》精选了胡适、蔡元培、鲁迅、李大钊、周作人、梁启超、林语堂、郁达夫、叶圣陶、茅盾、瞿秋白、郑振铎、巴金、钱钟书、朱自清、梁实秋等众多名家的散文作品,选目精当,照顾了各种风格、各个流派、各类题材。每篇散文导读式的评析,力求提纲挈领,不仅让读者深入了解具体作品,同时了解作家创作的全貌,并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与品析进一步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文化风貌,有助读者充分领略文学世界的美妙,提升人文素质和精神修养,有助于广大读者对现代散文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成就的了解,并对今后散文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目录

李大钊

 五峰游记

 自然与人生

冰 心

 笑

 往事

 寄小读者(七)

 平绥沿线旅行纪

许地山

 春的林野

 落花生

 荼蘼

叶圣陶

 没有秋虫的地方

 藕与莼菜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看月

徐志摩

 泰山日出

 翡冷翠山居闲话

 我所知道的康桥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俞平伯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打橘子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背影

 荷塘月色

陈衡哲

 运河与扬子江

 再游北戴河

鲁 迅

 秋夜

 好的故事

 记念刘和珍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周作人

 故乡的野菜

 北京的茶食

 鸟声

 乌篷船

 若子的病

王统照

 烈风雷雨

 阴雨的夏日之晨

孙福熙

 红海上的一幕

沈从文

 西山的月

 箱子岩

 鸭窠围的夜

刘大白

 《龙山梦痕》序

 太阳姑娘和月亮嫂子

郭沫若

 小品六章

 银杏

 神泉

刘半农

 饿

 《半农杂文》自序

徐蔚南

 快阁的紫藤花

郑振铎

 海燕

 访笺杂记

巴 金

 海上的日出

 爱尔克的灯光

 废园外

郁达夫

 一个人在途上

 钓台的春昼

 故都的秋

 江南的冬景

庐 隐

 雷峰塔下

苏雪林

 秃的梧桐

 山窗读画记

许钦文

 花园的一角

废 名

 菱荡

茅 盾

 叩门

 雷雨前

 风景谈

 白杨礼赞

梁遇春

 救火队

老 舍

 济南的冬天

 小麻雀

 想北平

 五月的青岛

胡 适

 我的母亲

 记辜鸿铭

傅东华

 山核桃

 杭江之秋

瞿秋白

 一种云

 “儿时”

陶行知

 不除庭草斋夫谈荟

夏丐尊

 白马湖之冬

 钢铁假山

冯沅君

 清音

何其芳

 独语

 树荫下的默想

林语堂

 纪春园琐事

 姑妄言之

丰子恺

 给我的孩子们

 学画回忆

 辞缘缘堂

鲁 彦

 听潮的故事

 旅人的心

林徽因

 窗子以外

陈 源

 听琴

吴伯箫

 山屋

 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贾祖璋

 萤火虫

老 向

 村声

陈子展

 罗卜

吴组缃

 泰山风光

丽 尼

 鹰之歌

李广田

 山之子

罗黑芷

 乡愁

陆 蠡

 水碓

 竹刀

 囚绿记

钟敬文

 西湖的雪景

方令孺

 去看日本的红叶

 琅琊山游记

萧 红

 回忆鲁迅先生

缪崇群

 夏虫之什

钱锺书

 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

丁 玲

 风雨中忆萧红

王了一

 骑马

柯 灵

 桐庐行

冯 至

 忆平乐

张爱玲

 私语

夏 衍

 哭杨潮

唐 弢

 寻梦人

梁实秋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孙 犁

 采蒲台的苇

试读章节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从车上跨下,急雨如恶魔的乱箭,立刻湿了我的长衫。满腔的愤怒,头颅似乎戴着紧紧的铁箍。我走,我奋疾地走。路人少极了,店铺里仿佛也很少见人影。哪里去了!?哪里去了!?怕听昨天那样的排枪声,怕吃昨天那样的急射弹,所以如小鼠如蜗牛般,蜷伏在家里,躲藏在柜台底下么?这有什么用!你蜷伏,你躲藏,枪声会来找你的耳朵,子弹会来找你的肉体,你看有什么用?

猛兽似的张着巨眼的汽车冲驰而过,水泥溅污我的衣服,也溅及我的项颈,我满腔的愤怒。

一口气赶到“老闸捕房”的门前,我想参拜我们的伙伴的血迹,我想用舌头舐尽所有的血迹,咽入肚里。但是,没有了,一点儿没有了!已给仇人的水机冲得光光,已给腐心的人们践得光光,更给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洗得光光!。

不要紧,我想。血总是曾经淌在这地方的,总有渗入这块土的吧。那就行了。这块土是血的土,血是我们的伙伴的血,还不够是一课严重的功课么?血灌溉着,血湿润着,行见血的花开在这里,血的果结在这里。

我注视这块土,全神地注视着,其余什么都不见了,仿佛已把整个儿躯体融化在里头。

抬起眼睛,那边站着两个巡捕:手枪在他们的腰间;泛红的脸肉,深深的纹刻在嘴围,黄的睫毛下闪着绿光,似乎在那里狞笑。手枪,是你么!?似乎在那里狞笑的,是你么!?

