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工主编的《追寻记忆(民国以来中国美术问题思考)》收录了王森然、薛永年、刘海粟等知名学者、艺评家关于中国20世纪美术事件和艺术家的评述研究文章,主要为这些艺术理论家、艺术家对中国艺术的发展、问题等提出的建议、意见。见微知著,正是这些艺术事件构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转型的历程。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回忆,一来可以回顾这段宝贵的历史时期,二来可以为我们理解当下的艺术提供借鉴。本书接续此前的《重申记忆》《守望记忆》,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学术价值。
图书 | 追寻记忆(民国以来中国美术问题思考)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王工主编的《追寻记忆(民国以来中国美术问题思考)》收录了王森然、薛永年、刘海粟等知名学者、艺评家关于中国20世纪美术事件和艺术家的评述研究文章,主要为这些艺术理论家、艺术家对中国艺术的发展、问题等提出的建议、意见。见微知著,正是这些艺术事件构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转型的历程。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回忆,一来可以回顾这段宝贵的历史时期,二来可以为我们理解当下的艺术提供借鉴。本书接续此前的《重申记忆》《守望记忆》,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学术价值。 目录 王森然 回忆齐白石先生 王森然 吴昌硕先生评传 王森然 记陈师曾 王森然 记王梦白 王森然 记王悦之 俞剑华 现代中国画坛的状况 邱石冥 论“国画”“新旧”之争 启功 山水画南北宗说考 陈瑞林 新式美术教育的兴起与美术学院的开办 张志民 时遇与机缘:范源濂、梁启超与北京美术学校之创建 王工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史 王工 林风眠治校时期北京艺专三烈士考 王工 论蔡元培的大学区制在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实践 ——兼及徐悲鸿最初与国立艺专的渊源 曹庆晖 民国北京中国画学教育体系演进初探 范景中 国立(杭州)艺专时期(1928—1949) 陈世强 转型期本土美术教学、学术的重审与再建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创建百年 陈世强 裸之情境:人文视野下上海美专人体教学背景之历史考察 常锐伦 宣统元年的美术教科书《绘学》 吕潋 美术发展的途径 郑锦 郑锦讲演录 徐悲鸿 对于艺术教育之意见 林风眠 致全国艺术界书 邓以蛰 艺术家的难关 刘海粟 艺术的革命观——给青年画家 张志民 《大公报》视域中的赵望云艺术道路之生成: 大众传媒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建构之初探 薛永年 民国初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的再认识 云雪梅 民国时期的两个京派美术社团 李公明 论左翼美术中的农民题材与图像 包立民 徐悲鸿林风眠首次会面考异 包立民 傅抱石徐悲鸿之交 郎绍君 “四王”在20世纪 崔广晓 民国时期第一、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规模 与形制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李松 20世纪前期中国画家集群内在结构的变化 栗宪庭 “五四美术革命”批判 高名潞 “采撷派…‘改良派”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水天中 中国画革新论争的回顾(1919—1949) 徐建融 20世纪多元化传统的清理 郎绍君 走向现代的沉思 跋 王工 追寻记忆追寻思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追寻记忆(民国以来中国美术问题思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王工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45021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5 |
CIP核字 | 2014076802 |
中图分类号 | J120.9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235 |
宽 | 181 |
高 | 3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