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视语言规划的国家,肯定是发展程度、整体实力和精神文明都上升到了较高层次的国家。反过来说,一个国家,当其力量不足以抗击侵掠,只能愤怒地忍受欺凌与屈辱的时候,当其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能在生与死的边缘上奋力呼号和挣扎的时候,是不可能把这个命题提上议事日程的。由李宇明著的《中国语言规划论》清楚地阐明了时代赋予我国语言文字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图书 | 中国语言规划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个重视语言规划的国家,肯定是发展程度、整体实力和精神文明都上升到了较高层次的国家。反过来说,一个国家,当其力量不足以抗击侵掠,只能愤怒地忍受欺凌与屈辱的时候,当其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能在生与死的边缘上奋力呼号和挣扎的时候,是不可能把这个命题提上议事日程的。由李宇明著的《中国语言规划论》清楚地阐明了时代赋予我国语言文字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目录 序 第一编 综论:语言生活和语言文字工作 一、中国当前语言文字工作任务 (一)大力推广普通话 (二)实现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三)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扩大汉语拼音的适用范围 (四)加速语言文字的信息化进程 (五)科学处理各领域语言文字应用问题 二、信息时代的语言文字工作任务 (一)信息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新任务 (二)将传统工作任务提升到信息化的高度 (三)更新语言观念例说 (四)结语 三、信息时代的中国语言问题 (一)信息时代的数字鸿沟 (二)数字鸿沟的语言效应 (三)信息时代的中国语言对策 (四)结语 四、语言生活与精神文明 (一)生机勃勃的语言生活 (二)语言生活中的问题 (三)语言的自我调节、人工干预及语言羞耻心 (四)结语 五、我国的语言生活问题 (一)促使汉语成为国际强势语言 (二)争取汉语在虚拟世界里的地位 (三)处理好外语与母语的关系 (四)保护濒危语言 六、语言学发展的新机遇 (一)信息化 (二)汉语的国际传播 (三)语言矛盾突显 七、努力培养双言双语人 (一)语言生活的两大课题 (二)培养双言双语人存在的若干问题 (三)结语 第二编 专论: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 一、权威方言在语言规范中的地位 (一)权威方言及其双重性 (二)现代汉语的权威地域方言问题 (三)现代汉语的权威社会方言问题 二、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建设 (一)通用语言文字本身的规范标准 (二)通用语言文字在各领域应用的规范标准 (三)规范标准的建设思路 三、信息时代需要更高水平的语言文字规范 (一)语言文字是信息处理的主要对象 (二)语言文字规范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三)为信息化营造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 四、词语规范的若干思考 (一)规范应全面考虑语言的职能 (二)规范应考虑不同领域的词语特点 (三)规范应处理好“学理”与“俗实”的关系 (四)规范应给语言发展留足空间 (五)规范应有系统观念 五、辞书与语言文字规范 (一)语言文字规范界说 (二)语言文字的规范体系 (三)辞书与语言文字规范的关系 (四)余言 六、规范汉字和《规范汉字表》 (一)关于规范汉字 (二)关于《规范汉字表》 (三)余言 第三编 分论:领域语言问题及学术规划 一、论母语 (一)引言 (二)单一语言群体的母语问题 (二)双语社会和双语家庭的母语问题 (三)母语失却 (四)结语 二、关于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考 (一)两种不同性质的双语教学 (二)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三)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三、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思考 (一)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方法的研究 (三)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管理研究 四、关于普通话作为教师职业语言的问题 (一)教师应该用普通话教学 (二)教师为什么应该用普通话讲课 (三)职业语言观念对学生的影响 (四)余言 五、大众媒体与语言 (一)媒体与语言传播 (二)媒体与语言规范 (三)媒体的语言影响力 (四)结语 六、术语论 (一)术语本土化 (二)术语规范化 (三)术语国际化 (四)当前术语工作中的其他问题 (五)结语 七、搭建中华字符集大平台 (一)中国汉字处理的简单回顾 (二)中华字符集及其意义 (三)中华字符集的实现 (四)中华字符集与国际标准 (五)余言 八、语料库中语言知识的标记问题 (一)语料库的性质 (二)语言知识标记在语料库建设中的地位 (三)语言知识的获取 九、语言的全息性与语言的全方位研究 (一)语言是社会的全息装置 (二)语言全方位研究的意义 (三)语言全方位研究的保证: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 十、怎样看待与语言有关的交叉科学 (一)困惑 (二)两种类型的科学 (三)跟语言学有关的交叉学科 (四)小结 十一、弘扬吕叔湘学术精神 (一)学贵创新 (二)谨严务实 (三)重视语言事实 (四)重视社会语言生活 (五)余言 第四编 史论:切音字运动研究 一、切音字的内涵与外延 (一)切音字的泛指义 (二)切音字的专指义 (三)结语 二、清末文字改革家的方言观 (一)“方言”的含义及其相关概念 (二)方言的形成和“方言权势” (三)方言分歧之弊 (四)结语 三、清末文字改革家论语言统一 (一)共同语的选择及其标准的建立 (二)借助切音字推行国语 (三)结语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语言规划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宇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24290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 |
CIP核字 | 2005064638 |
中图分类号 | H1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09 |
宽 | 14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