是的,是的,什么都是,你便怎样!我仿佛看见无量数的手枪颠头,听见无量数的狞笑的开口。

我吻着嘴唇咽下去,把看见的听见的一齐咽下去,如同咽一块糙石,一块热铁。我满腔的愤怒。

雨越来越急,风吹着把我的身体卷住,全身湿透了,伞全然不中用。我回身走才来的路,路上有人了。三四个,六七个,显然可见是青布大褂的队伍,虽然中间也有穿洋服的,也有穿各色衫子的断发的女子。他们有的张着伞,大部分却直任狂雨乱淋。

我开始惊异于他们的脸。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严肃的脸,有如昆仑的耸峙,这么郁怒的脸,有如雷电之将作;青年的柔秀的颜色退隐了,换上了壮士的北地人的苍劲。他们的眼睛冒得出焚烧掉一切的火,吻紧的嘴唇里藏着咬得死生物的牙齿,鼻头不怕闻血腥与死人的尸臭,耳朵不怕听大炮与猛兽的咆哮,而皮肤简直是百炼的铁甲。

佩弦的诗道,“笑将不复在我们唇上!”用以歌咏这许多的脸,正是适合。他们不复笑,永远不复笑!他们有的是严肃与郁怒,永远是严肃与郁怒!

似乎店铺里人脸多起来了,从家里才跑来呢,从柜台底下才探出来呢,我没有工夫想。这些人脸而且露出在店门首了,他们惊讶地望着路上那些严肃的郁怒的脸。  青布大褂的队伍便纷纷投入各家店铺,我也跟着一队跨进一家,记得是布匹庄。我听见他们开口了,差不多掬示整个的心,涌起满腔的血,这样真挚地热烈地讲说着。他们讲及民族的命运,他们讲及群众的力量,他们讲及反抗的必要;他们不惮郑重叮咛的是“咱们一伙儿!”我感动,我心酸,酸得痛快。

店伙的脸比较地严肃了;没有话说,暗暗颠头。

我跨出布匹庄,“中国人不会齐心呀!如果齐心,吓,怕什么!”这句带有尖刺的话传来,我回头去看。

是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粗布的短衫露着胸,苍黯的肤色标记他是在露天出卖劳力的,眼睛里放射出英雄的光。

不错呀,我想。露胸的朋友,你喊出这样简要精炼的话来,你伟大!你刚强!你是具有解放的优先权者!我虔敬地向他颠头。

但是,恍惚有蓝袍玄褂小髭须的影子在我眼前晃过,玩世地微笑,又仿佛鼻子里发出轻轻的一声“嗤”。接着又晃过一个袖手的,漂亮的嘴脸,漂亮的衣著,在那里低吟,依稀是“可怜无补费精神!”袖手的幻灭了,抖抖地,显现一个瘠瘦的中年人,如鼠的觳觫的眼睛,如兔的颤动的嘴,含在喉际,欲吐又不敢吐的是一声“怕…

我倒楣,我如受奇辱,看见这样等等的魔影!我愤怒地张大眼睛,什么魔影都没有了,只见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

微笑的魔影,漂亮的魔影,惶恐的魔影,我诅咒你们:你们灭绝!你们销亡!你们是拦路的荆棘!你们是伙伴的牵累!你们灭绝,你们销亡,永远不存一丝儿痕迹,永远不存一丝儿痕迹于这块土!

有淌在路上的血,有严肃的郁怒的脸,有露胸朋友那样的意思,“咱们一伙儿,”有救,一定有救——岂但有救而已!

我满腔的愤怒。再有露胸朋友那样的话在路上吧?我向前走去。

依然是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

原载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文学周报》第一百七十九期

P32-34

序言

走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园地,散文如花雨缤纷,日星辉耀,放射着夺目的光芒。五四这伟大的时代,给了它思想的润泽;白话文体与语言赋予它形式的美;再加深厚的中国古典散文传统、新鲜的外国散文风格,都滋润助长现代中国作家各骋才能,独标个性,写出了许多如精金美玉的散文佳作。其中叙事抒情的散文成就更高,当这种散文以“写白话文、传白话神”的崭新面目出现在五四文坛上时,立刻引起了震动。

在这方面,鲁迅和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们,作出的贡献最大。

如果说鲁迅的《野草》是开了中国散文诗的先河,那么,《朝花夕拾》则是诗的散文。《野草》的意境是那样的幽深神奇,文字则像诗一样瑰丽多彩。《朝花夕拾》则在平淡的叙述和冷静的抒写中,“比叫了出来的更猛烈”,那深长的韵味和久远的情愫,是够人回味咀嚼的。

与鲁迅精神与气质异趣的是周作人。周作人的散文以平淡冲和的风格见长,开了中国现代散文的一个流派。这类作家所写的散文,看似平淡,实质腴厚,涩而简单,余味曲包,还要有“知识和趣味的二重统制”。它们不沾滞于功利,一切出于自然流露,随意抒写,这就形成了他们散文所特有的“谈话风”,最宜于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郁达夫在论及中国现代散文作家时,曾把冰心和朱自清并提,认为是最富有诗情的作家。冰心最拥有读者的是1920年以后她在《小说月报》上连载的《往事》和《晨报副刊》上连载的《寄小读者》,内容大都以母爱、儿童爱、自然爱为主,用一种温柔、惆怅的笔触写来,颇能勾起广大读者的脉脉情思。在污泥浊水的旧社会,冰心纯正的思想和洁净的文字,是能给人们一种慰藉的。朱自清的《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给亡妇》等抒情性的散文,都以深挚的情怀和缜密漂亮的描写,使人读后永远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他的《执政府大屠杀记》《航船的文明》以及《温州的踪迹》中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散文,抨击黑暗,感情激越,体现了民主战士的特色,则又在平和忠厚之中呈现另一种风貌。早期散文,纹路细致,笔触委婉;后期散文,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运用口语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是有意识在散文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上,为白话美文努力进行试验,而且确实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许地山写的《落花生》以富有哲理取胜。叶绍钧写的《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和郑振铎的《街血洗去后》,同被称为写出“五卅”事件的力作。但他们一个文风朴实,一个笔触奔放。

文学研究会的诸作家都以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开拓了现代散文的园地,像王统照的激越奔放、俞平伯的清新婉曲、梁遇春的潇洒自如、钟敬文的平远清隽、夏丐尊的朴实谨严、丰子恺的飘远逸致,都如繁花竞放,增添了新文学的春色。

以创造社作家郭沫若、郁达夫为代表,在现代散文创作上揭起了表现自我、个性解放的大旗。郁达夫就直率地宣称:“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郁达夫的散文确实以直抒胸臆的率直和感情的和盘托出,写出了最鲜明的个性,使人们在他面前“感受着作假的困难”(郭沫若语)。他写了大量的小品随笔,戟刺时事,兼披中怀,抒发感情和驾驭文字的高超技巧,随处可见。他特别善用古诗人篇,更使文情并茂,跌宕多姿。郭沫若的散文任凭感情倾泻,最充分地流露了自己的个性。早期的散文小品,如《路畔的蔷薇》,虽有牧歌式的情绪,但掩饰不住对旧世界的愤懑;中期写的,如《海涛》《抱箭集》《天地玄黄》等,在描写自己的不定行踪时,抒发了对社会人生的感叹;而那些自传体和史传体的作品,如《童年时代》《抗战回忆录》《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南京印象》等,为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抗日战争等重大事件,留下了雄伟壮丽的历史画卷。

30年代之后,现代散文写实的成分增强。茅盾写了《故乡杂记》《见闻杂记》《生活之一页》《归途杂拾》等等反映实际生活的大量散文。这些作品透露对专制统治的憎恨,表现对革命的向往与期待,散文的意境是深远、阔大的。至于像《白杨礼赞》和《风景谈》等激荡着时代风云和革命精神的篇章,已经成为五四以来我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有定评的名篇佳作了。

散文也是巴金辛勤耕耘的一个重要领域。产量丰饶的散文,最能体现他那浓郁的抒情风格。萧红继《商市街》和《桥》后,她最后留下的长篇散文《回忆鲁迅先生》,写得生动鲜明,情真意切,读来饶有兴味。其他作家,如陆蠡、丽尼、缪崇群、吴伯箫,都致力于散文写作,留下引人注目的篇章和文集。而何其芳、李广田、冯至等人,散文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思想的改造,由纤细雕琢转为朴实深沉,又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了。

解放区的作家,如丁玲、孙犁、刘白羽、周而复、周立波、华山、沙汀、荒煤等,他们描述的是新的世界新的人物,抒发的也是新的思想和新的感情。应当说,这是现代散文又发展到当代文学的一个新时期了。

由上面简单的概说,可以看到现代散文的前进和发展,是经过一个合力提高的历程的。朱自清在《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一文中曾经说:“但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炼,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朱自清的话说得比较早,他只是看到了一个潮头,他当然不会预计到现代散文会有后来这样壮阔的发展。

下面就编选原则作几点说明:

一、为给读者留下较清晰的散文发展脉络,所选作家作品以发表时间先后排列。

二、为致力于选萃,具有范型意义的作家给予较多的篇幅;同样,以精品意识作观照,从大量资料中抉剔爬梳,哪怕是一个作家或一篇作品,只要符合标准的尽量选录。

三、每篇散文作了导读式的评析,力求提纲挈领,并希望切人的角度不至千篇一律,以提供读者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作评析时参考了前辈和时贤的见解,谨致谢意。不妥之处,亦请批评指正。

四、所选以叙事抒情散文为主。议论性的如杂文有另外选本,叙事性更强的报告文学亦考虑另选。

1995年6月28日于安徽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评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方铭
绘者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020957
开本 16开
页数 5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13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78
CIP核字 2015005158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3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9
171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